:::
文化歷史

【書籍試閱】《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

【書籍試閱】《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

懷柔外交、政治婚姻、種族科學

帝國如何在「蕃界」內理解與教化「棄民」?

 本書描述1870年代至1940年代的晚清和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族成為「原住民」的過程。首先藉由「牡丹社事件」為開端,闡述世界秩序的圖像何以成為全球性的規範;其後則透過語言、經濟、社會、教育、性別及視覺文化等面向,探究日本殖民政府如何將臺灣原住民族領域區隔成特殊統治的「蕃地」。換言之,「原住民化」的過程,既是在地日本殖民統治政策的結果,同時也是全球變遷一部分。

作者從微觀角度,著墨過往未被關注的小人物;並以宏觀視野,解釋國際競爭怎樣驅策著清國及日本相繼在統治的臺灣邊疆推動國家建構。同時探討通譯、頭目、交換所業者等中介者與臺灣「蕃界」內的關係。

作者簡介

保羅D巴克萊(Paul D. Barclay

明尼蘇達大學博士,現任美國拉法葉學院(Lafayette College)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原住民研究、比較殖民主義、視覺文化研究。著有《帝國棄民》等書。

譯者簡介

堯嘉寧 

臺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為英/日文專職譯者,譯有《被誤解的犯罪學》、《重新解讀日本史》、《台灣人的牽絆》等書。

目錄

圖表目次

在歷史與文化之間:《帝國棄民》導讀/陳偉智

作者序:為中文版而寫

緒論

序幕:霧社事件與臺灣原住民族復興

「漫長十九世紀」與原住民族在世界史的浮現

結合的世界、分開的世界

以邊陲為中心的歷史和理性國家

土著、國家與移民者

地理實體的形成與高速資本主義

規訓、治理術與生命政治

威爾遜時刻與原住民的現代性

本書架構

第一章 從懷柔外交到焦土政策

前言

懷柔外交與日本早期的殖民統治

通商口岸臺灣與牡丹社事件

李仙得將通商口岸體系擴張到瑯嶠

明治維新與1874年的侵臺

瑯嶠與公共權力的幽靈

清朝到日本的過渡期與上野專一

盛宴、禮物與暢飲:泰雅族與日本在殖民時期的外交關係

原住民文化中的製酒和飲酒

透過懷柔外交建立連結

懷柔外交的制度化

特殊行政的起源

深堀探險隊與懷柔外交的結束

樟腦產業與隘勇線

從中間位置到土著權威 

第二章 歷史的長時段和溝通短路

日本軍隊和警察部隊的中國語通譯

原住民的語言與日本殖民官僚

跨界溝通中的性別分工

「通事」所具有的問題

新的日本人通譯階級

佐久間左馬太統治下的政治婚姻

大正時期的政治婚姻

教導原住民日本語

原住民教育的北擴

第三章 紅色情結的糾纏

全球糾纏和在地回應

友誼的象徵和天真的原住民

交換所、行為矯正和懲罰性禁運

納入「一般行政」的標準(1904-1914

泰雅族領域的經濟監護政策

博覽會、博物館和照片中的織品

族群觀光和原住民藝術形式

遺產與兩難

第四章 一個地理實體中的多個地理實體

全球變遷做為人類學定型化時代

明治時期的民族主義和殖民地臺灣的地理實體建構

全球變遷做為種族紀元

上野專一與臺灣地理實體建構史前史

臺灣總督府與原住民的初次交會

種族科學來到臺灣

烏來、屈尺和北蕃的泰雅族化

在屈尺拍攝:視覺文化和由上而下的族源建構

母國的觀點:當消費需求遇到殖民政策

臺灣的殖民地攝影中對蕃界的場面調度

討伐攝影集

在地圖上附加照片:第二階地理實體的文化投資

原住民的現代性:雙重發明

書籍試閱

作者序

為中文版而寫

  《帝國棄民》英文版是由加州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所出版(數位版本:2017;正式出版年分:2018)。原書設想的讀者群有以下幾種:對東亞歷史作進階研究的學生、研究帝國和殖民主義的歷史學者、研究原住民的學者、以及日本和臺灣史的專家。英文版的主要目的是要讓這些不同的讀者知道日本與臺灣原住民的關係史是世界史中重要一章,而且在我們對於現代世界形成的歷史論述中,有必要更加關注原住民,與直接處理原住民事務的帝國(或殖民)中間人。由於原書出版時的字數限制,英文版並未討論許多問題;也考慮到非臺灣的讀者大致上不具備相關背景知識,可能對於較長篇、細節的論述也沒有興趣,因此英文版相對簡短。

  本書中文版經過修訂、補充後,也增加相當的篇幅,能夠完成這個工作,要感謝國立臺灣大學王泰升教授的引領。王泰升教授的學術成果讓我對於日本帝國的研究深受啟發,也為我開闢了這個計畫的道路。我的兩位朋友和同僚──張隆志和陳偉智──也催生本書的翻譯誕生。張隆志對於晚清邊疆和臺灣的研究至為重要;陳偉智對於伊能嘉矩和日本視覺文化的卓越研究,十幾年來對我啟發甚大。

  我也要感謝臺大出版中心編輯蔡旻峻在工作上的積極不懈,以及堯嘉寧的專業翻譯,本書中文版比英文版的篇幅多出許多,資訊也更為廣泛和詳盡;此外也絕對不只是中譯本,而是一個全新版本。因為編輯和譯者的慷慨協助,讓中文版得以比英文版多出45,806堪比四篇論文的篇幅。新版中我加進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臺灣史上的「威爾遜時刻」(Wilsonian moment)之相關資料。這些新內容是受到吳叡人的優秀博士論文所啟發,也有很多資料來自該論文,並且有賴若林正丈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此新版也加進大量細節,是關於日本人與蜈蚣崙、埔里和霧社附近的賽德克族與泰雅族關係史。值得一提的還包括增加兩處內容。首先是日本人和臺灣人的語言轉介(linguistic interface),發現以下書籍收錄許多優秀文章後,我便對相關段落進行修訂和重寫:楊承淑編,《日本統治期台湾における訳者及び「翻訳」活動植民地統治と言語文化の錯綜関係》(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第二點是新增很長篇幅,說明漢人於18955月至18963月間與日本人的游擊戰,目的是為了強調以下兩點:一、日本人在臺灣進行的是血腥統治;二、這場戰爭原則上可說與通商口岸體制擴張有關。這部分的寫作則受到下列書籍啟發:駒込武,《世界史のなかの台湾植民地支配──台南長老教中学校からの視座》(東京:岩波書店,2015)。

  我要感謝譯者堯嘉寧的細心閱讀,英文版的許多錯誤和容易造成混淆的句子得以獲得校正和釐清的機會。因此,這個經過修訂和補充的新版本也比英文原版更為正確,謝謝她的大力貢獻。 

  我也知道本書許多臺灣讀者勢必比我更了解臺灣。不過,希望讀者能夠採取廣納雅言的態度,思考一個外來者所提出的架構、觀點和方法,是否能對臺灣專家已熟知的素材提供新的啟發。我在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同學──現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的康培德教授──在臺灣提供我許多幫助。我也要感謝近日離世的臺大人類學系胡家瑜教授曾對我的照顧和親切招待。中央研究院的蔡慧玉教授在我研究時的慷慨招待,還為我提供智識上的啟發。人類學家黃智慧、斯科特.西門(Scott Simon)、官大偉、王鵬惠和傅可恩(Kerim Friedman),以及歷史學家康豹(Paul Katz)都是我堅實的後援。我也必須對鄧相揚在這些研究領域中的先驅地位致上感謝。

  我要對日本人類學界的朋友和同僚笠原政治、野林厚志、清水純、宮岡真央子、山本芳美和土田滋多年來的引領致上深深謝意。歷史學家北村嘉惠、松田京子、周婉窈、駒込武和近藤正己開啟我進入歷史領域,並設下高標準。松岡格對臺灣原住民那甚具啟發性的歷史社會學研究也讓我受益匪淺。我在日本的圖書館進行研究時,有賴京都大學的貴志俊彥與夫馬進教授,及慶應大學有末賢教授慷慨接待。蘇約翰(John Shufelt)教授則數次接待和帶領我前往臺中、埔里和屏東。在美國,也有藤谷隆(Takashi Fujitani)、喬丹.沙德(Jordan Sand)、路易絲.楊(Louise Young)和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辛勞地推動、支援和完成這個計畫。我要感謝他們所有人的支持。 

  還有許多其他人和機構也需要我一一致上感謝之意──他們都列在本書英文版。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

五南書店→《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