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獎好書

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誰來基隆系列

 上稿時間:2021/08/19   
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誰來基隆系列

共五冊,《和爸爸的小旅行》、《佩德羅的項鍊》、《歡呼撤離基隆》、《來基隆築港》與《從唐山吃到基隆》

《和爸爸的小旅行》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的第一冊。故事取材自基隆原住民──巴賽人的歷史史料。巴賽人有別於臺灣其他原住民,他們善於計算及語言,以「貿易」為主要生存之道。巴賽人穿梭於北臺灣各原住民間,建立起彼此間的交易網絡,進而將搭起北臺灣與外界的貿易橋樑。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劉清彥以巴賽人貿易特性書寫《和爸爸的小旅行》全新故事,透過基隆在地插畫家葉雨涵將故事畫面逐一呈現。短短的繪本故事,將可一窺基隆原住民巴賽人的生活樣貌及時代特性。

《佩德羅的項鍊》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的第二冊。故事取材自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來到基隆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面對海權競爭的後起之秀──荷蘭,為鞏固自身貿易利益,決定在北臺灣建立據點。因此,西班牙人來到基隆,以優勢的武力擊敗當時社寮島(今和平島)的原住民巴賽人,並將之驅趕離島。後來,透過傳教士緩和西班牙人與巴賽人間的對峙,部份巴賽人回到和平島,與西班牙人共處。如今,西班牙人數百年前在社寮島的房舍及生活樣貌已不復存在,但透過史料盤點及考古文化的發掘,我們漸漸可以拼湊出當時的局部情景。

《歡呼撤離基隆》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的第三冊。故事取材自十九世紀末的清法戰爭,當時基隆是主要戰場。奉令率領清國軍的名將劉銘傳,與統率法軍遠東艦隊的孤拔將軍,兩人都是當時該國的一時之選,因此兩軍在基隆僵持許久。基隆人都知道,位於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與東海街交叉口有一個「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裡面有數個法軍公墓,這是清法戰爭遺留在基隆最具體的證明。

《來基隆築港》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的第四冊。基隆築港是日本人統治臺灣時期的重大計畫,也奠定了基隆城市發展的樣貌。《來基隆築港》故事主要參考「基隆築港歷程」相關資料及《三木義彌先生臺灣基隆懷念文圖集》架構而成。虛構一位當時在仙洞出生長大的日本築港工人,及其與在地臺灣人互動的情景,透過小人物的生活故事,重構當時仙洞地區的環境及地景樣貌,同時,透過故事大架構逐步對應到基隆築港的歷程。雖然,一個短短的故事,無法呈現日治時期基隆的全貌及築港的整體,但透過故事可想像當時基隆築港過程中部份的歷史情境。感謝基隆在地插畫家徐荷淨,透過她的筆觸讓充滿日式風情的基隆躍然紙上。

《從唐山吃到基隆》是以漢人為主題,相對於非漢人,「漢人」是一個單一概念,事實上在這個概念之下的是許多不同的族群。我們這座島嶼上的兩千三百萬人,除了漢人之外,還有更多不同的族群,眾多族群形成一個臺灣共同體。做為共同體並不是要消弭多元間的差異,歸趨一元,而是在一個共同體之下,各族群保有其主體性,在深化自己族群文化的同時,也理解、欣賞其他族群的文化,使得異族群文化間產生涵化、激盪、創新的可能,展現共同體內的多元價值。
共同體就好比一場盛宴,盛宴裡紛陳的菜餚就是眾多的族群。各色菜餚必須各顯其味之外,菜餚之間還要能相互搭配、相互張顯,才能成其盛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