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藝術

【書評】《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書評

【書評】《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書評

臉書知名電影評論粉絲專頁「無影無蹤」管理人翁煌德透過自身經驗分享,帶領讀者閱讀《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一書,深入淺出解析台港電影。

文/翁煌德

  很長一陣子──或許直到現在亦然──聽到瓊瑤小說、瓊瑤電影,許多人的印象就是不食人間煙火之作。筆者是八年級生,成長背景流行的台灣小說是九把刀之作,沒人讀瓊瑤,也沒興趣讀。其實哪怕是父母輩提起瓊瑤,也是帶著訕笑,認為那是過時產物。

  大學畢業後,有幸在當時的國家電影中心協助當時的研究出版組組長、資深的影評人陳煒智處理一些關於年鑑資料,也在他的介紹之下,有機會讀到了瓊瑤之作,第一本讀的,就是瓊瑤女士在1963年出版的處女作《窗外》。這才驚訝地發現,雖是四、五年級生的流行讀物,沒想到敘事手法與情懷,卻與現代沒有嚴重的隔閡。也才知道《窗外》所講述的是一段殘酷的青春故事,一個高中少女戀上師長的不歸愛情路。即便就現在眼光來看,它也依然是禁忌之題,遑論六〇年代,不由得佩服瓊瑤當時在創作上的膽識。

  《窗外》開啟了我對瓊瑤的理解,也讓我進而觀賞了兩部改編之作,分別是崔小萍導演在1966年的首次改編,以及宋存壽導演在1973年的二次改編,在該版本中,大學落榜的玉女新星林青霞初次登場,展開了璀璨的影壇生涯。猶記在當時仍然位於青島東路的國家電影中心欣賞時1966版的《窗外》時,屆齡95歲的崔導演也到場欣賞,不過當時她年事已高,全然忘了眼前作品正是出自於自己之手。在一個月後,她便與世長辭。

  也是藉由瓊瑤的電影改編之作,才逐漸理解在電影新浪潮開展之前,深受大眾喜愛的通俗電影的形貌。瓊瑤電影當中的場景與感情觀固然不能反映當時台灣社會常人的真實生活(許多場面就現在看來都有點過於摩登),但它之所以為人接受,正是因為它的故事令多數人能夠產生投射。過去或許它只被視為消遣,但既然其作品對時代是具有如此的主宰性,便值得學者從各個角度進行研究,無論是大眾心理,抑或電影工業的觀察。

  知名電影學者沈曉茵的著作《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其實就對此含有觀點全面的分析。

  沈曉茵雖然以《庭院深深》(1971)、《碧雲天》(1976)、《人在天涯》(1977)三部電影為題,但其實焦點卻也是擺在三部作品的導演宋存壽、李行、白景瑞的導演特色與手法分析。在七〇年代,幾位傑出的台灣導演不具有空間創作太多自己真正想拍的作品,尤以義大利留學回國的白景瑞或許最「悶」。但既然獲得了創作機會,幾位導演依然在框架之下各顯身手,不只是單純改編,也有個人美學上的「偷渡」。

  在現在看來都仍然驚世駭俗的《碧雲天》當中,年輕貌美的老師依雲(林鳳嬌 飾)出於好意收養了受虐的學生碧菡(張艾嘉 飾),沒想到被發現自己沒有生育能力後,她迫於壓力同意讓情同姐妹的碧菡與新婚丈夫浩天(秦漢 飾)發生關係,達成傳宗接代的使命,也維繫自己與丈夫的關係。更不可思議的是,浩天不僅接受了這個「無奈的安排」,也與碧菡同枕生情。

  如此作品實在很難想像是出自以「健康寫實電影」出頭的李行導演,不過沈曉茵認為李行雖然忠實改編了這個荒誕的故事,卻也選擇「不健康化」這個作品,反對以浪漫唯美的風格進行描繪。這個看法實為犀利。過去總認為李行導演之作常流於說教傾向,倒是最後看來訊息更為模糊、主題意識有點怪誕的《碧雲天》足以成為我心中最佳的李行之作。若演員再狂放一點、美術再風格化一些,這幾乎可以與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之作齊肩了。

  而最讓我感嘆的解讀,莫過於沈曉茵對《庭院深深》片尾的看法。筆者初看只認為這又是一個生硬的團圓結局,即女性再次向父權主義低頭的訊息。但沈曉茵卻留意到導演宋存壽在作品最後一分鐘的處理,她指出導演以四個停格的突兀方式呈現,認為這是一種「不甘如此結束的味道」、「失落的感覺」,再以構圖的人物位置、字卡的介入擾亂,指出宋存壽「吝於成全小說中或家庭通俗劇會有的團圓結局」。

  換言之,無論是什麼導演來執導瓊瑤作品,都未必只有照本宣科一途,今人回去重溫這些作品,似乎是能從中看見導演透過鏡頭語言與剪接手法來達到「叛逆」的效果,甚至讀出導演自己對這些作品真實的見解所在。沈曉茵固然不是首位解讀瓊瑤作品的作者,但她穩健地接替了前人的研究,繼續從這些作品之中窺見當時導演的創作心思,所提出的觀點亦是有憑有據,深具說服力。

  關於瓊瑤電影的分析,也只是本書精彩章節的其中之一。沈曉茵開篇便針對早期碩果僅存的幾部台語電影如《錯戀》(1960)、《台北發的早車》(1964)、《危險的青春》(1969)進行了精彩的歸納,點出早期台語電影多是關於「苦命女」與「無能男」的悲歌。後續針對侯孝賢電影的見解也很夠力,筆者過去對《最好的時光》(2005)的第三段總是無法投入,倒是作者一句妙筆「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是任性的、是強調自我的,縱然經驗極端事故,也不見得有浪漫式的成長」完全改變了我對這個段落的欣賞方式。

  最令人叫絕的,或許是作者談起張毅之作,竟提及張毅與前妻蕭颯的離婚風波與楊惠姍的介入,從戲外八卦,一路延伸到電影內部的訊息,更全面性地辯證張毅的作品脈絡,有些任性的結語,令作者沈曉茵的性格躍然紙上。

  透過這本不足三百頁的作品,台港影史過去六十年來的風起雲湧與流變都有了大致的交代。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本所謂「大部頭」的理論巨著。你我都知,讀這類作品,有時最怕充斥費解的學術字彙,作者沈曉茵雖然也熟知戲劇與電影理論,卻總能將之轉譯成令人得以消化的解說,讀來沒有壓力。換個角度來看,它也是絕佳的華語片觀影指南。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
五南書店→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

相關書籍

a
翁煌德
臉書粉絲專頁「無影無蹤」經營者,現任沖繩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策展人、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評論文字散見於《放映週報》、《端傳媒》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