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The Place:台南》呈現臺南豐富的山、海地景,族群文化及民俗信仰等常民生活、地方地域特色,透過系統性的整理,利用編輯手法將空間結構、生活記憶及民俗信仰等文化特色,彙整再轉化衍生出臺南的獨特性。並配合臺南市文化局參展「2019 臺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編輯地方館展示成果冊,藉臺灣文博會展覽及地方書籍,引領地方文化議題的思考。
文/戴逸純(文史工作者)
前言
2019年台灣文博會台南地方館以「文文仔火」(Simmering Fire)作為策展主題,意指這座連結過去、當下與未來的文化古都,是在「溫火熬煮」的動態過程中,慢火淬煉出別具風格的城市紋理與地方記憶;而特為展館所企劃製作的地方誌刊物──《本地 The Place:台南》則完美呼應此一文化意象,將其獨特的「時間感」視為台南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特質,用視覺導向的敘事觀點捕捉到簡單卻不平凡的文化圖景。
本書秉持「本地The Place」系列刊物的採集初衷,如實呈顯台南在信仰、飲食、設計、工藝與空間場域等日常生活中「最野、最現代」的一面。以此使命感作為切入視角,使得這本書跳脫眾多書寫台南的論述框架。值得關注的是,書中所指稱的「最現代」展現的是新舊人文景緻交織下的獨特樣貌,並以「時間感」作為全書主軸,紀錄台南的地方故事與當代觀點,將城市意象表現得如此透澈有力,令人耳目一新。
台南特有的「時間感」
台南享有「文化首府」、「眾神之都」等美譽,國定古蹟有四分之一在台南,廟宇總數更超過一千多間。而這也讓行走於老街巷弄之間的人們,浸沐在滿溢文史記憶與時空想像的愉悅氛圍裡,由於可觀看的事物很多,不由自主地會在這座歷史最悠久的古城放慢生活步調。
全臺首學──台南孔廟,國定古蹟
儘管時間感乍聽之下是個抽象的概念,然而,書中的城市時間感,是從火的意象所展現。當此意象體現在台南的人文景緻與飲食文化時,竟變得格外鮮明、生動。書中對「文文仔火」的詮釋別有一番新意與風味,將之形容為「一種關於等待、緩慢與耐性的時間觀」,並透過台南小吃作比喻,不管是炒鱔魚,或是香腸熟肉,甚至是康樂街牛肉湯等,皆在屬於台南特有的時間感裡,翻弄、烹調、熬煮出最令人滿足的道地美味。
城市意象的視覺語彙與文化表徵
本書以視覺思維的設計方式呈現台南日常,基於此,從刊物封面象徵火的鮮豔紅色,至內頁排版以圖像為敘事核心,都能感受編者細心安排的巧思。此視覺呈現與2019年文博會台南館的視覺意象相互輝映:該展區的入口紗幕、藝術家楊士毅的剪紙作品《鳳凰的祝福》、搶眼的小吃招牌看板、直至傳統辦桌常見的大紅桌,佐以美食故事與小吃攤烹飪聲等聽覺享受。每個細節可說是鉅細靡遺地反映出台南意象的生活樣貌。
除了緊扣2019年文博會的策展視角外,本書亦以充滿魅力的筆觸引領我們深入觀看人、物與城市之間的故事,並充分展示其道地的人文風貌,例如:將二手書室形容為城市裡溫暖的一盞燈、蘊含台南日曬美味與手感溫度的關廟麵、府城光彩繡莊出自於生命經驗所累積的配色、彩繪藝師潘岳雄畫筆下講究的用色及與門神對視的日常信仰圖景。上述諸多視覺與文化符號,透過書中深入淺出的細膩描繪,無疑能引導我們走入城市即展覽場的台南街道,尋得其蹤跡。
本地最野、最現代的日常生活
台南的時間感,不僅以火的概念作出發點,背後所承載的更是溫暖的人文情感與俯拾即是的日常況味。當空間(Space)在觀者眼中搖身一變成為「地方」(Place)時,即意味著作為主體的觀者,為城市空間場域賦予一層具有意義的情感認同與內在想像,並對城市新舊交錯的景象映像出自身的理解與故事。
在地故事反覆被建構、敘說、傳承著,分別映照在散落台南各地的古蹟、象徵舊城樣貌與當代圖景相互融合的古城牆、作為攤販與人口匯集處的廟宇、具百年悠久歷史的菜市場、被注入新生命的老街文創商圈……台南最野、最現代的日常生活,處處可見,而這些共同記憶始終不停地隨著時間延展。
武廟,國定古蹟,台南人的日常信仰場域
歷史悠久的水仙宮市場,充滿在地人共同記憶裡的飯桌美食
神農街,原貌保存最完善的台南老街
小結:故事形構文創品牌,時間淬煉城市意象
文化積累是溫火熬煮的過程,屬於台南的敘事不斷隨著時間累積。與此同時,眾多在地傳統產業亦在汲取文化能量的歷程中,激發出不同凡響的創意思維,達成革新與蛻變的轉型挑戰。例如:和明紡織連結漁業,使用台南盛產的虱目魚鱗片,成功研發機能纖維,形塑出廣受好評的品牌價值。事實上,從傳承邁向革新,得仰賴日積月累的努力與求新求變的執著。
人與台南的情感連結在此書中充分體現,無論是初次造訪台南,或是舊地重遊,對於台南,我們或許會有不同的觀看方式與解讀,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本書必能幫助你我挖掘出屬於人與城市之間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本地 The Place:台南》
五南書店→《本地 The Place:台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