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找好活動

臺史博「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特展

 活動時間:2019/05/28 ~ 2020/05/17   
臺史博「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特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自108年5月28日起至109年5月17日,在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四樓第二特展室舉辦「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本特展從參與社會運動的臺灣人物故事出發,從勞工、教育、環保、性別、土地、農業等多元主題,帶領觀眾看見戰後社會運動的發展,讓每位當代公民都能在自己的專業、位置上,關切社會議題、開放地討論,盡一份心力,常保一個能動的社會。

看著新聞報導中上街頭的社會運動者,你的反應是什麼?有人可能義憤填膺地加入運動現場,有人或許為這些行動者感到不捨,當然也有人可能覺得「真是群暴民」。但不管立場為何,當今身為臺灣公民的我們,享有言論自由,可以民選總統,能夠意識到核能、空污等環境問題,追求工時、工資等工作權益,探討性別、居住、教育等相關議題,理所當然地關心臺灣的土地、鄉親,同時懂得自組組織,爭取自身權益。然而,這些我們眼中稀鬆平常的當代公民權利,其實得來不易,這是經歷過長時間的民主轉型過程,及許多社會運動參與者在日常、在街頭前仆後繼推動改革的成果。

體育運動前的暖身很重要,社會運動也有暖身過程。不同世代、群體會藉由不同的媒介、管道去動員、匯集人群,準備與建立起討論、運作的秩序,再提出訴求、集體發聲。像是1980年代,教會與人權組織分別透過課程教學、刊物發行,教導行動者「非暴力行動」準則與在社運中如何保護自己,海外臺灣人更透過刊物、電話錄音廣播彼此連繫,聲援臺灣的民主運動。1990年代後的社運,則廣泛透過聯盟、組織動員。隨著網路媒體興起運用,2000年代社運中,常見以網路揭露運動現場、有效集結群眾,網路共筆協作更成為新世代社運中重要的溝通模式。像是2014年318公民運動中令人驚艷的快速串聯、組織與分工,除了歸功於新媒體運用,更是長期街頭運動組織經驗累積傳承的結果。

出發:戰後臺灣社會運動記事

從對國家政策的不服從到民生的抗爭,數十萬人上街的遊行到微型的社區改造,甚至是「反反對運動」,戒嚴時期被污名化的社會運動,為解嚴後的臺灣帶來民主與自由;隨著政治民主化,為土地環境、生存、工作、平等、尊嚴等「討公道」而戰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解嚴以來,臺灣社會持續運動,然而許多勞權、人權、能源與環境等問題仍待努力。所幸,我們已經出發在社運的路上,一路上我們檢視、爭辯這些問題,與既有利益者談判、在原有體制中求突破,爭取更多有著相同理念的朋友結伴同行,前方似乎可見微微「天光」。

運動過後,原初的訴求或許達成了,也或許因各種角力而妥協,但無論結果是什麼,在運動過程中,難免必須面對與軍警的肢體衝突,與反對陣營的針鋒相對,夥伴、親友間的分裂或不諒解,然而也因為這些折衝的過程,讓各類當代議題被發現,不同的意見被聽見,因而有機會打破既定結構、破除刻板印象,更推動了國家結構的轉型,社會文化與風氣的變革,造就臺灣民主自由的基礎體質。沒有一個社會結構、政治制度能夠符合社會中每個人的需求,但臺灣戰後社會運動長期發展的成果,讓每位當代公民都能在自己的專業、位置上,關切社會議題、開放地討論,盡一份心力,常保一個能動的社會。

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

展覽名稱: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

展覽日期:108.5.28~ 109.5.17

開放時間:每日9:00至17:00 (請於16:30前購票入館)

休館日:每週一、除夕及春節

館址: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服務電話:(06)3568889分機8101~8103

圖文轉載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相關出版品:

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 >>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

人間蔣渭水 蔣渭水歷史影像集>>人間蔣渭水 蔣渭水歷史影像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