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采風
【書籍試閱】《蝸牛在荊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
「我所奉獻出來的是我們土地上陰暗的血跡,而在這解放了的大地上,這是已經快要成為陳舊的回憶了。這樣的一些鬥爭狀態,這樣的一些題目,已經快要不存在了。」——路翎
左派進步話語政治中的路翎創作像是一抹胭脂欠缺真實的血色,但路翎不曾「轉向」,胭紅並不虛假,血色也未必更真。
二元對立的框架囿限不了路翎的作品,此疆彼界之間的「斜線地帶」(/),才是路翎創作所座落的位置。
本書系統地探討了當代作家路翎不同時期的創作,並對其整體風格進行了定位和概括,相較於以往側重於路翎特定時期創作的研究,本書企圖全面把握路翎創作歷程和各時期作品的研究成果,探究生平與作品間的複雜聯繫,同時從作品的創作語境認識作家的活動時空,釐清二者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本書不僅廣泛收集並掌握了路翎創作及當前學界相關研究的文本和史料,進行了扎實的文獻整理,更對路翎創作和代表作品作了細緻的史料辨析,植此論述路翎各時期的重要作品與創作實際,對於路翎的長篇力作《財主底兒女們》、四十年代的底層書寫、五十年代的工人形象與戰爭書寫,以及晚年的詩歌創作,都作出了重新解讀,並在與前人研究對話的基礎上,提出了具備說服力的分析角度和闡釋框架,一方面深入中國大陸相關研究成果,另方面借鏡台灣經驗,從相互參照的論述位置出發,梳理路翎生平與創作中具備文學史穿透性意義的左翼文學書寫政治,作出浮映想像力和現實感的別樣闡釋,對路翎研究打開了嶄新的視野。
名人推薦
呂正惠 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施 淑 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洪子誠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業松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路翎全集》主編
陳光興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主編、《人間思想》繁體字版主編
黃子平 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
劉人鵬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蘇敏逸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好評推薦
「路翎是一九四○至五○年代最孚厚望、同時也最令人惋惜的中國作家,後以『未完成的天才』的形象留存在這一時期的文學史上。路翎的故事,是迄今為止未被充分解讀過的故事,在他身上,凝聚了這一時期文學史上最富勇氣的追求和探索,也呈現了最為尖銳的矛盾衝突。上承魯迅的『硬譯』和堅持,中經胡風的賞識和砥礪,以『主觀戰鬥精神』之發揚,診療『語言奴役的創傷』,在『大眾化』和『主觀論』的縫隙中,努力走出一條自己的『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這是路翎的『主觀』,也是他的創作實績所呈現的『客觀』。相對於直接服務於革命宣傳的『大眾語』之塑造,路翎為人詬病的『歐化』語言,不啻於創造一種『新方言』,使成為推動新文學繼續前進的力量,卻不幸被他的批評者推向了『大眾化』的對立面,由此承受了語言和文學問題的政治化處置的最為慘痛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他自身正是背負著『語言奴役的創傷』的最為觸目的例子。自那以來,路翎這個名字,始終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懸而未決的疑竇和啟迪,促使人們不斷回訪追訴那段歷史。玉雯的力作,正是這種回訪追訴的最新、也是迄今為止最為扎實的成績。」──張業松(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本書涵蓋路翎一生的文學事業,勾勒路翎的創作發展軌跡與心路歷程。論述中企圖跳脫學術界『左派/右派』、『進步/落後』、『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個人/集體』等各種二元對立的理論框架,回歸文本的細膩閱讀與具體論析,挖掘路翎豐富而複雜的文學個性與心靈世界。同時勾連路翎與中國現、當代社會歷史發展,路翎與中國現代文學傳統、西方/俄蘇文學傳統之間錯綜複雜的交互作用、拉扯與拮抗,具有廣闊的學術視野。行文既有雄辯的氣勢,又不乏細緻的詩意,是一部見解獨到、論述嚴謹,讀來酣暢淋漓的路翎專論。」──蘇敏逸(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宋玉雯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主要從事文學與文化研究,為《憂鬱的文化政治》(2010)、《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文選》(2012)和《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2014)共同編者。
目錄
宋玉雯《蝸牛在荊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序/黃子平
緒論
第一章 PASSION:受難/激情的感覺結構
第一節 時代的篇什:路翎的寫作歷程
第二節 羅曼.羅蘭與安德烈.紀德所寓示的兩條道路
第三節 在俄蘇文學的天空下
第四節 美學-政治:路翎創作的藝術特徵
第二章時代青年的歧途與大路:《財主底兒女們》
第一節 「影響說」的辨疑和再商榷:並讀《約翰.克利斯朵夫》
第二節 知識分子的二重性
第三節 「不要說他的青春已經毀掉」:時代青年的灰色軌跡
第四節 革命與戀愛的賦格曲:兼論活在四十年代的娜拉
第三章前夜:四十年代作品
第一節 荊棘上的蝸牛:底層的復仇與幻想
第二節 雲雀翔過天空:落伍的故事與壞情感
第三節 我們都是老鼠:後街人物,怪誕及其他
第四節 階級與性/別的雙重饑餓
第四章前夜之後:五十年代作品
第一節 不合格的歡笑:工人形象的變化
第二節 搬演不了的「明天」:「失敗的」工人劇作
第三節 「我將一直記得」:朝鮮前線戰爭書寫
第五章「我不反革命」:1955年之後的作品
第一節 關押不住的春光:詩歌創作
第二節 意識形態的傷疤?—晚年小說創作
第三節 「一生兩世」?—故人故事瑣憶與未盡的評述
結語:但塵埃沒有說話
章節註釋
路翎著作年表
參考書目
致謝
書籍試閱
序
宋玉雯《蝸牛在荊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序
黃子平
研究路翎,宋玉雯選了一個難度很大的題目。書名《蝸牛在荊棘上》,取自路翎小說的篇名,亦為路翎苦難人生的形象概括。但本書完全超克了「作品-生平-時代」的傳記式批評,而是藉由路翎這一個案,展開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論探討。玉雯廣泛收集並掌握了路翎創作及當前學界相關研究的文本和史料,進行了扎實的文獻整理,確然對路翎及其創作做出具有想像力和現實感的別樣闡釋。
路翎在一九四○年代的中國文壇嶄露頭角的時候,人們一面驚歎一個天才作家的誕生,一面立即對其作品中的「不合時宜」做出嚴厲的批判。所謂「不合時宜」,並非說他逆時代潮流而動,或袖手於時代潮流之外,恰恰相反,路翎積極地身處時代潮流之中,同時處處顯出深刻的「格格不入」。這種尼采意義上的「不合時宜」,使路翎及其創作成為時代矛盾的突出標誌,使時代的「暗黑的光」得以閃現。
經由紀德和羅曼.羅蘭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以及對路翎的影響,玉雯在一種比較文學和世界左翼文化的視野下,把「青年-個人/人民-集體」的主題脈絡引入討論。由魯迅譯介的蘇聯作品《毀滅》,其中的人物創造和心理描寫,也涓滴挹注於路翎的人物構造系譜。這正是思想史家李澤厚提出的「救亡壓倒啟蒙」,在現代文學中的尖銳體現——路翎「在人們認為『合理性』、『正常性』的邊緣上,以至於邊緣之外,他把問題以從未有過的刺眼的方式提了出來:要由怎樣的道路,才可能使歷史的進步不至於以『個性』的犧牲為代價,怎樣的革命才能在自己的任務中包括了『個性解放』、『人的覺醒』?」(趙園)路翎的處理非常複雜,玉雯指出,「路翎一方面洞察如蔣純祖一類個人英雄主義理想青年的問題性,另方面也深深懂得他的忠實與勇敢;蔣純祖努力地想靠近人民,回應時代的鼓聲,但他的積習讓他落在矛盾裡,反覆拉扯,至死未休。而蔣純祖的問題和磨難並非只是他個人獨有的,而是存在於時代與青年本身的矛盾。路翎不僅未加閃躲,單取其中一面,而是更進取朝向多面向敘寫,拚命展現其中的複雜性,他同時投身於危機與契機,揭示湧動著的改變力量,也揭露出同時湧動著的反作用力」。
布爾喬亞知識青年融入「普羅革命」的難題,正在於辨明這個革命的「主體」究竟何在?通常認為,在一個「阿Q已死」的時代,革命文學正參與將「工農大眾」建構為中國革命「主體」的偉業,路翎卻固執地延續魯迅「國民性改造」的思路,書寫勞苦大眾身上「精神奴役的創傷」(「原始的強力」和「病態的反抗」),書寫其無法進入新時代的「灰暗」面。玉雯不太認同這一「過於輕便」的「國族寓意」論述,她指出,路翎寫工農受到壓迫與反抗的小說,是較為「落後」的一種革命敘事,不再依民間化的書寫特點,用曲折的情節刻劃彰顯簡單的善/惡二元,而是轉向剖析人物矛盾的心理,換言之,這些小說的內容與主人公的復仇情感是「落後的」,落後於時代語境,也落後於理想的革命敘事的分類與重構,但其偏向人物內心的敘事方式卻用了一種現代小說的筆法。這是路翎遭遇嚴厲批判的另一「不合時宜」之處。從「書寫政治」的角度,玉雯想要追問的是:「進步/落後」的論述架構如何抹除了路翎筆下這些人物及其內心的存在,而這種抹除又將付出怎樣的代價,誰在承受如此龐大的代價?路翎及其創作,包括胡風等人對路翎的高度肯定和辯護,正因此成為文學思潮和時代進程,激烈衝突的聚焦之點。
路翎的小說一再出現正統左翼文藝處理不了或根本無意處理的地方,這些底層人物的「復仇」心情,他們未必、通常不能臻於改變現狀的「幻想」,以及他們不具公義性質的「想」:錯綜複雜的心理周折,憤懣、悲痛與對於自身未來的擘劃等等,一一分析了路翎背離左翼正統的這些方面,玉雯進一步指出:「路翎小說的敘事方式飽受詬病,那些半夢半醒之間『昏迷』般的表述,那些心理樣態形容詞『的的的』堆疊的不和諧長句,路翎著力描寫人物的心理變化,而不是人物的『實踐』,更不是他們『覺醒』後的『公共實踐』,這本身即是對正統左翼文藝的一種挑戰。」路翎記下這些「陰暗的血跡」之所以重要,玉雯強調:「如果沒有這些『陰暗的血跡』,也就無從想像『解放』的意義,進而言之,或許就因為這些『陰暗的血跡』太快地被拋棄/無法被拋棄,從而其復返乃以更深沉的力道,在日後一次次訴諸有力、面目昂揚的政治運動裡,生產出更多暗沉的血跡來。」
一九五○年代路翎「自我革新」的努力及其「失敗」,乃至一九八○年代路翎平反之後仍須延續對其作品「不真實」的討論,使玉雯必得正面處理左翼文學論述或現實主義傳統中,糾纏不休的「真實性」難題。以「真實性」作為衡量與評價文藝作品優劣的準則,指涉的實為如何構築文藝與政治的關係,在文藝批評之中所體現的毋寧更是複雜的政治現實。玉雯指出,這正是重新思考路翎創作的「文學/政治性」的一大契機。解開這一理論死結的途徑是跳出既有論述的窠臼,傾覆「客觀/主觀」的二元框架,以「情感結構」的方法分析路翎作品,探究文本內部諸如語言、敘事、結構等美學特徵,展示其「感受性」的一面,從而複雜化了將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判然二別的刻板論述模式,來看取那個「勞動、人欲、饑餓、痛苦、嫉妒、欺騙、殘酷、犯罪,但也有追求、反抗、友愛、夢想所組成的世界」(胡風)。
承受著「再現/代表的重負」,對路翎的「知識語言」的析論是本書最精彩的章節。玉雯建議一種弔詭的閱讀方式:「用現代主義的美學來解讀路翎的現實主義寫作」,讀成一種「心理小說」。路翎所採用的敘事方式正有助於他所堅持的「心理描寫」,是為了適合情緒的表現。事實上,「情緒」與「感覺」可謂是路翎文藝創作觀的核心,從他對於「大眾化」的異議主張即可為一例證:「大眾化的主要的工作應該是追擊、並肅清舊美學底殘餘,在人民中間啟發新的美學、社會學的感覺與情緒」,也由於著重於「心理描寫」,路翎使用了大量表示情緒、情感或精神狀態的形容詞。從另個角度來理解,路翎好用複雜的長句式,其實是對於準確性的追求,提防簡化,在研究者認為情感氾濫的地方,玉雯認為這反而是寫作時有意識地自我節制的一種方式。每一個迭加的形容詞與副詞都是嘗試更貼近描寫對象、澄清語義的一個步伐,透過繁複的修飾語框限語義是為了準確把握敘述的對象。還有獨創的「生造詞」和冷僻的詞,還有悖反的情感修辭(「冷酷而溫柔」、「痛苦而甜蜜」、「親密而又威脅的笑」、「忠實的狡詐」等等),是敘事對於情感情緒本身不穩定狀態的一種刻意揭露或「展示」。進而言之,路翎的文體是他的「力即美」的美學追求的體現,也是對應一個「生澀的時代」的精心建構。
本書直接傾覆了「進步/落後」、「客觀/主觀」等既定的論述框架,依照胡風分子張中曉一九五○年代的建議,改用「痛苦」、「歡樂」、「追求」與「夢想」的思路來閱讀路翎及其作品的「受難」與「激情」;深究路翎作品中群眾/人民再現的複雜意涵,探討個人(主義)與(革命)群體的關係;揭示路翎五○年代朝鮮前線戰爭書寫中的「國際主義/愛國主義」情感內容;透過具體析論路翎的晚年創作,而與主流的「一生兩世」的論斷商兌。無須說,這些都極大地拓展了現代文學一系列核心論題的討論空間。
我在開頭就說了,玉雯選了一個很有挑戰性的課題,而且她完成得很好。
2019.10於香港北角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