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采風

【書介】《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

 上稿時間:2018/05/31   
資料來源:臺東縣政府-縣政新聞
【書介】《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

由中研院臺史所出版的《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一書,投入一年左右的時間在各個廟宇間奔波流竄,並花費近一年的後製,終得以將西港香的歷史發展做成難得的數位紀錄影片。

     「西港刈香」,指的是西港慶安宮每三年一度,臺灣少數進香與王醮合一的民間信仰刈香遶境活動。一般以閩南語發音為「西港仔刈香」。「西港刈香」最早可追溯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八份姑媽宮的請水繞境。道光三年後,因故改由慶安宮接辦。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起,因慶安宮重建落成,開始加進王醮(王船祭典),且漸漸擴大遶巡香境,含蓋了九十六村鄉,而成為「臺灣第一大香路」,為臺南「五大香」之一。因其王船祭與屏東「東港迎王平安祭典」齊名,故有「北西港,南東港」之名。

    所謂的刈香,即一般進香的俗稱,原本是指分靈回至原廟,將該神明的部份靈力請回的儀式。而一般民眾所進行的進香,僅一般的朝拜,無分靈的概念。後來隨著時代演變,刈香也有了神明出巡繞境,巡視轄區的含意。

    「西港刈香」的最大特色在於香醮合一(刈香與王醮),並將當地瘟王、及媽祖、城隍、中壇元帥等信仰融合為一。其實質內容可分為「刈香繞境」與「王醮」兩大部份,皆於農曆3月至4月舉辦。「刈香繞境」則又可分「南巡」、「請媽祖」、「刈香繞境」三項。「南巡」是指巡視臺南一帶的各媽祖的分靈廟。「請媽祖」則是前邀慶安宮母廟的鹿耳門天后宮的媽祖至慶安宮鑑醮。「刈香繞境」即連續三天繞境西港仔香的傳統信仰區域。「王醮」即是一般王爺信仰的的請王爺、燒王船等傳統祭儀,是由道士團來進行。

    「西港刈香」的歷史已近三百年,內涵豐富且特別,於民國98年獲得行政院文建會以「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人民重要信仰儀式,顯示藝能特色」、「民俗藝能之發展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等三項,指定為國家級重要民俗活動。

    這本「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除了詳細介紹西港刈香的歷史源流、運作模式、內涵與特色外,並將「2015年西港乙未香科」,從籌備開始,就進行了訪談拍攝,收錄於四張影音光碟中,可說將此項民俗慶典完整記錄了下來,是了解「西港刈香」的最佳途徑。

立即訂購>《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