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藝術

【書籍試閱】《鼓山崎腳的考古發掘》

【書籍試閱】《鼓山崎腳的考古發掘》
高雄鼓山崎腳遺址因市府工程被發現,故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規定,進行了考古搶救發掘。本遺址出土台灣新石器時代各種遺物及墓葬,是珍貴的文化資產,也是研究、認識史前台灣文化的重要資料。


鼓山崎腳遺址在數年前才因「臺泥鼓山廠區開發案」而被人發現,隨後經過多次遺址碎片現勘調查與評估。發掘出土屬於史前時代的8座灰坑與2具墓葬,這些現象根據地層深度與相關遺物內涵判斷皆屬於牛稠子文化時期。

本次發掘所得資料進行初步分析和研究後,已可確認本遺址的文化內涵及年代,擴展了對本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認識。但因日治時期以來人為活動干擾嚴重,以致未能確定鼓山崎腳遺址完整範圍部分區域,再加上受到現代人為力量影響,而改變原有地形地貌。建議積極對本區域的遺址進行全面性調查的同時,亦須兼顧文資保存、學術研究,以及土地的開發利用等。

作者簡介

楊宏政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碩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計畫專員。近年調查研究區域以臺灣西南部為主,曾帶領團隊進行多次搶救發掘,努力解讀史前人所遺留的訊息。

李抒敏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碩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計畫專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西南部的史前文化與族群議題。

陳有貝/修訂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碩士,日本九州大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專門於臺灣與東亞考古學研究,曾參與多處遺址的調查及發掘。

目錄

總序
局長序
自序
致謝
壹、考古學與鼓山崎腳遺址
貳、研究背景
參、發掘方法與坑位、層位
肆、遺跡現象與遺構
伍、出土遺留
陸、遺址年代
柒、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發掘工作狀況

書籍試閱

總序

開啟高雄新文史的另一新頁

  文化是人類求生存過程中所創造發明的一切積累,歷史則是這段過程記載。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及其面對的問題皆不相同,也必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因此文史工作強調地方性,這是它與國史、世界史的差異所在。

  高雄市早期在文獻會的主導下,有部分學者與民間專家投入地方文史的調查研究,也累積不少成果。唯較可惜的是,這項文史工作並非有計畫的推動,以致缺乏連貫性與全面性;調查研究成果也未有系統地集結出版,以致難以保存、推廣與再深化。

  2010 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各個行政區的地理、族群、產業、信仰、風俗等差異更大,全面性的文史工作有必要盡速展開,也因此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歷史博物館策劃「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希望結合更多的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有計畫地依主題與地區進行調查研究與書寫出版,以使高雄的文史工作更具成效。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不是地方志書的撰寫,也不等同於地方史的研究,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其一、文史采風不在書寫上層政治的「大歷史」,而在關注下層社的「小歷史」,無論是一個小村落、小地景、小行業、小人物的故事,或是常民生活的風俗習慣、信仰儀式、休閒娛樂等小傳統文化,只要具有傳統性、地方性與文化性,能夠感動人心,都是書寫的範圍。

  其二、文史采風不是少數學者的工作,只要對地方文史充滿熱情與使命感,願意用心學習與實際調查,都可以投身其中。尤其文史工作具有地方性,在地人士最瞭解其風土民情與逸聞掌故,也最適合從事當地的文史采風,這是外來學者所難以取代的。

  其三、文史采風不等同於學術研究,書寫方式也與一般論文不同,它不需要引經據典,追求「字字有來歷」;而是著重到田野現場進行實際的觀察、採訪與體驗,再將所見所聞詳實而完整的記錄下來。

  如今,這本《鼓山崎腳的考古發掘》專書出版,為高雄的文史工作開啟另一新頁。期待後續有更多有志者加入我們的行列,讓這項文史工作能穩健而長遠的走下去。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總編輯

 

謝貴文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鼓山崎腳的考古發掘》

五南書店→《鼓山崎腳的考古發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