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科學

【書籍試閱】《全球生產壓力鏈: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

【書籍試閱】《全球生產壓力鏈: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

越南,不是小中國,台商去越南投資後才驚覺,在中國那一套管理方式套用在越南,完全沒用。

本書認為,越南是「防禦型的威權政體」,跟中國「侵略式的威權體制」不同,台商必須以柔性方式來進行勞動管理。透過「全球生產壓力鏈」的概念,我們可以理解台商卡在全球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特定位置,以及為了因應越南勞動政策、族群與性別差異,而採行的工廠勞動管理。「結構破洞」的概念,則讓我們看到矛盾的結構力量,如何讓不同族群、性別的工人,有機會以各種行動來抵抗資本的控制。

本書以經濟社會學之眼,來理解越南社會和台商的組織運作,對於東南亞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或希望到台商公司工作的人,或想理解全球資本如何運作的學子,本書詳實的一手資料皆可提供相關的啟發。

作者簡介

王宏仁

澳洲國立大學社會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從博士論文的台灣中小企業開始,逐步進入到台商海外投資、越南台商、越南移工、台越跨國婚姻,到最近的性別與親密關係研究。創設《巷仔口社會學》共筆部落格。作品有:《田野的技藝》(與郭佩宜合編)、《巷仔口社會學》(多人合著)、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Taiwan(與Tak-Wing Ngo合編)、《戰後台灣經濟分析》(劉進慶著,與林繼文合譯)。

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導論:全球生產壓力鏈下的越南台資工廠
一、全球自律市場形塑的全球生產壓力鏈
二、台資工廠體制與社會的自我保護
三、結構破洞提供的工人抵抗空間
(一)多元矛盾的社會關係
(二)矛盾結構力量拉扯出的「結構破洞」
(三)工人抵抗的類型
四、本書的安排架構:國家、族群與性別
(一)國家角色與勞工運動
(二)種族化的生產政治
(三)性別、資本積累與再生產
五、本書主要資料來源

第二章 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的社會主義越南
一、革新開放後的越南政經發展
二、三元化的勞動市場:國營、民營與外資
三、台商對越南的投資
四、中國經濟的變化與台商的資本跨國流動
五、小結:整合入全球資本主義的越南經濟

第三章 防禦型威權國家與越南工人運動
一、對於越南罷工性質的討論
(一)與中國勞工罷工的對比
(二)權利vs.利益的二元分類罷工
二、越南的「國家—社會」關係
(一)分析越南「國家-社會」關係的不同觀點
(二)國家與工人的動態矛盾關係
三、越南的工會系統與其政治位置
(一)VGCL在全國政治的位置
(二)勞資政三方協商中的越南工商會
四、罷工與國家的關係
五、同情性的政治性罷工:2014年的513工人暴動
(一)513工人暴動的情形
(二)族群關係緊張下的513工人暴動
(三)罷工抗議中的「工人—社會—國家」關
六、2015年的退休金爭議罷工
(一)罷工的原因、過程與結果
(二)工人為何罷工?
(三)罷工抗議中的「工人—社會—國家」關係
七、小結:工人運動中的越南政治經濟變化

第四章 全球生產壓力鏈下的越南工人運動
一、薪資、工時與管理引起的罷工
(一)薪資問題
(二)勞動時間過長
(三)管理問題
二、「制度化」的罷工過程與結果
(一)罷工之前,是否有組織協調?
(二)罷工現場的協商
(三)影響協商結果的因素
三、勞動控制的手段:專制vs.霸權
(一)專制的勞動管理手段
(二)霸權的控制手段
四、全球生產壓力鏈下的越南工人
五、民主化工會與勞動條件改善
六、全球CSR對在地勞動關係的影響
七、多元權力關係中的勞資問題

第五章 種族化社會與跨國資本積累
一、種族化,還是族群關係?
二、文化性的種族化過程
三、受猜疑的少數民族:越南華人的地位變遷
四、日常生活的「越—華」族群關係:語言、通婚與認同
五、中國資本擴張與越南的反華情緒
(一)「越─中」之間的族群衝突
(二)工廠內「台—越—中」族群分工的變化
六、小結:不斷變化的「越─華」族群關係

第六章 台資工廠內部的種族化生產政治
一、後殖民論述與種族化的生產政治
二、台灣幹部
(一)台幹與越南工人
(二)台幹與越幹
(三)台幹與陸幹
三、中國籍幹部
(一)陸幹與台幹
(二)陸幹與越南員工關係
四、越南華人
五、越南工人與種族化的升遷
六、小結:越幹將逐步取代陸幹

第七章 性別、勞動與家庭再生產
一、女性勞動與資本主義發展
二、後殖民女性論述
三、越南傳統的家族體系與性別文化
(一)雙系社會文化影響下的家族、性別關係
(二)性別化的家庭社會化過程
(三)從社會主義走向資本主義
四、宿舍、戶口與勞動力再生產
五、「做家庭」:性別化的匯款行為
六、育兒、家族體系與階級
七、小結:更階級化的家庭再生產

第八章 女性與跨國資本的協商與抵抗
一、在台資工廠內的女性勞動者
(一)工人背景基本資料
(二)男女工人差異論述與陽剛管理模式
二、女工的反抗
(一)竊竊私語
(二)游擊式刁術
三、工廠裡頭的台灣女性幹部
(一)宿舍與性別化的勞動力再生產
(二)性別化與種族化的婚姻
(三)性別化的交往與婚姻空間
四、帝國的邊陲:人頭與女性
五、小結:貢獻於資本積累的女性

第九章 結論:結構破洞中的行動者
一、全球生產壓力鏈下的越南政府、工人與資本
二、社會結構鑲嵌下的台商工廠體制
三、利用結構破洞的工人抵抗
四、與相關研究對話
(一)跨國資本與第三世界研究
(二)勞動與族群關係
(三)性別與勞動
 
後記:學術後台與研究反思
徵引書目
索引

 

書籍試閱

  這本書在最後的排版、校稿階段,香港已經連續進行了三個月的反送中抗議運動,我一邊忙著書籍編輯工作,一邊目不轉睛地看香港局勢變化,內心非常焦慮,總是期盼結局不會墮入黑暗深淵,但到此時刻卻看不到任何一絲亮光。

  學習越南解殖民

  當我踏入越南研究後,很自然會以中國研究的資料來看待越南,但是當看到這麼多的越南工人罷工,而越南政府卻從來不曾鎮壓工運,對照中國公安經常棒打示威請願者,不禁會有疑問,同樣是黨國體制、一黨獨大,為何越南對待社會運動的方式跟中國如此不同?本書第三、四章討論的「防禦型vs.侵略型」威權政府,解釋了兩國政府行為的差異,也透過跟越南對照,我們可以更清楚看到中共政權的本質,同時也預見了香港這次「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運動,中共政權鎮壓香港人示威抗議的必然,最後的結果會如何仍未知,畢竟香港跟中國還是不一樣。

  1990年代的國會全面改選後,台灣似乎已經步入正常國家體制了,但是許多過去殖民的遺緒,卻仍深刻禁錮著我們的思考。我記得剛解嚴時,聽到中油必須民營化的說法,覺得不可思議;在我的大學同學LINE群組裡,曾經有人丟出一句話:「我們可以不要討論政治嗎?」我猜講這句話的同學,應該跟當年我無法理解中油民營化的感覺差不多,無法想像政治可以是日常的生活,無法想像總統下台後就必須自己搭公車或騎車,提菜籃子在菜市場買菜。群組裡頭也會有人說「我們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而完全無視我們側身居住的台灣,過去漢人殖民原住民的四百年歷史。沒辦法,我們是受到黨國教育洗腦最嚴重的一個世代(五年級生),一個所有事情都要標準化的時代,一個會跪在路上哭送蔣介石靈車的世代,但是我們卻是當今台灣的人生跟世代勝利組,搭著台灣經濟起飛,掌控了企業經濟大權,或政府各部門重要位置,或是教育單位的高階人員。但是我們的思想卻經常停留在197080年代的高中公民課本,很難同理心去理解青年低薪、原住民殖民歷史、階級不平等、國族主義等問題。

  一句話,心靈仍處於殖民狀態。

  解殖民,需要很長的時間。同輩的許多朋友,對於中國影響力很警覺,因此投入許多精力,希望理解這個古老東方帝國在當代如何形塑周遭各國的發展。我則選擇了越南研究,除了是因緣際會進入蕭新煌老師的東南亞研究計畫外,也是因為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做這樣的選擇。透過比較,這個同屬漢字文化圈、但是卻有獨立人格、並且跟中國對抗千年的越南,被許多台灣人視為落後、沒文明的國家,台灣人應該可以從那裡學到許多如何「脫華入世」的想法跟做法吧!

  最近碰到曾經在越南工作幾年的年輕台灣女生,她說她在越南日資工廠工作時,才知道台幹的勞動條件不僅比日資、韓資幹部差,甚至還輸給我們想像勞動狀況很差的越南工人。但是為何台幹總是默默接受那樣的勞動條件呢?例如老闆要求一定要住在宿舍,結果就是以廠為家,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這樣的行為模式,是我們過去的教育、社會氛圍,讓台灣勞動者主動去迎合從屬的角色而不敢反抗嗎?但我們為何沒有看到越南工人的團結呢?

  跟越南工人的罷工行動對比起來,就知道台灣勞動者是多麼服。本書的一個重要主題:越南工人如何在當代全球資本主義生產結構下,發揮能動性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在訝異越南政府保護勞工之餘,我們也看到越南工人的韌性,雖然某些結構力量難以撼動,但每個活生生的人都會去找尋他的未來人生,這樣的故事激勵我們去反思:台灣勞動者的未來,不一定只能是「社畜」,而是可能透過團結而改變世界。

  感恩眾人的支持協助

  人是社會的存有,個人的任何勞動成果,都是建立在過去所有人努力的基礎上的,這本專書得以順利完成,首先必須感謝所有的受訪者,包括越南工人、越南各地歷屆的台商會長、台幹(特別是林志文先生)、陸幹、台灣駐越南代表處與胡志明市代表處的代表與官員(特別是經濟部的丁偉先生)、越南各級政府官員、工會幹部、學者(特別是Do Quynh Chi博士、Le Bach Duong博士、Kuat Thu Hong主任、Hoang Van Viet教授)NGO組織,透過您們的經驗,讓我得以管窺越南的實際政經社會如何運作。此外,我要特別感謝鴻毅旅行社的蔡家煌董事長及該公司現任或前任的諸位經理員工:小吳、汪汪、慧玲、子閔、怡樺、朝欽經理。

  能夠慢慢累積越南研究成果,也必須感謝二十年前剛踏入東南亞研究的中研院眾多老師朋友,包括計畫主持人蕭新煌教授,以及當時的「越南幫」朋友:許文堂、黃蘭翔、龔宜君、張翰璧、陳維鈞、林淑慧等人,讓我透過這樣的學術支持網絡,慢慢累積相關的知識。

  還有,要感謝一起去越南做田野調查的朋友:周素卿、曾嬿芬、張書銘、Kaxton SiuElain HuiChris ChanAnita ChanJonathan Unger;在一起田野共處的時光中,大家互相討論而發展出許多想法,例如嬿芬說「台商都說越南是母系社會,這很有趣」成為我後來非常關注的主題。

  過去的許多助理和學生,在蒐集資料上提供的不可取代的協助:陳氏金鸞(目前已是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教授)、林致宇、陳郅翔、許仲寧、王今暐、王致勝、趙嘉榮、阮紅蓉、陳氏芳蓮博士、楊玉鶯、蔡承宏、高嘉隆,謝謝您們的血汗付出。

  本研究部分章節,曾經在不同地方演講,感謝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全體師生、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系師生、臺灣大學亞洲社會比較中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Melbourne Law SchoolProfessor Sean Cooney)、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Professor Dafydd Fell)、Universität TübingenProfessor Gunter Schubert)、Aalborg UniversityProfessor Jesper Willaing Zeuthen)、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Professor Danièle Bélanger),謝謝與會的專家學者提供眾多意見修改。也感謝以下的單位,提供訪問學人機會,讓我可以安心寫作部分的章節:東京大學園田茂人教授(東京大學)、Professor Jonathan Unger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也要感謝我的姊姊王群芳小姐,提供善化的房子供我在研究休假期間使用,專心完成書籍初稿。

  書籍的部分文字,曾經在其他地方發表過,我要感謝兩位合著的學生王致勝與蔡承宏。

  〈企業社會責任運作中的衝突與矛盾以越南台資製鞋廠為例〉,《產業與管理論壇》(2013),15(2): 30-43(與王致勝合著)。

  〈族群天花板:越南台商工廠內部族群分工與職位升遷〉,《台灣東南亞學刊》(2007),4(2)53-76(與蔡承宏合著)。

  〈他者論述、管理實務與在地抵抗:以越南台商工廠為例〉,《東南亞學刊》(2004),1(2): 37-64

  書籍的審查過程,兩位匿名審查人和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臺灣社會學研究叢書主編蘇國賢教授,提供了非常關鍵的修改意見,本書的標題和書寫主軸「全球生產壓力鏈」,是在他們的修改建議後而逐漸浮現的,我衷心感謝他們的批評和指正,也要謝謝臺大出版中心的游紫玲小姐,費心潤稿、編排到書籍封面設計的討論,才得以讓本書順利問世。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人生伴侶義中,陪伴我這麼多年,忍受我一直坐在電腦前面的枯燥畫面,許多學術工作者的另一半大概都是如此,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彌補他失落的時間。

│立即訂購│

五南書店→《全球生產壓力鏈: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