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編輯蘇曉凡閱讀《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透過本書回顧八零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發展,以及新電影對往後世代的深遠影響。她指出,本書掌握台灣電影發展的背景脈絡,在探討現況時能有更紮實的切入點,而非藝術、商業電影涇渭分明的分別視角,十分難得。
文/蘇曉凡
張靄珠《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一書中,除聚焦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三位享譽國際影展的台灣新電影導演,也關注受到他們啟發的新一代極具個人特色導演,包括魏德聖、周美玲、張作驥、鍾孟宏,頗有傳承意味,深刻反映台灣新電影在台灣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書共探討二十三部作品,作者結合電影分析與理論闡析,展現各個導演的獨有美學,同時,也呈現台灣電影生產如何受到全球趨勢和台灣社會變遷等脈絡影響。
1982年,集結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四位導演所拍短片的《光陰的故事》,掀起台灣「新」電影序幕。所謂的「新」,是揮別七零年代的政宣片、瓊瑤愛情電影,改以貼近台灣歷史、社會生活經驗的寫實語言。
台灣新電影是一場運動,幕後推手是當時的中影總經理明驥,不懂電影的他,聘請小野、吳念真進中影,並啟用新人導演,侯孝賢、楊德昌、張毅及萬仁等人,這批留學歸國的導演,深受歐洲作者電影的影響,不追求大一統美學,反倒是作品摻入濃厚的個人色彩。
1989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在威尼斯國際影展獲金獅獎,這是台灣生產電影在世界三大影展的首獎。隨後,蔡明亮的《愛情萬歲》相繼在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得到最佳影片,楊德昌的《一一》也在坎城影展揚名,得到最佳導演獎。
「1989年到1995年間,當時在國際影壇上,最棒、最時髦的電影,就是台灣電影。」焦雄屏在《中央社》採訪中如此說道。
1980年代逢歐洲影展開始鼓勵第三世界參展,侯孝賢且因先前作品《風櫃來的人》在法國影評推薦下在南特影展獲獎,決定先藉國際影展,將《悲情城市》推向全球藝術電影市場,再以此提升國內票房的策略,當時不但邀請國外記者來訪,也邀國際影展負責人來台參觀拍攝過程。戴著金獅獎光環,《悲情城市》票房創下當時國片紀錄,也振奮政府積極輔導國片參與國際影展,定調八零年代台灣電影的行銷模式。
以此能知,侯孝賢在台灣電影的地位,不僅僅引領出美學的一派風格,更匍匐於前,為台灣藝術電影在國際上佔一席之地,也揮掉當時國民政府對新電影的敵意。
然,風光不過幾年時間,九零年代中期,我國全面開放外來片,好萊塢電影攻佔台灣,國片進入長達二十年的低迷期。直到2008年,魏德聖的《海角七號》才再次吹起國片的信心號角。
交大教授賈元鵬在《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序言中將本書篇章做了分類,如下:
國際影展系列:第一章-侯孝賢
第二、三章-楊德昌
第四、五章-蔡明亮
台灣通俗電影:第六章-海角七號
台灣作者電影:第七章-周美玲
第八章-張作驥
第九章-鍾孟宏
賈元鵬特別把魏德聖《海角七號》獨立分為一類,除了它不能與其他二十二個作品同屬藝術電影之外,我認為,這也絕對說明了《海角七號》在國片史上的指標意義,它嶄露台灣電影新的可能性,不少商業電影案因此浮出,導演等人才也開始嘗試電影的商業語言。
對我來說,這本書經分析每部作品的美學運用,以紀錄各位導演的強烈作者色彩之外,但更珍貴的是,其梳理台灣藝術電影走到至今模樣的為何與經歷,能給予讀者對於台灣電影有更清晰且綜觀的理解,在掌握背景脈絡之下,使得探討台灣電影發展現況,能有更紮實的切入點,而非藝術、商業電影涇渭分明的分別視角。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藝術電影背負「票房毒藥」的罵名,但不能否認,那少數作品爆發性地傳承創作者的熱情,詹宏志曾言:「這幾部電影甚至是影響了後來一整個世代的創作者。現在新的創作者內心沒有懷抱著這幾個人的影子是不能想像的。他們之所以今天有勇氣要追求電影為職志,是這些創作者的故事做他們的號召。」
本書的新一代導演也不例外,《海角七號》雖然屬於通俗商業電影,但過去曾擔任《麻將》副導的魏德聖,認為深受楊德昌影響;張作驥為侯孝賢《悲情城市》的助理導演;鍾孟宏則是高中便著迷台灣新電影。
確實,在閱讀本書時能深刻感受台灣新電影的傳承意義。而至於台灣電影的商業之路,雖然跌跌撞撞,眾人聲音下也似乎總輸給鄰近韓國、日本,但倒也不是只撞出絕望,偶有國片創出佳績,如去年(2019)的《返校》,都一而再注入持續挖掘台灣電影語言的生命力。
今年(2020),導演蔡明亮的《日子》獲柏林影展泰迪熊評審團獎,張作驥則以《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徐漢強《返校》則紛紛入圍鹿特丹影展片單,台灣電影的藝術成就仍舊努力。於此同時,甫成立的文策院在今年柏林影展,舉辦首次台灣作品媒合會,向國際片商、投資者介紹台灣具潛力的影視作品,讓台灣年輕創作者有機會補足資金缺口,以此,似乎能看到政府投入與電影創作者一同找商業模式的決心。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
五南書店→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