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籍試閱】《帝國在臺灣II:「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

【書籍試閱】《帝國在臺灣II:「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

從「個人記憶」到「集體記憶」,追尋戰後作為歷史記憶的「日本時代」

18951945年的日本殖民地統治時期,臺灣一般習慣上也稱為「日本時代」。「日本時代」是一個歷史記憶的方法或過程,而非只是一個過去的「歷史階段」。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不僅存在於高階知識系譜的建構,同時也存在於一般大眾生活的日常活動場所及各種文化領域中。

本書共分三部,著重被殖民經驗過後,也就是二戰後臺灣社會在不同時期面對政治、經濟、社會等狀況變化時,對於過往日本帝國殖民時期知識與社會文化的重新理解。整體討論範圍涵蓋不同面向,包括從學術論述到民間議論的形構、從傳統的戲劇類型到大眾庶民的文化傳播、從個人的回憶到具有集體意義的歷史記憶,以及從律法的建構到檔案的製作管理等,恰恰體現歷史記憶運作的豐富面向與無所不在。

作者簡介

陳偉智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汪俊彥

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曾文亮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文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衣雲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呂紹理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蔡慶同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副教授

李育霖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李承機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目錄

導論 李承機、李育霖
壹、編輯目的
貳、議題設定與方法論
參、全書構成與章節簡介
第一部 時代轉換下的歷史記憶

第一章 戰後初期的臺灣文化論述:時代轉換期的危機論述與歷史意識/陳偉智
壹、危機
貳、轉喻的「文化」論述
參、「文化」論述結構的時間與空間,及歷史主體
肆、代結論:從「山外」的位置看
第二章 後殖民與戲曲政治/汪俊彥
壹、臺灣人看京劇?那一定是外省人
貳、殖民時期的戲曲活動
參、京劇與本島人
肆、本地京班:廣東宜人園
伍、戰後臺灣戲曲種族化
陸、結論:戲曲的後殖民
第三章 戰後臺灣對日治時期法制的詮釋與評價(1945-1970)/曾文亮
壹、前言
貳、不只是過去:日治時期法制在戰後
參、戰後對日治時期法制的重新評價
肆、結論
第二部 歷史記憶的重層皺褶
第四章 臺灣原住民起源問題:日治與戰後臺灣民族學與考古學的學術史解析/林文凱
壹、前言
貳、日本民族主義與臺灣原住民起源研究
參、臺灣的中國民族主義/臺灣民族主義與臺灣原住民起源研究
肆、中國的中國民族主義與臺灣原住民起源研究
伍、代結論
第五章 身體的記憶與義務的記憶:戰後臺灣集體記憶的潛伏與再建構/李衣雲
壹、前言
貳、中國化政策與記憶的建構
參、潛在的身體記憶與「日本」的意義
肆、遭遇置換的記憶
伍、新世代身體內共存的二種記憶
陸、結論
第六章 記錄戰火與記憶戰爭:臺灣的經驗/呂紹理
壹、前言
貳、內部戰火與民間信仰
參、戰爭與紀念戰爭的國家化
肆、兩種戰爭紀念與記憶的糾葛
伍、轉型正義與戰爭責任
陸、結論
第三部 歷史記憶的檔案化
第七章 檔案星叢:紀實性音像作為重返殖民的通道/蔡慶同
壹、前言
貳、視聽檔案作為重返歷史的通道
參、音像紀錄作為重返記憶的通道
肆、結論
第八章 歷史的影像事件:電影《賽德克.巴萊》作為視聽檔案/李育霖
壹、前言
貳、歷史再現的僵局及其外
參、電影作為歷史的視聽檔案
肆、電影作為社會政治事件
伍、結論
第九章 作為方法的「日本時代」:「回憶錄」與「口述歷史」所製作的殖民地臺灣「歷史記憶」/李承機
壹、前言
貳、1990年代以降的「回憶錄」與「口述歷史」出版潮
參、「個人記憶」的官方化與「民眾化」
肆、作為方法的「日本時代」
伍、結論:在重層的「後殖民」狀況下
徵引書目
索引

書籍試閱

導論(摘錄)

李承機(成功大學臺文系副教授)、李育霖(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壹、編輯目的

本書是《「帝國」在臺灣》第二冊,目的仍然是延續第一冊所提出的問題,亦即探索「帝國」在臺灣重層複雜的權力結構與支配形式。當然,「帝國」在此應當被視為複數,諸帝國之間的關係也是相互交涉而重疊。本系列希望強調的並非「帝國的」,而是「在地的」視角,亦即從在地觀點描繪帝國的權力構圖。因此,系列聚焦與呈現的,並非帝國知識的再現或反覆,也非再現那些被遺忘或被認為需要記憶的歷史經驗,而是涉及在地知識的建構及相關歷史議題。本書雖與第一冊相同,聚焦的「帝國」仍然是日本帝國在臺灣的殖民主義與在地的被殖民經驗,然而與第一冊描繪日本帝國在殖民地的知識、權力構成與情感描圖不同的是,本書更著重於被殖民經驗過後,也就是二戰後臺灣社會在不同時期面對政治、經濟、社會等狀況變化時,對於過往日本帝國殖民時期知識與社會文化的重新理解。

在臺灣的被殖民經驗中,1945年二戰的結束,同時也意味日本殖民時期的結束,無論在當時歷史現場乃至當前普遍的歷史認識裡,「戰後」一詞即等同於日本殖民體制的終結。然而,被認為應該消亡的日本殖民體制及相關經驗對於「戰後」概念的介入,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日本殖民時期恰好因為戰爭結束而成為一個過去的歷史階段。但弔詭的是,即使「實體的」殖民時期已經終結,卻並未真正成為過去;相反地,所謂「日本時代」以集體記憶或歷史記憶的形式繼續存活,並且在往後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乃至當下都仍持續發揮特殊的、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效用。換言之,儘管「戰後」一詞隱含著戰爭的結束與「大日本帝國」的瓦解,但並不見得標示戰爭經驗即等同於殖民地經驗,也不等同於整個被殖民經驗的終結。

眾所皆知,戰後至今臺灣的政治處境與文化條件,相較於其他許多從帝國架構中分解而來的前殖民地(多已成為國民國家者)有著相當程度的特殊性。二戰結束後,國民黨政府旋即在臺灣進行「去日本化」或「再中國化」的相關政策,亦即意圖將主要形成於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人」,從接近「日本人」的狀態,轉化為當時已擁有辛亥革命與中日戰爭等重大歷史經驗的「中國人」,而這些政策也成為國民政府在戰後臺灣執行的重大文化工程。縱使在1945年之後不久的時間點,所謂「中國人」在文化相關面向上不見得具有清楚且安定的狀態,然而這一個號稱「再中國化」的工程,包含了語言、歷史、地理等緣於民族主義原則的相關意識型態,所以特定意義上也可被理解為國民黨政府以及部分臺灣人知識分子於戰後在臺灣進行的「解殖民」(de-colonialization)運動。進入這段時期以後,很明確地關於「日本時代」的記憶與歷史敘述必然經過重新篩選與編纂始得以構成。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文化工程在1980年代中期以後時常讓人聯想並類比日本殖民統治末期意圖將臺灣人轉化為日本帝國子民的「皇民化運動」,並且牽動著「戰後」概念的構成與臺灣特殊的殖民地政治經驗與社會變遷過程。

爾後,「後殖民」(post-colonial)一詞經常被用來描述1990年代以降至當前臺灣的文化氛圍與相關的文化活動。但所謂「後殖民」也與戰後即開始進行的「解殖民」工程概念上相當類似,不只在臺灣的歷史文化經驗脈絡中顯得模糊不清,更在各方勢力或意識型態的角逐爭奪下,無法獲得更具體的意涵。一方面固然由於前述國民黨政府於戰後臺灣所進行的文化工程;另一方面更由於1980年代中葉起至今仍然持續進行的新一波所謂後殖民(或解殖民)運動。如同第一冊曾提出的,因為臺灣後殖民的「遲到」與「未完成」,使得臺灣的後殖民運動內涵更趨複雜。是以,臺灣新一波後殖民運動伴隨的,除了一般後殖民運動經常面臨的包括民族主義、反抗主題、歷史編纂與後殖民主體建構等議題之外,它並同時在面對全球主義、新自由主義(或新經濟主義)、恐怖主義乃至新激進主義等各項全球化議題時而顯露抗拒,又時而共振合拍。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戰後國民黨政府時期的文化工程對日本殖民時期的知識建構與歷史編纂,也成為1980年代中葉以降後殖民運動中重新理解「日本時代」時無法繞過的路障(或以下所稱之「層疊」)。

所謂「日本時代」,就詞義上而言,應指始於1895年而終結於1945年,臺灣受日本殖民統治的半世紀期間殆無疑義。但如此具體的時期標示,並不表示它便具有準確與清楚的歷史定義,充其量只是一個為了標示歷史時期而具有相當程度普遍性的方便用語。基本上,緣於日本殖民體制終結前後在政治體制上的差異性,戰後一開始使用「日本時代」一詞當然有其便利性。然而,當考慮到國民黨政府的「解殖民」文化工程與日本殖民統治的關聯性時,「日本時代」一詞對臺灣社會在歷史意識或記憶上所造成的影響便有其特殊意義。首先,使用「日本時代」來指涉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自然帶有將整個殖民地經驗統整為一個全體的意涵。其次,如同前述,「戰後」一詞並不等同於整個臺灣的被殖民經驗終結,「日本時代」一詞並非單純僅對一段歷史時期的指稱。當使用「日本時代」來理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相當程度隱含著與其前後歷史時期(例如「清治時期」或「國府時期」等)的比較與對照性意涵。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帝國在臺灣II:「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

五南書店《帝國在臺灣II:「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