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專訪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碧霞女士01】篳路藍縷?──「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叢書

 上稿時間:2021/10/01   
【專訪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碧霞女士01】篳路藍縷?──「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叢書

引言

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於19961210日世界人權日,積極推動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並和教育部合作推動「原住民族史觀」的建立與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版「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叢書,希望呈現給讀者什麼樣的原住民族歷史?又如何展現了原民會的自我定位?本期焦點人物專訪原民會副主任委員林碧霞女士,向讀者介紹「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叢書出版理念,以及未來期許。

緣起:委託調查「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

原民會成立之初,亟需找出原住民族「需要」什麼?重新認識原住民族歷史則是一切的基礎,於是原民會從2002年開始委託研究原住民族歷史事件,除了合作學者的專業、興趣領域之外,也盡量選擇較鮮為人知、卻又對部落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為優先挖掘對象,因此像是霧社事件就沒有被包含在內。

最開始的研究案包含:太魯閣事件、牡丹社事件、大港口事件、大嵙崁事件、李棟山事件、大分事件、加禮宛事件等七個事件,只是當時僅有研究成果,尚未出版。後來也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作調查七腳川事件、南庄事件等。原民會認為,只有理解並認識原住民族過去所遭受的歷史傷痛,社會才能以同理心接納目前各項政策中對原住民族的扶助措施。 

出版契機: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

2016年,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並成立「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以促進原住民族與整體社會相互理解、和解,同時引起各界對於原住民族權益、歷史的重視。

蔡總統道歉時曾引述連橫〈臺灣通史序〉:「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認為這事實上是從強勢族群──也就是漢人的角度來看臺灣歷史,但是作為更早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族,他們的歷史不論是漢人所寫、日本人所記載、到更早之前的歐洲人所書,都是從外人的眼光來看,原住民族並沒有留下屬於自己的文字紀錄。對此,林碧霞認為:

 「一個民族只有重新掌握了對自己過去的詮釋權,才能真正擁有對未來的決定權。」

 也因此,原住民歷史的重新書寫勢在必行。原民會藉此契機,重新整理過去的研究成果,在2020年,重新出版這套十冊的「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叢書,分別講述了19-20世紀發生的「牡丹社事件」、「大港口事件」、「加禮宛事件」、「南庄事件」、「大豹社事件」、「大嵙崁事件」、「李棟山事件」、「七腳川事件」、「大魯閣事件」,以及1914年開始、持續了有將近20年的「大分事件」等十個原住民族的重大歷史事件。除了希望讓原住民族的歷史能被更多的人認識,也特別注重「原住民族史觀」的建立──所謂「原住民族史觀」又是什麼呢?

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及書盒    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及書盒

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及書盒

何謂原住民族史觀?

林碧霞強調:當漢人、日本人對於「開墾」後山感到驕傲時,站在原住民族的立場,事實上是「被侵略」、「被趕殺」。除此之外,諸如花東鐵路、花蓮港等建設,交通方便,也向來被視為統治者的政績,但是當時日本人徵調花東鐵路沿線部落的阿美族人去當苦力,部落裡老人家都還記得──家人們就這樣在懸崖,從上面吊下來,一鑿一鑿地挖出了現在的蘇花公路,如同《紋山》這本繪本中的插畫:

林碧霞以繪本《紋山》講述了中橫公路開發過程,人們如何從懸崖上垂吊下來,一鑿一鑿地開出道路

林碧霞以繪本《紋山》講述了中橫公路開發過程,人們如何從懸崖上垂吊下來,一鑿一鑿地開出道路。

 

林碧霞說:「我的爺爺就跟我說過,多少阿美族人被徵調,然後從懸崖上掉了下去……」正所謂──

 「你的篳路藍縷是我的顛沛流離。」

 有別於充滿敵意的「他者」記載,一個民族需要有人站在自己的立場發聲,講述該民族觀點的歷史。除了從過去史料中仔細爬梳出蛛絲馬跡,還可以藉由部落耆老的口述、訪談等了解當時的歷史現場──雖然無法做到百分之百還原,終究使得擁有當時經歷、記憶的族人說出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的故事。

 在這套書中,我們會發現有許多事件的前因後果,原住民耆老看到的、經歷的、講述的,可能與我們讀到由漢人或日本人撰寫的史料紀錄不同,例如:大港口事件中被形塑出來的「林東涯傳說」,林東涯原是清代文獻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無死因記載的地方小官,伊能嘉矩將其死亡視為大港口事件的導火線,而原住民傳說中他則成為在地方上作威作福、魚肉鄉民,後來被部落英雄設計摔死的地方官。

 真正的歷史發生在當地。

 林碧霞表示,書中呈現了同一事件/人物在不同民族之間的認知落差,原民會期待藉此喚起讀者的好奇,願意進一步去探究當時的歷史:對於不同族群而言,某個人、某件事情的發生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

 中研院許雪姬研究員也在《1900-1910大嵙崁事件》序中指出,「沒有留下自己民族觀點史料的原住民族群,在建構自己民族歷史時,只能用敵人充滿敵意、主觀意識的描述作為『史料』,是件令人扼腕的事。沒有產生族群史的史學家,站在自己族群的立場發聲,更是件令人遺憾的事。」

 這套書透過田野調查、訪問部落耆老等實地走訪歷史現場的方式,與史料記載相互參照,試圖站在原住民族的角度來書寫歷史,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林碧霞笑著表示。 

期望:引起討論、取得原住民族回饋

林碧霞認為,儘管目前才剛起步,但是這套書的出版「引發了討論」便是初步的成果。在原民會109年2月的發表會上,加禮宛事件族裔奴娃旦歐估木(撒奇萊雅族)分享:

 「文獻上面記載的,撒奇萊雅跟漢人為了灌溉水田,為了爭奪水圳的流量爭執而爆發這個事件,這是完全錯誤的,而且當時的清兵怎麼會去種田,在我們撒奇萊雅的部落周邊種田,而且那時候撒奇萊雅根本不會種田。」

 誠然,可能會有人質疑:部落耆老記憶所見是否夠全面?敘述觀點能否代表該族群的史觀?但是他們畢竟或者親歷親聞,或者和事件歷史距離不遠,在還原歷史的路上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隨著長輩逐漸凋零,聽取原住民族口述歷史的工作其實相當迫切。

 出版至今,原民會也收到許多原住民朋友的回饋,多數人會希望能擁有這樣一套書,儘管學術型的論述方式致使內容過於艱澀,很難消化。如何將書中的內容用更為平易近人的方式介紹給讀者,將是原民會下一階段的課題。透過研究,建立原住民族史觀、讓社會能更容易了解原住民族歷史,進而建立一個相互尊重的社會,這是原民會對這套書最深切的期許。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