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采風

【書評】《臍帶之地:豐濱地方文化材料圖誌. 1》:覺知,關於所住之地與你

【書評】《臍帶之地:豐濱地方文化材料圖誌. 1》:覺知,關於所住之地與你

現居花蓮的文字工作者姜慧珍,將自己的採訪經驗和書中所寫融合,真誠而動人地推薦《臍帶之地:豐濱地方文化材料圖誌. 1》。

文/姜慧珍

第一眼看到書封,馬上被手繪地圖和露出線裝書背的裝幀方式吸引。古樸簡單的設計,隱含著紙本書自古以來被慎重看待的意念──傳遞人類寶貴智慧之載體,貼合本書所收集「地方文化材料」,長久以來對於人類原生智慧累積與發展的重要性。

幾次到豐濱的幾個部落進行短暫採訪,常對在地人描述的生活知識感到興味盎然。印象深刻的是,在磯崎的高山部落,那是臺灣唯一居住地距離海特別近的布農族。他們保持移居此地前,住在山上,靠打獵、放陷阱以及少數農耕的維生習慣,生活一段時間後,與阿美族的漁獵/海獵文化產生細微變化。

部落阿姨提到,長輩會將打到的獵物,慢慢與山下阿美族分享。他們第一次看到鄰近阿美族食用螺類,相當驚訝:「為什麼他們可以吃像石頭的東西?難道是整顆全部咬下去?」才跟阿美族學習吃螺類。

她的兒子馬中原,大家都叫他小馬,目前經營高山森林基地,用引路人的身分,讓外來者走進、體驗布農族在當地的生活。小馬提到布農族向阿美族學習不同的生活技能,他爺爺和爸爸拿獵槍到海邊,看到阿美族捕魚,於是放下獵槍,跟著學潛水、做魚槍、撒八卦網。

他還講了一個有關八卦網的笑話:

 

以前我爸爸常常會跟我這樣講,但是我一直很想笑。他說:「哇!阿美族這八卦網很神奇喔,一撒出去就撈了這麼多魚。那我是不是拿那個八卦網到森林看看,我看到一群山豬,我一撒可能就是五、六隻。」因為獵槍一次只有一隻嘛,槍聲響了之後就跑光啦,那八卦網無聲無息,無聲武器,一撒的時候可能五、六隻。

 

大多數人聽到拿八卦網到森林的橋段,嘴角會忍不住開始上揚,最後爆出狂笑。這個故事背後,明確地指出,不同族群因應生存地理環境,發展出運用當地自然的技能,並進一步透過族群相互學習、採借,帶來文化的刺激與滾動與加疊。

小馬在回到部落之後,與當地青年陸續進行耆老口述訪談,建構磯崎地區的族群歷史樣態。磯崎是多族群混居,我相當喜歡他描述各族群來到磯崎的過程:

 

撒奇萊雅族從加禮宛事件來這邊找土地,是靠海邊;葛瑪蘭是從新社從海上古道到龜奄部落,也是靠海邊;阿美族是從太巴塱沿加路蘭溪走到磯崎村,靠溪邊;唯獨布農族是沿山稜線從山頂上下來,靠山邊。大家眼中看到的食物都不一樣,因為食物的關係,選擇的地理環境都不一樣。每個族群剛開始都抱感恩的態度去找土地,慢慢融入變成生活技能豐富的地方。

 

跟著他的話語,一幅動態的、富有人情的移居地圖,在腦海中開展。你能跟著想像,當他們來的時候所看到的東海岸是什麼樣子,在沒有臺十一線公路將路面清理的乾淨平整之前,在資本主義的商業交易尚未進入部落之前,海邊與山裡該是如何的充滿自然動植物的野地生命力,繁多、富足,當然多少帶點危險。然後你必須摸索並覺知危險如何存在,而富足又是如何給予。

本書以豐濱鄉五個區域:磯崎、新社、復興、貓公、港口等傳統生活場域,透過盤點訪談、調查,收錄五十種生活文化中「材料」角度進行分析整理。從海域的九孔、海菜,到陸域的山棕、檳榔,甚至還有牛糞!看似尋常無奇物質,實則攸關當地原住民的傳說故事、傳統祭儀、飲食文化、產業經濟、生活工藝等,形構族群的文化樣貌。

這些材料記述不乏關於自然界的細微觀察──例如:部落的人開玩笑說:打雷時最容易抓到毛蟹,因為毛蟹怕打雷,身體會縮起來。而蓖麻稱作「katawa'ay」是「笑」的意思,來自蓖麻的種子長得像笑臉──也能進一步認識,這些傳統領域原生動植物如何被充分運用,以及那些屬於資本經濟進入之後,逐漸改變部落生產與生活模式的進程。比方,九孔養殖,小馬的母親就提到有段時期,部落許多人受雇於九孔養殖場,她也是其中之一。又例如部落以前很少抓海膽食用,耆老說海邊滿地都是,因為商人來收購才開始撿。香茅產業也席捲過豐濱的山區一段時期。

有次拜訪豐濱鄉丁子漏(Tingalaw)部落時,頭目把老人家山上的地用來種咖啡,他說,有人告訴他種咖啡很好,這裡很適合。他期望咖啡產業能活絡部落經濟,吸引部落青年回來。頭目的咖啡樹種在楓樹下,他說這片土地種過香茅,種過相思樹、楓樹,老人家在的時候,只要外面商人想收購什麼,老人家就買苗栽種,但經常是說好的都沒下文,成本沒有回收。如今,頭目種植咖啡,亦是看中咖啡的商機。

在此,我無意對這個現象做任何評論,我想表達的是,非居住於部落的外地人如我,經常不可避免地戴上刻版的眼鏡,去觀察部落文化,自以為「文明」,以此突顯的卻是不在地方的無知與唐突。他們當然會因著世界的改變而有所不同,那樣的適應過程,比起習慣住在都市,習慣一模一樣的行道樹(而不是原生雜木林),習慣在飯店擁有渡假海灘(而不是礁岩海岸與暗流),早已和實質的「土地」隔絕許久的我們,有更多的情感需要調適。

於是,當我慢慢展開拉頁手繪地圖目錄,逐一對照各種「材料」分布的位置,那些曾拜訪過的人,或未及參與過的部落生活,不斷提醒著我:世界從來並不簡單!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臍帶之地:豐濱地方文化材料圖誌. 1
五南書店→臍帶之地:豐濱地方文化材料圖誌. 1

a
姜慧珍
曾任報社記者,從事文字工作。 喜歡傾聽生命故事,領會四季風景。 現居花蓮。著有《林道生的音樂生命圖像》、《時代的回聲:林道聲的人生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