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籍試閱】西德尼.布瑞納: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

【書籍試閱】西德尼.布瑞納: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

布瑞納證明訊息核糖核酸(mRNA)的存在,而mRNA的重要性歷久彌新,拜新冠肺炎疫苗的創新突破所賜,現在連一般大眾也能很自然地隨口說出「mRNA」這個字眼。

  西德尼.布瑞納(Sydney Brenner1927-2019)是2002年諾貝爾生醫獎的獲獎者。他參與解開基因編碼、證明訊息核糖核酸(mRNA)的存在、線蟲的全基因體解析等重大生物學事件,同時建立發育遺傳學的「線蟲模型」,對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命運」(cell fate)研究,打下至為關鍵的基礎。多位重量級之生物學家甚至認為,布瑞納這些突破性的發現與創見,使其足可與孟德爾、達爾文等人並列,可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

  本書綜觀布瑞納的大半生,從他童年時期在父親鞋店後方的房間做實驗,到成為英國重量級醫學研究所的主任,其間不論學思歷程與生活點滴,都有生動活潑地描繪與自剖。本書內容以布瑞納的錄影訪談為基礎,除了基因、遺傳等專業觀念的論證外,字裡行間處處展現出布瑞納的獨到見解、機智幽默、科學堅毅等精神。當然,絕對不乏他廣受大眾喜愛的「反傳統」獨到思維。閱讀本書,你不但可以了解這位「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和風範,更能與其共同親炙從事科學之純真,保證深獲啟迪。

【布瑞納的金句】

  只有閱讀並不夠,但有時思考也不夠,因為最終的重點在於實作。因此,實作才是科學界真實的意義所在。

  在生物學中『別擔心假說』非常重要──相信為達成某事,總是會有可行的方法,那麼當下你就不需要太擔心,而能實在地繼續做事。

  我認為,那些不受標準方法牽引的外行人,才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並且邁出新的步伐。……這就是無知取勝之處!

  選擇實驗對象依然是生物學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我認為也是從事創新工作最好的方法之一。……你需要做的,是要找到哪個是可以透過實驗解決問題的最佳系統。

  我親手進行這所有的實驗。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培養生物。我一直都覺得非常有趣的事,就是把研究的計畫做到其他人可以接手的階段,並開發所有各式相關的技術(little tricks)。

  我一直都覺得推動科學向前發展的最佳人選,就是科學領域之外的人。也許對文化來說也是如此。移民永遠是探索新發現的最佳人選!所以當有人對我說:『你們實驗室的組織是什麼性質?』我只想得到一個答案,那就是:『不被束縛的一群人!』

  我在1979年成為(MRC實驗室)主任。回顧起來,我認為那是個天大的錯誤,擔任這種職位的人會變成窗口。也就是說,上位者會透過他們監看底下的人,於是你將成為兩種迥異群體的調解人,一種是上位的怪物,另一種是下位的白痴。

  西洋棋有開局(opening game)、中局(middle game)和殘局(end game)。我發現在科學中最美妙的是開局。因為這時候什麼都還沒有,才有大量運用明智選擇的自由。

  保持一點無知是絕對必要的,否則你就不會去嘗試任何新的事物。我想我真正的技能是讓事情有個起頭,我一輩子都是如此。事實上,開局是我最喜歡的。

  有些人想要發表作品,刊登在像樣的期刊上。人們大打出手,高聲尖叫,只為了把成果發表在不知何故變得流行的期刊上。但實際上,科學的偉大之處在於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整理者簡介

Lewis Wolpert

  南非裔英籍發育生物學家,曾為倫敦大學學院發育生物學榮譽退休教授。

審訂者簡介

張俊哲

  畢業於臺大農化系(學士),生化科學所(碩士)。陸戰隊服役後通過法務部調查局鑑識科學特考、教育部公費留考,之後赴劍橋大學遺傳學系取得博士學位。張教授主聘於臺大昆蟲學系,主授分子生物學、新生專題、科學研究計畫管理等課程,曾獲教學傑出獎之肯定;其研究團隊將蚜蟲建立為新興之發育生物學模式昆蟲,聚焦於發育基因之解析,研究成果曾多次獲登於國際期刊封面。曾任昆蟲系系主任,目前擔任臺大出版中心主任。

譯者簡介

林吟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士。曾任英文編輯、英文教師,並兼職英中譯者數年。現為銳譯翻譯影視字幕產品經理,負責翻譯專案管理與翻譯字幕審校,並持續翻譯書籍。熱愛語言、翻譯與音樂。

目錄

審訂者序/張俊哲

導讀/潘俊良、吳益群

第一章 故鄉南非

第二章 看見DNA

第三章 往返美國

第四章 發現mRNA

第五章 解開遺傳密碼

第六章 DNA複製剖析

第七章 高等生物的挑戰

第八章 如何在秀麗隱桿線蟲身上研究分子生物學

第九章 遺傳學的演化與演化的遺傳學

第十章 後記

附註

索引

書籍試閱

西德尼.布瑞納(Sydney Brenner

  我認為我們對生命系統(living systems)最重要的瞭解,是生命系統擁有基因。正是透過基因,一個生命系統才能繁衍出與其相似的後代。理論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曾說過,關於物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物質是由原子(atoms)所構成的。他也指出,關於生命系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生命系統只是物質的一部分,而且是由原子所構成的。但是關於生命系統最重要的一點,是生命系統擁有基因。因此我認為,所有關於生命系統的解釋都必須採用基因這種形式。而這肯定是人類最古老的觀察,第一種有知覺的生物會在自然世界裡環顧周遭,發覺植物會長出與其類似的植物,人類會生出人類,跳蚤也會生出跳蚤,因此發現產出與之相似者就是最古老的生物學觀察。科學所成就的,就是告訴我們會發生這種情況,正是因為生物中含有基因,而未來的生物不知為何也留下了基因。我們正是要解釋『不知為何』一詞,不能說不知為何,而是要說明為何。

審訂者序

張俊哲(臺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一場午後的談話,孕育了這本書的誕生。

  就在2002年深秋的一個下午,也是我待在英國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尾聲,我回到劍橋大學,向我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邁可.艾肯姆(Michael Akam)院士辭行,感謝他的啟蒙、鼓勵、照顧。沒想到他那天特別有詩意,邀我到遺傳系附近的彭布羅克學院(Pembroke College)聊聊。面對綠草如茵的花園,我們坐在視角最佳的木製椅,印象中還有溫暖的陽光,以及盛開的花朵,一起加入我們,好不愜意。

  突然,邁可對我說:「俊哲,有沒有想問的?什麼都可以問!」

  我想了想,對他說:「邁可,從小到大我有個心結是不是喜歡念生物的人,通常較不聰明?我熱愛生物學,但在我受教育的過程,讀生物時被迫要背一大堆東西,而且經常是我讀不懂的。可是這幾年來,我看你和好幾位厲害的發育生物學家真的蠻聰明的,也聞不到你們有遜色的味道;看來,喜歡念生物並沒有比較笨。不過,我心中仍有這道陰影。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邁可面帶微笑,率性地對我說:「當然,我不認為我們比較笨!」

  既然話匣子打開了,我就接著問:「那麼,你認為在生物學領域有天才嗎?如果有,您心目中的天才是誰?」

  邁可停頓了一下,似乎被這個問題困住了。他清了清喉嚨,以他慣有的英國腔說道:「好問題,讓我想一下⋯⋯,如果你要我提名一位天才,而他仍在世,那一定就是西德尼.布瑞納(Sydney Brenner)!」

  記憶中,我沒有很積極地繼續追問「為什麼?」但我完全不意外這個答案,因為我聽過好幾次邁可提及他和布瑞納共事的經驗,而且他都愈講愈興奮。「你要能教,才能真懂!」是邁可轉述他從布瑞納的領受中,最能打動我的!另外,「笑聲不斷」或「哄堂大笑」似乎已成布瑞納演講的註冊商標。多位學界朋友,也都曾向我分享他們體驗過的「布氏熱情」,連發明DNA指紋(DNA fingerprinting)的艾列克.傑弗瑞(Alec Jeffreys)爵士,都曾向我描述他聽布瑞納演講時的那種愉悅和興奮。我沒有現場聽過布瑞納的演講,但都還可被這種二手傳播的熱情所感染,足見其魅力。奇妙的是,大家都說布瑞納的演講很好笑、有趣,但我從沒聽過有人批評他的演講很膚淺。

  我未曾預期在返臺前,會與邁可有那場午後的約會;也未曾預料,二十年後能有幸來臺大出版中心服務。這兩個相隔二十年的巧合,竟促使布瑞納的學思歷程得以原汁原味地用中文翻譯、發行。我必須承認,審訂《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My Life in Science)這本書的確不易分子生物學和中文都被精疲力盡地用了一番。然而看到2019年已逝的布瑞納,其風範又得以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華語世界,內心實則充滿感恩,更多了一份興奮。

  希望布瑞納對生物學的洞見、真誠、熱情,能啟發與激勵仍深陷實驗挫折當中的許多師生。謹此祝福!

立即訂購

五南書店→《西德尼.布瑞納: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