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特推薦
流動的語言,真實的存在:《解讀新聞字詞:新聞媒體常用語詞調查(109年)》書評
上稿時間:2022/12/09
撰稿人:
陳冠榮
編撰:陳冠榮
嚴格來說,《解讀新聞字詞:新聞媒體常用語詞調查(109年)》稱不上是一本書,而是(109年)被科技凝結後的文化具體表象,藉由細細品嘗,我們溫故知新;透過靜靜思索,我們一葉知秋。
文/陳冠榮
記得小學的時候,聯絡簿要寫每日心得,週末還要寫週記。有一天老師突然說,讀我的週記很像在看小說,很精彩!長大以後回想,覺得當時我可能只是比同年齡的人,多掌握了一些少用的詞彙,所以文章讀來比較有意思,不會千篇一律是:「今天天氣很好」、「我在家裡看電視」、「爸爸媽媽帶我去吃我最喜歡的魯(滷)肉飯」……或許是受到老師的鼓舞,於是一直滿懷作家夢的讀了中文系,這才知道,讀不讀中文系,跟成為作家(書寫者),沒有那麼大的因果關係。
中文領域分為三大類:大家最熟悉的「文學」,潛移默化的「思想」,以及每天溝通使用的「小學」,其中又以「小學」最為冷門。小學相對於大學,也就是最基礎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指的是在讀經之前,必須要先學的文字、聲韻、訓詁,也就是文字的形音義。攻讀博士時,我專攻甲骨文,深切的感受到,學術研究的嚴謹,運用的方法之多、證據之難覓,而且小學相當「科學」!
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常常卡關,比如甲骨文中有一個時間詞為「大采」,大約是日光初出時分。在這個時間段的卜問的辭例,有一半左右直接跟商王有關,其中又有一個地名「敦」(古文字無法顯示,此處採寬式隸定)可以作為地理的定位,但因為「敦」在甲骨文字中除了當地名以外,還有征伐的用法,因此要先從那十萬片甲骨中找到跟「敦」相關的字,再排除「征伐」的用法,然後看看「敦」在哪裡,或跟什麼有關。排查以後,發現「敦」這個地方似乎是商王的田獵之地,但「敦」究竟是哪個時期的田獵之地呢?所以要再回到剛剛篩選出來,當作地名的「敦」,有哪些卜辭跟田獵有關、屬於哪一個時期,確認時期以後再複核《殷墟甲骨刻辭類纂》;《類纂》一書,已經把重複出現的甲骨字、甲骨詞,分門別類的抄寫歸納,只差沒有統計次數,接著再看看跟「大采」相關的構句有哪些,又有什麼關係。不過最大的困難是在甲骨文裡頭,有不少字仍有爭議或無從識別,因此儘管我找到一條一條證據,分析文例、比對時代,但最後也只能說:無法確認。所以花了三個小時抽絲剝繭,但真正寫進論文的字數是0,因為我要解決的問題是在「大采」這個時間,商王去打獵時,問下雨、可能下雨的頻率有多高。
從古代到現代,語言文字都是反應當代社會的真實情況,古代的時間進程比較慢,也許五年、十年都不會出什麼大事,日子雖然在過,但變化卻不大,像是商王三不五時就要問會不會下雨,偶爾問問會不會下大雨、下暴雨,但總之還是在問下雨。但現代社會的科技、資訊飛速進展,一個禮拜不看新聞、報紙就和社會脫節,一天不更新社群近況,大家就會以為你消失了。現代人多半都有過這樣的感覺,不過有感覺不是重點,重點是,要用什麼角度切入,觀察我們所處的社會呢?或許是自己長期以來的訓練和興趣,我喜歡觀察別人說什麼、怎麼說,他使用的是什麼詞彙、語氣、語序呢?但人腦畢竟不是電腦,無法記住所有發生的一切,因此需要紀錄、調查來輔助,比如民國109年,大眾新聞媒體使用頻率前幾高的詞,出現了以往不常使用的語詞──「疫情」、「防疫」、「肺炎」、「口罩」……等,甚至在民國99年─108年屬於非高頻詞,於民國109年為高頻詞(前十年不常用,今年特別常用)的詞頻表中,「檢疫」一詞在每一百萬個詞裡,就出現高達280次,相較於本表其餘95%的高頻詞,只出現不到20次的頻率,「檢疫」一詞真的是反應了從政府到人民,都很在意這件事,至於為什麼在意,就不能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亂說了!
另一方面,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相關政治、政府、國家詞彙也都高居排行榜前幾名,如:「台灣」、「美國」、「中國」、「國家」、「政府」……等,但有趣的是,只有《聯合報》、《中國時報》的排行榜裡有「中國」一詞,也有「大陸」一詞,但其他採樣的報紙,只有「中國」,沒有「大陸」,耐人尋味啊!
語詞調查作為傳統科學與現代科學交融的學門,還可以再來比對驗證一下108年的詞彙趨勢是不是真的跟109年不同。回查同樣材料、同樣方法的《解讀新聞字詞108年──新聞媒體常用語詞調查》,確實前面所舉高詞頻的疫情相關詞彙都不在榜上,是個有力的輔證,不過大家心中一定會有一些疑問:「COVID-19不是2019年爆發的嗎?為什麼108年的新聞沒有報,109的新聞才大量出現?」因為人是健忘的啊!大家可能忘記2019年疫情爆發,台灣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改變,稍微有感受到部份規範及影響,要到2020年年初才開始,所以109年的疫情相關詞彙也才多起來;若我們以這樣的邏輯來推論,110年的新聞媒體常用詞語調查,排行榜上會有哪些詞彙出現,也不妨可以先來預測,明年開獎!但記得要預測「複合詞」,不要預測「單詞」,因為單詞、單字時常可以跟其他的字詞組合成新的詞,字頻容易累計,也不太容易看出語言的趨勢或當年特色,也不要用「口語」的角度來推測,畢竟寫下來的是「書面語」,不是「口語」,不然日常溝通時,最常出現的詞應該是:「嗯」、「阿」、「欸」、「喔」,或是「然後」、「好像」、「真的」之類的發語詞、語助詞,或是敷衍詞!
現今的教育體制,將各個學科分化、專精,有理學院、工學院、商學院、文學院等等,但是當我們只專注在本業上,不願學習博雅通識,也不想了解其他學門的訓練和思考邏輯,就容易產生「誤解」、「不理解」,最後「不想了解」。曾有老師開玩笑說:「看看是你實驗室的燒杯厲害,還是我一屋子書厲害!這哪能比較?會有這樣的比較,就是因為學科之間不理解所產生的相輕。」事實上哪一門學問不用邏輯、分析、統計、歸納呢?只是切入的角度、應用的方法不同罷了!文學家可以不必進行數學證明,但也要會加減乘除,在市場買菜才能斤斤計較;會計師可以不必理解化學鍵結及反應,但也必須要知道吃完降血壓藥不能吃柚子;工程師可以不必系聯反切和音質的擬測,但也得學會順暢的表達,才能把機件故障的原因,清楚的說給客戶聽。多年前在做甲骨文的氣象研究時,不只要讀甲骨學,還要讀氣象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考古學……等等,雖然讀的不是很懂,但擴大了眼界,看事情也不會只有一個角度,面對各種狀況的應對進退,也多了一些可能。
《解讀新聞字詞:新聞媒體常用語詞調查(109年)》,我認為不是一本用來「讀」的書,而是用來「研讀」的報告,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娛樂性」,是需要慢慢思考才能發現其中「樂趣」的文類,隨著時間的累積,就有機會能看出文化與歷史的脈絡。而語言文字具有溝通與傳承的作用,一方面在凝固,一方面也在變動,而明年會如何,誰都說不準,我們只能在時間的流動中,設法捕捉一些字詞的瞬間,作為真真切切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證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