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歷史
【書籍試閱】餘音。舞影。調色盤:臺南歷史名人誌—藝術類【大臺南文化叢書第十一輯】
12位藝術類歷史名人,12個生命故事。欣喜的是,曾經耀眼如歐威,可謂史上有名。然而,追尋名人足跡的過程中,多數時候,難題千絲萬縷。
本書名人多半歷經戰火與生命的磨難,他們為藝術為薪傳,默默奉獻大半生,卻一直到身後才獲得應有的定位與尊崇。他們的餘生洗盡鉛華,有人終生未嫁,後人難尋;有人英年早逝、後代凋零或是選擇回歸平淡的生活,往往新的線索浮現時卻將筆者帶入另一個瓶頸。
不諱言,筆者幾度陷入更深的迷惑與痛苦之中。幾經思索與探詢,這才明白,歲月的淘洗,可能帶來榮光;時間的巨輪,也會輾平足跡。事實上,穿越大時代裡的烽火兒女,經歷朝代更迭或政權移轉,往事對他們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有人,寧可選擇讓記憶沒入塵煙;哪怕必須得隱姓埋名,窮盡心力,只為保一家平安,只為了將最精彩的一幕呈現舞臺。名,只是浮雲。
除此之外,有些既有的歷史研究,就像不盡完整的拼圖一樣,總是少了那麼一片,或錯置了那麼一角,就難以一窺全貌。幸而,在有限的資源與難得的訪談中,筆者得以在前人辛苦的拼圖之外,調整鏡頭,用另一個視角捕捉名人的生命圖象。
耗梳過程中,有些歷史細節,筆者選擇淡化,轉而著墨於更具人情味的生活樣貌。因而,本書所努力呈現的,是他們曾經留下的優雅身影,他們熱愛生命與化悲慟為藝術光芒的堅靭精神,這些,足堪給一代代人,帶來無比的感動與啟示。
投入家鄉文化書寫多年,從未曾像此刻這般,內心深處感到千斤萬擔。本書付梓,有太多的欣慰與感謝,或有未盡之處,還請讀者與先進們包涵。
但願這些書寫,留給讀者更多的是感動與感懷;家屬或故友也能感受到前人的生命史已成為這片土地上的碑記。縱使歲月讓記憶褪色,刻痕模糊,但,名人的精神與典範就像泛黃的書頁上,隱隱的微光始終照著……
推薦語
【市長推薦文】
每樣令人津津樂道的藝術背後,總也有說不完的故事,臺灣第一位女高音林秋錦,與楊麗花、葉青、巫明霞合稱「四大小生」的柳青,小小的臺南府城乘載了各種傑出的音色,卻鮮少人知道他們成名之前的經歷。臺南市是臺灣的文化首都,將近四百年的磚木堆砌,造就如今臺南豐富的文化內蘊,各式各樣的人物在這片土地留下深刻的足跡,透過了解這些「歷史名人」,我們或許能找到不同於過往的視角,對眼前的藝術有不同的體悟。—臺南市市長黃偉哲
【局長推薦文】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出美。」無論歌唱、舞蹈還是繪畫,這一百多年來,臺南在各項領域都有傑出人才誕生,是他們天生與人不同,還是他們的經歷造就了他們對美的感受與追求?希望人們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能夠了解那些色彩亮麗的藝術背後有的怎樣的故事,從他們的喜怒哀樂中,汲取創作的靈感與踏出第一步的勇氣。—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葉澤山
作者簡介
謝玲玉
曾任聯合報記者、近年從事自由寫作與寫作教學。
近年作品:《他們的彩筆他們的歌:臺南歷史名人誌–藝術類》《鹽鄉與他們的世紀:鹽分地帶歷史名人誌》、《米鄉地圖:南瀛米食文化》、《臺南天主教信仰研究》、《在晨光中,在月色裡 慢慢走:臺南.文學.散步》、《鹽水港的故事》
目錄
第一章 前言:與君歌一曲
第二章 跨越時代:歌謠藝界傳唱成經典
第一節 林氏好–音樂界奇女子、美聲歌手戲劇人生
第二節 林清月–歌人醫生、西醫前輩熱愛唱歌也作詞
第三節 王雲峰–首位臺籍辯士、名列作曲界四大金剛
第三章 餘音繞樑:美聲弦音傳承逾半世紀
第一節 林秋錦–聲樂教育先驅、臺灣第一位女高音
第二節 張鴻明–南管音樂家、傳統曲樂國寶在人間
第三節 張晶晶–教學一甲子、留日第一代鋼琴演奏家
第四章 烽火餘生:翩然身影舞動生命奇蹟
第一節 蔡瑞月–現代舞蹈先驅、世界舞姬一生傳奇
第二節 林香芸–,民族文化薪傳,舞蹈教育逾半世紀
第五章 勇敢築夢:譜出影視演藝璨爛人生
第一節 歐威(黃煌基)–兩屆金馬影帝、人稱意志的演員
第二節 柳青(張春美)–多方位演員、歌仔戲天王小生
第六章 浪漫唯美:現代畫家在杏壇在杏林
第一節 謝國鏞–仗義美術教育家、南美會創始前輩
第二節 許武勇–醫生畫家、羅曼畫派自成一格
第七章 結語:泛黃的書頁上,隱隱的微光
附錄1 看西街畫室主人:張常華其人其事
附錄2 亦師亦友:南一中的謝國鏞與蘇振焜
附表1 本書歷史名人重要獲獎與榮譽(表格)
附表2 本書歷史名人年表與重要紀事(對照表)
附表3 本書歷史名人足跡與空間資訊(表格)
參考資料
致謝
作者簡介
書籍試閱
前言:與君歌一曲
也許,這是任何一座古老城市都能醞釀的氛圍。然而,府城臺南,這樣一個古老又隨著不同朝代發展出不同風貌與榮景的城市,名人故事,在咱們既陌生又熟悉的街區,上演著。
那麼,是老城市滋養了他們的人生;又或者是,他們豐富了這座城市的劇本﹖筆者不停地思索著……。
戲院醞釀明星夢
金馬影帝歐威(1937~1973),從小就常到廟口看戲,對戲劇的癡迷早已在他的小小心靈萌芽。1956年期間,19歲的歐威在新化警局服務,他因為職務之便,幾乎每晚都搭免費公車到府城看免費電影。他所居住的新化也有電影院,但府城的洋片多,特別是當時名為全成第一的全美戲院,成了他醞釀電影夢的基地。也就是這一年,他毅然辭去母親為他安排的警局的這份工作,為的是專心一致地追逐他的電影明星夢。
歌仔戲天王小生柳青(1943~2015),同樣從小就懷抱著明星夢。她愛看電影,放學後就等在電影院,待電影快散場時,守門員開啟大門到影片落幕那段時間差,她就這樣享受那短短10分鐘「釣戲尾」,也就是看免費電影。昔日東門圓環一帶的光華戲院,鄰近她的母校勝利國小。這座府城老戲院,也許就是柳青築夢新樂園。
蔡瑞月(1921~2005)從小愛跳舞。她讀初中時看到日本「現代舞之父」石井漠舞團的演出,就立志要學舞。石井漠舞團就是在臺南當時最大的戲院宮古座演出。這也醞釀了她日後赴日學習舞蹈的動力。
宮古座為延平戲院前身,戲院所在這一片綜合商業大樓,陸續有政大書城、星巴克咖啡進駐,2018年真善美戲院來了,為街區延續著戲院風華,留下可追尋的前人足跡。西門路另一頭的大舞臺,也曾留下前輩藝術家的翩然身影。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