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籍試閱】轉化、交織與再創造: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社會文化變遷

【書籍試閱】轉化、交織與再創造: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社會文化變遷

       本書以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為切入點,探討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之動態過程。
       一方面關心其文化觀念在不同歷史脈絡下如何展現各自的內涵與實踐方式,另一方面探究地方社會文化在殖民統治、國家、資本主義、世界宗教等影響下,不同秩序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
  此辯證過程涉及社會性人觀、文化意象、交換、族群與認同、情緒與情感、生產模式、轉宗等議題,具有人類學理論的意涵和南島區域研究的關懷;其中各種結構原則、文化觀念之間交織、競爭與再創造,更與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及「傳統領域」的論辯息息相關。
  作者從歷史與文化脈絡反思當代概念、提出不同視野來面對爭議,除了讓讀者了解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過程,也提供學術工作者結合理論關懷和社會實踐的可能方式。

 

作者介紹

王梅霞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教授、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臺灣研究中心諮詢委員等;曾任科技部人文司人類學門副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太平洋研究中心理事等。專長領域為社會人類學、宗教人類學、經濟人類學、台灣南島民族研究。已發表多篇論文於海內外學術期刊、學術會議與專書論文集,如《考古人類學刊》、《臺灣人類學刊》、《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等,其亦收錄於人類關係區域檔案資料庫(HRAF)。著有專書《泰雅族》。
  曾多次獲得國立臺灣大學校優良教師、通識教育績優計畫、文學院院優良教師,亦為國立臺灣大學106學年度校優良導師、教育部108年友善校園獎傑出導師。近幾年從事海外田野工作,期待透過比較研究,深入探討「不同形式的資本主義」此當代重要議題,提供對於社會變遷、經濟發展多元的視野,以及對於思考台灣文化的主體性這個切身的議題有所貢獻。

 

目次

圖表目次
致謝
 
導論
一、泰雅族
二、太魯閣族
三、賽德克族
 
第一章 理論架構
一、總論
二、社會性人觀
三、「交換」與族群互動
四、「太魯閣族」族群與文化的再創造
五、從治病儀式看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情緒展演
六、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情緒」作為新的研究視野
七、賽德克族與資本主義的相遇
八、「文化動起來」︰賽德克族文化產業的研究
九、轉化、交織與再創造:賽德克族的宗教變遷
 
第二章 社會性人觀
一、Gaga與治病儀式
二、Gaga與歲時祭儀
三、Gaga的多重意涵
四、整合過去研究對gaga的不同解釋
五、泰雅人的社會性(sociality)
六、社會文化變遷
七、小結
 
第三章 「交換」與族群互動
一、泰雅人的「交換」
二、清朝時期的「邊區交換」
三、日本殖民時期的邊區交換
四、交換關係的前奏︰「打青」與「埋石」
五、族群互動的動態性
六、文化的再創造︰「交換物」意義的轉化
七、小結
 
第四章 「太魯閣族」族群與文化的再創造
一、泰雅族內部分類架構的建立過程
二、「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的發展過程
三、「族群」的界定與爭議
四、「感恩祭」與utux信仰的再創造
五、Gaga(gaya)與lyutux(utux):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比較
六、小結
 
第五章 從治病儀式看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情緒展演
一、泰雅族的治病儀式︰以麻必浩部落為例
二、太魯閣族的治病儀式︰以崇德部落為例
三、巫醫的情緒展演︰rngaw(勸說)、zmalu(同情)或mkeekan(征戰)
四、Inlungan(或lnglungan,心)與bhring(力)
五、小結
 
第六章 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情緒」作為新的研究視野
一、「家」的多重意涵
二、新的方向︰從「情緒」看gaya與「家」
三、歷史脈絡之下的太魯閣族︰以立霧部落為例
四、社會變遷過程中「家」的多重形貌
五、「情緒轉化」作為「家」整合或分裂之基礎
六、小結
 
第七章 賽德克族與資本主義的相遇
一、田野地點
二、經濟發展過程
三、三個種植茶葉的例子︰地方社會與資本主義的結合方式
四、從waya看資本主義的轉化過程
五、小結
 
第八章 「文化動起來」︰賽德克族文化產業的研究
一、文化產業在Alang Snuwil
二、不同力量交會下的「文化產業」
三、「工作室」的成立
四、「圖紋」意義的再詮釋
五、「人」與「布」的對話︰「織布」作為女性的儀式
六、織布與waya
七、小結
 
第九章 轉化、交織與再創造:賽德克族的宗教變遷
一、賽德克族的「宗教」:waya、lnglungan與utux
二、春陽部落與教會
三、基督長老教會︰「悔改的心」
四、真耶穌會︰建構中的「聖靈」概念
五、天主教會︰utux與創造神的結合
六、當代靈恩運動︰意象與身體經驗
七、小結

結論
一、從「族群」到「傳統領域」
二、從「交換」到「文化資產」
 
各章發表出處說明
參考書目
詞彙對照與說明
索引

 

書籍試閱

導論(摘錄)
 
       台灣作為南島民族、歐洲、東亞、漢人等不同文明薈萃之地,在豐富的族群與文化互動過程中開展出台灣社會的獨特性。探討南島民族各族群在其特殊的歷史文化脈絡下,殖民主義、國族主義及資本主義在不同地區發展出來的特殊面貌,以及不同社會文化獨特的歷史記憶機制,有助於重新思考台灣文化的主體性這個切身的議題。
 
       本書以「轉化、交織與再創造」為主軸,突顯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之動態過程。實踐擁有自身的動力學(dynamics),當地人以原有的價值系統理解外來事物,但這個實踐過程也同時影響原有價值系統。實踐承載了行動主體間前所未有的關係和對文化範疇前所未有的客體化,賦予行為者與行為在傳統上沒有的意義。筆者以長期研究的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為例,一方面關心其文化觀念在不同歷史脈絡下如何具有不同的內涵與實踐方式,另一方面則關心地方社會文化在殖民統治、國家、資本主義、世界宗教的影響下,不同秩序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亦即︰當地人如何透過原有觀念理解外來力量,但是在這過程中也重新創造了當地文化。因此,歷史是主觀與客觀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地方與全球之間不斷辯證的過程,其中還涉及社會性人觀(sociality)、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交換、族群與認同、情緒與情感、生產模式、文化產業、資本主義、轉宗、社會的動態性等議題,不僅具有人類學理論的意涵、反映出南島區域研究的特質,更是了解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過程重要的面向。
       透過結合歷史文獻與深入田野工作,本書試著呈現地方社會文化在不同歷史脈絡之下被形塑與重新創造的可能、與外界不斷的互動過程中當地人的主體性,更透過不同文化反思當代西方觀念,探索「解殖」的可能,例如以「社會性人觀」反思「個人主義」觀念,以多元與流動認同反思本質性及邊界清楚的「族群」界定,以及重新建構「家」、「經濟」、「宗教」的範疇及內涵,並且探究各種結構原則、文化觀念之間競爭、轉化、交織與再創造的動態過程。
        許多研究(Stoler 1992,2002;Cohn 1996;Scott 1998;Mignolo 2012;Jay & Ramaswamy ed. 2014)已指出殖民過程建構新的人觀、時間、空間等新的「分類學」架構,例如殖民政府為了追求合理性,解讀當地的文獻、慣習,進行土地制度的分析,並透過相片上的視覺資訊建立殖民地的種族分類;當殖民政府將膚色、性別、年齡的差異都成為雕刻在肉體上的知識,殖民統治的權力施展才得以可能。後殖民時代有尋找「非西方」或「替代現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y)等要素的必要,強調「我們的現代性」裡的文化特徵的同時,挑戰現代性具有的單一血統以及單一實踐的觀念;有許多形式的現代性,它們隨著不同情況和社會背景而變化,因此呈現出非單線、多元、複數的面貌。台灣南島研究如何連接宏觀的全球殖民主義及解殖脈絡,具有理論和實務的重要性。 
       本書透過對於南島民族的深入探索,呈現了台灣作為各種複雜階序結構(包括歐美帝國主義、日本帝國主義、近年來的中國新殖民主義、各種原住民的「社會」形成)競爭、交會的場域。過去我們處理台灣的歷史發展或者當代的文化現象,經常是從漢人移民的觀點以及現代國族那種目的論的敘事結構來理解能動性(agency)的位置與事件的效果。然而當我們視野放到世界南島,就必須去面對各種國族與帝國歷史書寫所遺漏的移民、流動、貿易、交流、採借與融合,重新省思過去那種以國族為主的論述方式,正視南島民族各地具有創造性與動態性的接觸區,書寫出一種具有真正全球性視野的後殖民史。

 

立即訂購 

五南書店  《轉化、交織與再創造: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社會文化變遷》(另開視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