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評】透物見史,見圖知往──《聚珍藏秀—文物收藏的故事2》

【書評】透物見史,見圖知往──《聚珍藏秀—文物收藏的故事2》

本書訪問多位臺灣民俗文物收藏家,記錄其投入收藏機緣、鍾情物件、收藏過程、專業知識之充實、文物推廣與交流,及對於政府之期許等。希望能引領民眾瞭解與體會臺灣文物之美,匯聚民間能量,深耕文化。

文/蔡元隆

2022年2月,部落客發起新竹霞喀羅古道的淨山活動,於日治時期的馬鞍駐在所清出大批130公斤的廢棄物,卻被發現垃圾堆中竟隱身許多日治時期跟光復初期的酒瓶。文物愛好者批判網紅的無知,但也有網民調侃:隨便丟個酒瓶,百年後也可以變成文物。

馬鞍駐在所設立於1922年(大正12年),2022年剛好屆滿一百週年,造就此事的熱潮。馬鞍駐在所是日治時期為討伐原住民部落而修築,紮實的夯土圍牆與木板石灰共構,成為當地的特色建築。

馬鞍駐在所與那些酒瓶保存了當時臺灣總督府討伐原住民集體記憶,歷史場景藉由實物巡禮常有意想不到的感觸與想像,所以「透物見史,見圖知往」成為近年來研究臺灣史的重要趨勢。

本書以魏德文、劉世光、陳緯一、邱裕元、林于昉、李景暘等六位老師為第一人稱的方式,透過說故事的經驗分享臺灣文物歷史的底蘊與文化DNA。

以下茲就《文物收藏的故事2》乙書之內容評介:

首先,魏德文老師介紹自己如何進入臺灣史料蒐藏及出版的行業:他以「古書」及「古地圖」為主軸,提點後學對臺灣史研究的再定位,書中所提及的古物都價值不菲,魏德文老師對臺灣的「愛」卻是超越金錢的價值,如在文中第39頁提到:他花了30至40萬新臺幣購買1671年英文版的Arnoldus Montanus, Atlas Chinensis,只為了書中5幅西拉雅族的圖像。

為了呈現臺灣最「真」的一面,他不惜斥巨資把一本本即將絕版或失傳的古地圖及古書進行現代編譯與翻印,現今才得以看到復刻版的《荷蘭統治下的臺灣》(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中國宗教迷信》(Henri Dore, Recherches sur les Superstitions en Chine)出版。魏德文老師也在書中提及有蒐集古地圖、古書、老照片等這些素材做研究,為臺灣史拓展新視野。

第二,劉世光老師是陶瓷收藏專家,國中畢業後投入陶瓷製造行業,師承許光正老師,逐漸嶄露頭角的他遇到故宮國寶的仿製品熱潮,憑藉精巧的工藝技巧打響名號。劉世光老師還是臺灣民間契書的收藏達人,民國97年時曾以「白紙黑字──臺灣民間契書展」完成首次個展,展出105張從清代、日治至光復初期的賣子、招婚、招贅、過房等各式罕見的契約書。

民國98年又以「布」為主題──「『布』告週知──臺灣布的故事文物特展」,獲得熱烈迴響,從報國從軍類、行業市招類,到人事契字類、宗教信仰類等,用途可說是五花八門。此外,他尚有刺繡、匾額、徽章、牌照、信仰、情色類等文物的收藏。劉世光老師也在書中分享收藏文物就是收藏對臺灣的鄉土情懷與情感。

第三,陳緯一老師投入收藏是因為想探究臺灣藝術,於是開始用行動買進讓自己「心動」的藝術品,書中第156頁提及:具歷史性價值、豐富情感、古樸美感的文物都是他收藏之列。因緣際會下他接觸了原住民的藝術品,更體驗到臺灣原住民獨特的文化與情感。

陳緯一老師提及自己對臺灣原住民藝術品相當著迷,尤其是原住民的琉璃珠、工藝品、陶甕、雕刻品、織品都在他的收藏之列,他把辛苦蒐集的文物捐給臺灣文獻館典藏、古文書授權供出版社出版,更霸氣宣示:「收藏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對臺灣原始之美的戀慕」,這樣的精神與情懷確實令人感動。

第四,邱裕元老師把檜木大門、八角窗、奶油燈、馬約利卡磁磚等古老物件透過美感拼湊,建構日本風的集體記憶,他曾嘲諷自己是無藥可醫的臺灣民俗「收藏癌」患者。他曾經因為怕一位古物門外漢亂拋售其過世父親的藏品,靠著誠懇與溝通,終於讓門外漢父親的畢生收藏品找到歸屬。

除了老照片,古文書、古民具、佛教藝術品、老屋配件等,邱裕元都有收藏。他總是說自己是收藏百年的幸福,身為臺南人的他,對臺南的文物更是情深義重,希望透過自己的收藏行銷府城,所以在2014年9月時舉辦了一場「百年府城‧古文物展」。同時藉由辦展廣結同好,增廣見聞。

第五,林于昉老師透過自身留學日本的經驗,與父母親情感經歷的日本時代作了共鳴式的連結,開展出對臺灣特殊的情懷,在日本如此競爭排外的社會中,一個來自臺灣的留學生能在當地當上醫生,甚至於日本的大學擔任副教授乙職,實屬不易。

林于昉老師的收藏是關於春宮文物,這種文物相較隱晦,但是對老師來說卻富饒藝術氣息;他獨愛風格含蓄的中國春宮文物。回臺後曾經一口氣買下六座文物館的文物,花費約1,200多萬,一時聲名大噪。

第六,李景暘老師之父為知名畫家李梅樹,他對「鈔票」、「錢幣」情有獨鍾外,古書契也是他的收藏之一,認為古書契可以尋訪當時的文化,各地不同的習俗或生活居住模式,他將其父親的畫作加入文創元素,化身成郵票、信封、郵戳、錢幣等商品,更創設李梅樹紀念館,以畫作讓民眾知道台灣的底蘊與文化。

綜上所述,六位老師對於臺灣的古物的共通點就是──「愛」,這是故物收藏家所應具備的人格特質,這本書也提及文物收藏的耗時耗力,所以須仰賴國家的推廣與重視,近年來文化部推動不少大型典藏活動或計畫,而國史館台灣文獻館也積極出版一系列的「聚珍藏秀」,彰顯出臺灣的歷史地位逐漸定錨,這本書透過六位老師的自我生命敘事及收藏經驗的分享,正是臺灣囝仔草根性的體現與實踐。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聚珍藏秀—文物收藏的故事2(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聚珍藏秀—文物收藏的故事2(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
蔡元隆
1979年出生,土生土長的嘉義子弟,熱衷挑戰自我與追求理想的天蠍座,因對自幼成長的這塊土地懷抱著深厚的情誼與牽絆,於是點燃對臺灣歷史記憶的熱情與堅持,結合教育學、歷史學等所學專業,致力於雲嘉地區的教育史研究。經營臉書粉絲團「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小辭書」,不定期分享歷史文物小常識,更透過一枝禿筆和一股傻勁,努力記錄下耆老們口中那段泛黃卻意義非凡的時代點滴,為不同世代的人們接起共同的記憶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