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評】詩,是可以收留我們、暫不回歸現實的小窩──《生活該有的樣子》

 上稿時間:2024/08/29   
撰稿人:陳志揚 
【書評】詩,是可以收留我們、暫不回歸現實的小窩──《生活該有的樣子》

112年蘭陽文學叢書出版,作家黃有卿詩集,共收錄47首詩作,全書分為四個章節:〈棄婦第十九日〉、〈生活該有的樣子〉、〈半途而廢〉、〈共同活著的十字路口〉。書中不刻意描寫宜蘭的樣貌,而是從更私人視角出發,書寫游子在異鄉拚搏的疲憊與滄桑,字裡行間卻節制地透露出對於家鄉的凝視與想望,文字淡然而真摯。

文/陳志揚

與一本書結緣,有時候也需要意外的火花才能點燃心靈、引發悸動……

 

會動手翻閱,一開始是被書名《生活該有的樣子》所吸引,因為,我的人生哲學導師蘇格拉底曾經說:「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待我充滿好奇地進入作者黃有卿筆下描繪的世界,才發現,這不是自己心中一開始預期的哲學書,而是一本表達愛、刻劃感情,向現實生活吶喊、無聲抗議,又思念家鄉、心繫蘭陽的一本綜合詩集。

 

2018年初,在即將邁入天命之年的當口,我定下了一個年度目標,就是一年最少要認真讀滿50本書,一方面,是對人生上半場的懊悔,體認到「沒有紀律就是虛度光陰」;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閱讀為當時徬徨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出口,期許自己可以活得更成功、更豐盛。

 

前後六年不算短的時間,從刻意謹守紀律、到養成習慣沉浸於書海,2000多個晨昏,我大概累積閱讀超過350本書。而書的選擇,從一開始先挑自己讀得下、有興趣、與工作相關的書籍入門,到刻意涉獵不同類型的書籍和領域,最大的感受和體會就是¬¬¬¬──書看得越多,就越看見自己的渺小和無知。每每站在這些古今中外知識巨人的肩膀上,我的心眼和智慧也一次又一次被打開。

 

有趣的是,在這前後累積300多本書當中,只有一本是與詩相關的,而《生活該有的樣子》應該是六年多來我與詩集的第二次邂逅。

 

詩,對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打從小學課本,就被規定要背誦李白、杜甫……,要懂得哪裡該押韻,什麼是律詩,什麼叫絕句?到現在我其實還搞不清楚平仄如何區分。但不可諱言地,或許是因為那些能夠被付梓的詩句都是經歷千年百載的錘鍊,經典中的經典,所以,每讀一首詩,幾乎都會換來內心澎湃與拍案讚嘆! 

 

到了白話文學的時代,詩的勢力似乎就逐年式微,或許是寫詩容易被定義為古人的玩意,也或許是有足夠文采能投入詩創作的作者並不多,真要我們細數出近代詩人的名字,大概也只能說出瘂弦、余光中、洛夫、鄭愁予……等少數代表人物。平心而論,我的「詩運」還不錯,30多年前在中山大學就讀時,雖然念的是企管商科,但是透過選修課程《現代文學》曾受教於余光中老師一個學期,在大師的引領下,領略到比一般讀者稍多一點詩人的情懷和意境。

 

詩,和散文、小說相比,篇幅最短,表面上看起來最容易寫,只需要多一點點的情緒,搭配幾個看似虛無飄渺的華麗文字,似乎就可以組合而成。事實上,詩要寫得好,最難。這就像邱吉爾所言:「5分鐘演講,我要花一個禮拜的時間準備;20分鐘演講,我要花兩天準備;1小時演講,我隨時可以奉陪!」要想利用短短的文字,扼要又深刻地清楚表達意象、帶領讀者進入設定的情境,還要讓人念念不忘、餘音繞樑,幾乎就是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根據我個人淺薄的看法,一首好詩的創作,大概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件。首先,作者肯定是性情中人,即使面對日常再平凡不過的柴米油鹽,也會多出一顆心眼,窺探到其他人見不到的細微之處;再者,作者擁有良好的文字駕馭能力,可以帶領讀者時而激昂奔放,下一拍又讓人跌落陰鬱低谷;最後,也是最困難的,就是作者看似不經意的文字鋪陳,卻能夠讓讀者各自表述、各取所需,進而達到自我對話的效果。詩,是一個可以收留我們、暫時逃避、不必回歸現實的小窩。

 

現在要找到一個動筆寫詩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就好比在這個通訊軟體發達的時代,要發掘一個拿筆寫信,還願意小心翼翼貼上郵票、漫步到紅綠郵筒、把心情遙寄給遠方愛侶的癡心人一樣困難。至於,還要能夠……寫出好詩,觸動素未謀面讀者的心弦,更是一種本事,也必須是一種偏執,而《生活該有的樣子》作者黃有卿已經用文字證明自己對於詩創作的委身和不悔。

 

有人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我的看法不同,聽慢歌真正的價值,不就是為了舞動心情、釋放我們內心那股說不出的情緒嗎?而讀詩,何嘗不是如此。如果有一個作者,可以用短短的文字,說出我們的心聲和吶喊,不管是無法言語的愛,牴觸社會價值觀的不滿,或是對故鄉的眷戀、甚至耽溺,都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貴人。如果有緣,在汲汲於名利和忙著與生計搏鬥之餘,或許大家也可以和我一樣,沏杯茶、喘口氣,看看《生活該有的樣子》會帶給您什麼樣的人生對話。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
《生活該有的樣子》(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生活該有的樣子》(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