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藝術
【書介】《維物論:文物管理維護及保存方式操作手冊》
《維物論:文物管理維護及保存方式操作手冊》是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在去年底出版,本書從文物的保存環境、文物檢視登錄及文物盤點等管理層面著眼,再到文物持拿、文物清潔等文物保存維護的重點介紹,並依照各種常見的文物材質(照片、木質、陶瓷、石質與金屬)依序講解維護的要點,深入淺出、圖文對照的說明,適合文化資產相關的工作者或是一般大眾對於文物保存維護實務上的參考。
內容試閱
藏品的天堂—建立文物安身立命的庇護所(節錄)
身為物件處理的第一線守衛者,博物館的典藏人員與文化資產保存單位的文保人員,最常面對的就是藏品與文物。在處理物件的時候,應該具備哪些基礎知識?又有哪些需要完成訓練的基礎功夫?本次專書出版主要目的在整合當代博物館與文物保存維護的專業,透過各篇專文的學者與專家,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敘述,告訴接觸文物的第一線人員如何妥善的管理物件、處理物件與照顧物件;因此,著眼點在物件本身,對於文化資產法規、定義與行政部分,受限與篇幅,甚少著墨。期待未來有其他單位或學者專家可以進一步地拓展且加以深入剖析,對國內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必有更大的貢獻。
曾信傑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助理教授
前言-建立文物的庇護所
文物,就像人一般,會受傷、生病、衰老、甚至消逝;事實上,物件都會受到歲月的洗禮,包括:環境汙染的破壞、物理性與化學性的刺激、人為的忽略或生物性的入侵危害等,可能導致外觀或內在結構逐漸衰敗、樣貌損毀不全,最壞的結果則是消失不見。因此,如何讓博物館成為文物的天堂,獲得完善的庇護下得以停止老化與維持穩定樣貌,是每一個博物館與文物保存工作人員責無旁貸的任務。
一個物件,不論是歷史文物(artifacts)、考古出土的古物(antiques)、動植物或地質標本(specimens)、科學儀器與設備(equipment)、當代藝術作品(artworks) 或是具有知名度的藝術巨作(masterpieces),只要經過研究或典藏的過程而確認其所具有之文化、歷史與藝術價值與意義,都是人類的文化資產。這些文化資產可能是在私人蒐藏家手中、在公共的博物館內或是在其他文化資產管理單位呵護下受到細心的愛護與照顧,最終目的是讓文物可以在合適的管理下流傳百世,使未來世代的子孫也能享受到相同的文化知識與美感體驗。
然而,物件如何從其存在的原始環境進入博物館與其他文化資產機構?需受到何種照顧方能傳世百代?這中間的工作內容與需要的資源都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本文將檢視文物進入博物館與文化資產機構的過程、在這些蒐藏單位被看顧的管理程序、後續在館中被適切地保存與維護等工作,並試圖進行整合性且扼要的說明與分析,期能提供給對文物管理與保存維護的第一線工作人員清楚明確的概念,並且幫助他們在實務操作時可以參考的基礎資料。
本文的架構主要是從兩個面向剖析,再配合三個階段加以說明。兩個面向分別是「文物典藏管理」與「文物保存維護」兩個主軸:在文物典藏工作上,典藏人員對入館所有文物及其他藏品都必須有系統性的管理,從物件評估到進入博物館與文化資產機構前開始收集資料、資訊登錄並建置齊備的資料庫、完善地整理文物資訊、藏品的異動與紀錄、文物環境控管與開放民眾接近使用的機會等,創造一處物件可以安全存放的場域;另外,在文物保存維護部分,應該以維持物件原貌為優先,從文物的狀況檢視、清潔、文物材質分類與維護、物件受到損壞時的修復與緊急處理等,文保人員除了要妥善照顧蒐藏的文物,讓藏品維持既有的樣貌,還得彰顯其文物修復的能力與實力,方能在文物展出時令觀眾為之驚艷並珍惜之。對於上述兩大面向之介紹,依時間序列將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包括入藏前、入藏時與入藏後的職責:在文物入藏前,經辦人員主要扮演著文物守門人(gatekeepers) 的角色,決定何者要收、何者不收;入藏時文物即由典藏管理人員( 或稱之為管家,housekeepers) 接手,他們需爲文物綜理各項細瑣雜物工作;在入藏後則需文物保護者(safe keepers),一方面保護物件不再損壞,另一方面則適時維護文物的面貌。簡而言之,如果博物館與其他文物蒐藏單位之工作人員無法在上述兩項工作的三個階段善盡其責,就極可能危害到文物,甚至讓藏品毀壞或消失殆盡。
本文轉載自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新書推薦-- 維物論:文物管理維護及保存方式操作手冊
立即訂購《維物論:文物管理維護及保存方式操作手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