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找好活動

電力大地──臺灣電力文化資產保存特展

電力大地──臺灣電力文化資產保存特展

 

「電力大地—台灣電力文化資產保存特展」展覽從「川流地景」、「水力地景」、「眾聲地景」、「山塔地景」到「記憶博物館」,看見臺灣電業初期的川流式水力發電計畫。台電公司同時出版「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叢書,以四本專書形式呈現,分別講述「濁水溪流域水力發電系統」、「大甲溪流域水力發電系統」、「竹仔門發電廠」及「舊東西輸電線路」各場域歷史人文、技術工事與經濟發展等故事。

展覽時間:2018. 09. 28(五)~2018. 10. 21.(日)10:00 ~ 18:00

展覽地點:松山文化創意園區3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臺灣早期的水力發電工程見證著這座島嶼工業現代化的巨大變革過程,依附山川大地而建的複雜供電系統與巨大電力設施,像心臟幫浦血液,輸出電力驅動著島嶼發展,而一幅幅壯闊的電力地景,隱身在世人的視野之外運轉著,與大地共存連結著臺灣從過去到未來。「電力大地—台灣電力文化資產保存特展」以水文地誌學為線索,依時間軸組構百年電業的文化資產,透過環境脈絡、空間建築、設備技術,以至於生活記憶,由大至小,一層層梳理重整百年來豐富龐大的文資史料,進而轉譯成展覽的故事脈絡與場景體驗設計。

展覽從「川流地景」、「水力地景」、「眾聲地景」、「山塔地景」到「記憶博物館」,看見臺灣電業初期的川流式水力發電計畫,兩大主要流域從水利到水力的發展史以及映照東西發展起落的東西輸電線路。彷彿親身走進繁複的供電網絡之中,觀照這塊土地上因電力工程發展所形塑而成的產業地景及豐富文史脈絡。

文資保存的意義不僅只是保存,也是透過保存讓現在與未來的人們看見歷史及環境的變遷,與自身所在場域的形成脈絡,瞭解臺灣水力發展背後所蘊藏無形而巨大的知識與動能,以期能共同勾勒理想的未來電力藍圖。

01 川流地景
川流式發電是臺灣第一代的水力發電,臺灣早期發展以農業為主,川流式發電利用河流水位的高低差進行發電,發電後水流潔淨,可用於農業灌溉,因此電廠選址開發時通常與農業結合。自1905年的龜山水力發電所起,臺灣北中南陸續設有小粗坑發電所、南部的竹仔門發電所,及中部的后里發電所,至1911年左右共有四座川流式水力發電廠,供應北中南部的大型建設用電與城市民生用電,其中竹仔門發電所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龜山水力發電所則已不復存在。

川流地景

02 水力地景
大型流域水力發電計劃通常依地勢高低,由上游至下游設立多道水壩,充份利用水力資源,同時串連各發電廠電力,達成穩定大量的電力輸出。水力地景聚焦臺灣兩大水力發電流域「濁水溪流域」及「大甲溪流域」的發展脈絡,具體而微呈現由「水利」到「水力」的發展史。濁水溪流域的發電計劃以日月潭為中心,於河川上游興建武界壩及長達 15 公里長的引水隧道,將上游河水經引水隧道引入日月潭,日月潭第一發電所施工時間長達 15 年,號稱當時東亞最大水力發電所,其運轉產生的電力運往南北,帶動煉鋁、煉鐵、造紙等密集用電工業發展,為二十世紀前半帶動臺灣經濟起飛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樞鈕。大甲溪流域的發電計畫自1939年發表開始,直至1974年達見大壩(後更名為德基)竣工才完成,並在1987年引進電力遙測遙控系統,引領水力發電邁入自動化的新世代。

水力地景

03 眾聲地景
臺灣電業史發展至今近一百三十年,在「眾聲地景」中,透過影片、座談及工作坊等多元形式,解讀臺灣電業在城市、景觀、工程等不同面向的發展,並一次匯集展出十九個電力歷史古蹟,看見台電於全臺悉心維護保存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包含 7 處古蹟、10 處歷史建築、1 處文化景觀及 1 處考古遺址。

04 山塔地景
臺灣被高聳的中央山脈分為東西兩側,各種能源物資也被分隔,難以互通。東部山高水急,在日治時期陸續開發多座水力電廠,產出大量剩餘電力可補西部用電不足。因此於日治末期即開始規劃翻越中央山脈的東西輸電線,直至戰後台電於1950年代修築竣工,才使臺灣的輸電網絡完整成形,1950年代東電西送於1960年代轉為西電東送,東西輸電線串起臺灣東西部的電力平衡,翻越崇山峻嶺,形成獨特地景。

山塔地景

圖文轉載自「電力大地-台灣電力文資特展

濁水溪:引水成電 川流不息-【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1>>濁水溪:引水成電 川流不息-【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1

 大甲溪:水電俱樂部-【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2>>大甲溪:水電俱樂部-【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2

傳說:竹門秘境微光往事-【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3>>傳說:竹門秘境微光往事-【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3

古道鐵塔紀行:舊東西輸電線世紀回眸-【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4>>古道鐵塔紀行:舊東西輸電線世紀回眸-【川流韶光】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