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特推薦
兼具心理與自然教育的特色繪本──《小螃蟹遊台江》
說到台江國家公園,你腦海中最先浮現的畫面是什麼?是號稱亞馬遜河台灣版的「四草綠色隧道」、或是每年來此過冬的黑面琵鷺,還是瀉湖的遊船生態之旅?
文/歐玲瀞(繪本、兒童文學研究者、廣播節目主持人)
台江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也是唯一濕地型國家公園,於2009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它位於臺灣本島西南沿海,陸域縱貫臺南市沿海,跨越七股溪、曾文溪、鹿耳門溪、鹽水溪等四條溪流出海口,包括台南市安平區和七股區濱海陸域,包含四草、鹿耳門、原安順鹽田周遭,七股瀉湖以及海域,面積4萬多公頃,兼具自然、人文歷史及傳統產業的文化景觀,特別是由紅樹林、濕地等構成的自然生態景觀,猶如一顆鑲嵌在臺灣西南沿海的綠寶石。
《小螃蟹遊台江》是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幫助孩子瞭解在地多樣化的生態之資源,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編輯而成的繪本,由國內著名兒童文學家廖炳焜老師執筆,廖老師本身是國小老師,也是台灣兒童文學獎的常勝軍,擅長於少年小說的書寫,他的作品也常以關懷本土為創作題材。這本繪本以說故事的方式配搭台江的地貌為場景,融入該地各種不同特性螃蟹家族的活動方式,成就了整個故事的豐富性,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在文字的進展中,也可以察覺廖老師在寫作手法上幾個特性:
這是過去廖老師在處理少年小說故事脈絡中,常常巧妙地加入「智慧長者」的角色,以從旁協助故事主人翁(通常年幼需要磨練、或是遇到瓶頸缺乏經驗……)來突破困境。如本書中的主角:和尚蟹——小尚原本差點成為大杓鷸的盤中飧,好在有大紅蟳—阿宏的搭救才逃過一劫。不僅如此,也是在阿宏這位扮演「智慧長者」角色的引導下,認識廣大的台江國家公園濕地內,還有那些蟹兵蟹將的精彩場面,慢慢擴展小尚眼界,建立對自我價值的認定,彷彿是一趟英雄之旅,讓小尚得以成長,建立螃蟹的「國際觀」。
成人寫作時,比較著力於文字的優美,而兒童文學作品主要的對象常常是孩子,特別是年幼的孩子,認識的字彙有限,有時需要大人「唸」出聲音;或是類似這本介紹台江國家公園的繪本,當中有一些並非生命經驗裡會出現的地理場景或物種名詞,透過廖老師純熟的文字功力,將其中幾段對話用押韻的方式呈現,不僅增塑造朗讀的節奏感,也增加趣味性。例如:最前面大紅蟳救了小和尚蟹後的自我介紹:「手拿大剪刀,身穿鐵甲袍,誰敢來惹我,吃我兩剪刀!」
廖老師本身是國小老師,多年執教的經驗,讓他對孩子學校生活的情境有著相當的觀察與了解,這也顯現在故事中,例如:故事中出現「比賽」的情節——招潮蟹與圓軸蟹堆塔較勁、出現「遊戲」的時刻——石蟳和角眼沙蟹玩鬼抓人、和尚蟹和其他蟹一起玩躲避球……也因此當孩子們一看到這些圖像時,更能感同身受,連結自己的學校生活於故事的情境中。
而本書的繪者哇哈畢業於英國劍橋藝術學院,使用拼貼異材質的畫風配合恣意地大小塊面或渲染與塗鴉手法,讓圖片突破2D,呈現比平面更豐富的層次,其中圖像的處理上,也可以見到其用心與巧思:
故事的場景是要呈現台江這麼一大片溼地與各種不同蟹種的特色,而時間如何在畫面場景中呈現流逝性,除了日出與夕陽的位置不同:注意一開始太陽由東邊升起、直到故事末尾太陽西下,插畫家注意了太陽位置的變化。在不同時間點產生溫度也相異,而溫度的差異性可由天空不同的色系的表現來推論:一開始颱風剛過,所謂雨過天青,所以天空僅出現一個大太陽顯得乾淨清爽。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僅天空漸漸地出現不同層次的夕陽餘暉,也可以由插畫家對於海水與溼地沙灘塊面分布的大小不同,看見潮汐的變化,以此觀察出時間進行與脈動。
「大紅蟳與小和尚蟹」像是聚焦的鏡頭,凸顯故事主人翁間的對話,「高與低」則是將招潮蟹與圓軸蟹以及他們比賽的堆塔放在同一個平面上,讓讀者彷彿是仲裁者可以觀其勝負。當然最後由和尚蟹湧聚成的「藍雪大潮」,拉出視覺上的廣度與空間更為震撼!
- 圖像中的小插圖貫穿其中,間接介紹台江的人文風情地景
紅樹林濕地、遊船、橋墩、廟宇……彷彿是蟹族舞台上的標示,告知讀者目前所在之地為何?這也是這本書很重要的目的:幫助孩子瞭解在地多樣化的生態之資源。所以無論故事軸線如何精彩進行,還是要回到台江國家公園的場景中。
繪本是圖像與文字美好的相遇,它也跨越了年齡的限制,不僅能讓孩童認識這個世界的豐富與變化,也具備了使大人回歸自我,重新體驗與感受這個世界的能力,這次透過《小螃蟹遊台江》再次見證了台江的美有無限可能!
│延伸閱讀│ 《小螃蟹遊台江》繪本影音動畫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小螃蟹遊台江》
五南書店→《小螃蟹遊台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