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籍試閱】《從「尊明」到「奉清」 : 朝鮮王朝對清意識之嬗變,1627-1910》

 上稿時間:2019/02/21   
【書籍試閱】《從「尊明」到「奉清」 : 朝鮮王朝對清意識之嬗變,1627-1910》

 

 
 一部近三百年的清韓宗藩關係史,正是朝鮮王朝由「尊明貶清」到「尊明奉清」的演變史。

西元1637年,歷經南漢山城盟約之後,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國,雙方關係被視為「典型的朝貢關係」。但秉承「尊華攘夷」儒家觀念的朝鮮,在明、清朝代更迭中表現得非常強烈,只認同明朝為中華,把清朝視作夷狄,且自稱「小中華」。這種思想的交鋒如何影響朝鮮對清朝的態度?以及,朝鮮又如何在「北學派」興起後,逐步改變對清朝的看法?

本書是作者十餘年來清代中朝關係史研究的薈萃之作。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八章,將政治史、思想史與外交史結合起來,選取一些關鍵性專題,如「小中華」思想、箕子崇拜、關王廟、「復讎雪恥」理念、丁未漂流人事件等,共時性地揭示了朝鮮對清觀由「尊明貶清」到「尊明奉清」的演變。

下編六章,以朝鮮燕行使洪大容、「北學派」人士 、洪良浩、李尚迪、朴珪壽、金允植等與清人交往的情況,歷時性地考察朝鮮對清觀的嬗變。在思想觀念上,儘管朝鮮長期堅守「尊明」理念;隨著現實的變化,朝鮮漸漸將「貶清」變成了「奉清」,近代仰仗清朝去對抗西方與日本的侵擾,正是典型的體現。

作者簡介

孫衛國

1998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訪問教授。曾任韓國高麗大學、美國哈佛燕京學社、香港城市大學、臺灣大學等高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中韓關係史、中國史學史、明清史。主要著作有《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明清時期中國史學對朝鮮的影響》、《王世貞史學研究》;譯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明清史研究》、《世鑒:中國傳統史學》;整理《鄭天挺明史講義》;合著《康熙皇帝大傳》等書。

目錄

緒論
 
上編 朝鮮王朝對清意識之面面觀
第一章 朝鮮王朝「小中華」思想的核心理念
一、朝鮮王朝「小中華」思想的淵源
二、「慕華」乃朝鮮王朝前期「小中華」思想的根本
三、「尊攘」乃朝鮮後期「小中華」思想的內核

第二章 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歷史的塑造
一、箕子朝鮮與明朝之賜國號
二、箕子朝鮮歷史之建構與箕子崇拜
三、箕子對朝鮮半島教化之功
四、箕子認同之消亡與檀君信仰之勃興

第三章 朝鮮王朝關王廟創建本末與關王崇拜
一、朝鮮王朝對關羽的瞭解與《三國演義》東傳之影響
二、關王廟之創建與朝鮮君臣的態度
三、朝鮮關王廟之復興與關王崇拜之弘揚
四、朝鮮關王廟演變之原因及其象徵意義

第四章 入關前清與朝鮮關係的演變歷程
一、薩爾滸戰前朝鮮與建州女真之往來
二、薩爾滸之戰前後朝鮮對後金態度的轉變
三、兩征朝鮮與清韓宗藩關係的確立

第五章 清朝對朝鮮王朝宗藩政策的演變
一、高壓政策的原因與表現
二、德化政策之實施:釋放人質與減免歲貢
三、嚴格控制清朝使節與優禮朝鮮使臣和國王

第六章 清初朝鮮之「復讎雪恥」理念
一、朝鮮宣導「復讎雪恥」的理論基礎
二、宋時烈復讎雪恥的主張
三、朝中黨爭與「復讎雪恥」理念的分歧與變化

第七章 從丁未漂流人事件看朝鮮王朝之尊明貶清文化心態
一、相關資料與漂流人概況
二、漂流人與臺灣鄭氏政權的關係及其眼中的永曆政權
三、義理的考慮與現實的抉擇
四、朝鮮對臺灣漂流人政策的改變與正祖之恩恤

第八章 朝鮮王朝對清觀之演變
一、「清國」之稱與反清意識
二、「周官舊制」與「北學」思想
三、「大清」與「中國」:近代朝鮮的對清觀
 
下編 燕行使視野下朝鮮王朝對清意識的嬗變
引言
 
第九章 「北學」先驅洪大容與浙江三士
一、洪大容燕京之行
二、洪大容與清朝三士之交往與學術交流
三、湛軒歸國與嚴誠之死

第十章 從《韓客巾衍集》之西傳看「北學派」與清人之交往
一、《韓客巾衍集》之西傳清朝
二、李德懋與李調元、潘庭筠之交往
三、朴齊家與李調元、潘庭筠之交往
四、柳得恭、李書九與李調元、潘庭筠之交往
五、《韓客巾衍集》西傳清朝之影響與意義

第十一章 乾嘉「領袖」紀昀與朝鮮正使洪良浩之情意世界
一、紀昀與洪良浩之初識
二、往來書函與學術探討
三、互贈之禮物及其文化意蘊
四、洪良浩之北學思想及其與紀昀交往之關係

第十二章 道咸間朝鮮通譯李尚迪與張曜孫家族之交往
一、張曜孫家世及其與李尚迪之初識
二、李尚迪與以張曜孫為代表的清士人群體之交誼
三、張曜孫南下及其家族與李尚迪之交誼
四、李尚迪與張曜孫等清人交往之心態

第十三章 從朴珪壽兩次燕行看朝鮮近代思想的轉向
一、 朴珪壽兩次燕行及其與清人之交遊
二、 祭拜顧祠與朴珪壽對顧炎武之認識
三、 重裝《九蓮菩薩像》與朴珪壽的對明情感
四、使行間對西洋的關注與朴珪壽思想的轉變

第十四章 領選使金允植天津之行與朝鮮近代洋務活動之展開
一、 金允植天津之行的歷史背景
二、 金允植與李鴻章等之筆談內容
三、 金允植與壬午兵變
四、 金允植與朝鮮洋務活動的展開
結語 文化交流視野下朝鮮對清意識的嬗變
 
附表目錄
參考文獻與徵引書目
後記
索引

書籍試閱

 一、「清國」之稱與反清意識

天聰十年(1636)初,後金諸貝勒勸皇太極稱帝,趁弔祭朝鮮王妃喪之際,派出以英俄爾岱、馬福塔為首的一個龐大代表團,前往朝鮮,希望朝鮮共同勸進,遭到朝鮮群臣激烈反對,竟有斬使傳聞。三月下旬英俄爾岱等狼狽逃回盛京。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宣示大清王朝建立。當時朝鮮春信使羅德憲、回答使李廓被劫持參賀班,但他們始終不拜。回還之時,被要求帶回清朝國書,途中二人擅自開拆國書,「其書稱大清皇帝,稱我國曰爾國云云」,引起他們恐慌。這是朝鮮首次在外交文書中被要求稱「大清皇帝」,朝鮮君臣極其不滿,以為:「稱清一節,所關非細。以義理、利害,反復思惟,則金是稱汗時號,清是僭號後號。」因為自天聰元年(1626),建立兄弟之國關係後,兩國一直是平等的關係。現皇太極改國號「大清」稱帝,乃是僭越,朝鮮自然不允。諸多不順應清朝要求,終於招致清大兵臨境。1637年元月,國王仁祖被迫在南漢山城,與皇太極簽訂城下之盟,無條件臣服清朝,從而朝鮮王朝變成了清朝藩國。

在隨後近三百年的交往中,外交文書中,朝鮮自然得稱「大清」,但在私下以及他們內部公文與史書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甚少用「大清」一詞,往往稱「胡」、「夷」、「虜」,最多稱「清國」、「清」,幾乎從不用「中國」稱清朝,以示他們對清朝心態上的不臣。如仁祖十六年(1638)二月壬申,「以張維、李景奭所撰三田渡碑文,入送清國,使之自擇。」仁祖二十三年(1645)二月辛未,「世子還,清使偕入京。」孝宗八年(1657)稱「清國移諮,要得鳥銃一百杆,即運送至鳳凰城」,「冬至使鄭致和、副使李尚逸、書狀官禹昌續、歸自清國」。「清國以冊封皇后,遣使頒詔」,「清國皇太后殂,清遣使阿克敦、張廷枚來告訃」。英祖中期依然如此,如英祖三十三年(1755)十一月,英祖說:「清國所賜之諡,我國雖不用奏文,彼國或有稱先王之事,則不可不以其諡稱之。而其諡字,予既不知,是甚不可。宜並書一通,藏之史閣。」這種局面持續了百餘來年,在正祖年間(1776-1800年在位)開始,出現緩解,對清朝之稱謂上,方有所變化。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乃因為相當長時期內,朝鮮王朝君臣心目中的「中國」乃指代明朝。朝鮮立國之時,就稱明朝為中國。如太祖二年(洪武二十六年,1393),朝鮮被迫「升稷山縣為郡。以縣人火者崔淵選入中國,奉使而來請之也」。當年文學李恬出使明朝被杖責,受到朝鮮憲司彈劾,其言:「惟我殿下即位以來,奉使天朝者,皆蒙至恩。今恬奉使入朝,進見應對之際,有所違失,至被歐杖,取笑中國。自是中國,不許朝聘,所以致此者,必有其故。」於是將其罷職。這裡的「中國」皆指明朝。而當明朝被推翻以後,朝鮮君臣依然用「中國」指代明朝。仁祖二十二年(1644),權斗昌試圖政變被逮捕,權斗昌受刑後供稱:「國事艱危,為清國所侵辱,百姓皆思中國,欲趁此時,內清朝廷,外攘夷虜,大志如斯而已。」以「中國」稱明朝,而稱清為「清國」,朝鮮王朝君臣之間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一直遵循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為何稱明朝「中國」,而不用「中國」稱清朝呢?而在朝鮮人看來,「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呢?誠如葛兆光在《宅茲中國》一書中,指出探討「中國」,應該從「歷史」、「文化」與「政治」三個層面去進行,而三者最終歸結到認同上面。筆者以為探討朝鮮之中國觀,也至少應從這三個層面入手:歷史淵源、思想文化與現實政治。下面借用申維翰(1681-1752)的解釋,或許可以窺見其中的端倪。申維翰寫道:

吾生也去中國萬有餘里,北望醫巫閭,西南限大海,磔磔然狼爪鯨牙之集而如林者,吾又不可津而蹊也。坐是東方之士,夾髧髦而稱中國、中國者,白紛如也,莫或有馬牛之風。然今自搢紳簪組外以及閭豎田更,其言中國山川、人民謠俗、物華方貢,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有,秦、漢、唐諸家仁人任士所驅驟之跡,歷歷在唇牙間,何也?以其所讀之書,皆中國也。中國之書以萬數,我必取《六經》、《四書》。周公我師,孔孟我儀,洛、閩我先導,是我亦中國人也。巾吾章甫,服吾逢掖;絃用二南,舞用九韶。夫子步與步,顏之趨與趨,是不唯中國,而殆洙泗人也。中國之人以億計,其不讀《六經》、《四書》,纓曼胡服,短衣瞋目而事刃,彼乃非中國人也。嗚呼!使吾而詩書中國,衣帶中國,泱泱乎大風也者。自箕聖之東封肇焉,與我明高皇帝光天之寵未衰,中國有聖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不然者,天下以春秋之柄不與中國,而與東方也章章哉⋯⋯吾夫子有九夷之思,今之天下,其亦有舍中國而彷徨者乎!

申維翰是朝鮮肅宗與英祖期間的著名文士。肅宗四十五年(康熙五十八年,1719)以制述官兼典翰,出使日本。後拜承文院副正字,官至奉常寺僉正。這段史料也是申維翰試圖回答如何理解「中國」的問題,一開始指出朝鮮人所謂的中國,乃不著邊際的。他也是從三層關係上進行解釋:

首先,在於朝鮮所奉行之儒家禮義、儒家文化與儒家學說,文化上與中國相通,向中國學習。《六經》、《四書》乃儒家經典,「周公我師,孔孟我儀,洛、閩我先導⋯⋯夫子步與步,顏之趨與趨」,朝鮮認真學習儒家學說,他認為朝鮮乃得儒家學術之真諦,行儒家之禮義。當時朝鮮有人論道:「夫所謂中國者,何也?禮義而已矣。禮義明,則戎狄可以為中國;禮義不明,則中國可以為戎狄。一人之身,有時乎中國,有時乎戎狄,固在於禮義之明與不明也。」儒家禮義,成為判定「中國」、「夷狄」之標準,成為當時朝鮮人普遍認同的看法。而朝鮮歷來奉行儒家禮義,這也是朝鮮儒林所津津樂道的。如言:「我國素以禮義聞天下,稱之以小中華。」「朝鮮實是知禮之國,其稱小中華,非虛語也。」正因為朝鮮奉行儒家禮義,故而被稱為「小中華」。而朝鮮所行之儒家禮義,可與中國相提並論、平起平坐。「我朝禮樂,侔擬中華。」「吾東方以海外小邦,比擬中國者,特以禮義所存耳。」「我國在外服,號為小中華。蓋有古仁賢之遺風焉,有禮法焉,有《詩》、《書》焉,有列聖之澤焉,有先生長者賢士大夫焉。」這正是朝鮮儒士們反覆宣講者。因為朝鮮奉行儒家禮義,衣冠制度、禮樂文明,皆係中華之風,「巾吾章甫,服吾逢掖;絃用二南,舞用九韶。」在朝鮮半島三千里江山上,儒風醇厚,中華之風盛行。這正是朝鮮所認同中國之依據。

明朝以程朱理學立國,而在他們看來,明朝正是儒家之大宗、禮義文明之淵藪,是他們效仿之榜樣,故而對明朝始終服膺,多方效仿。「吾東于中華,詩書禮樂,典章文物,無不慕效。」「我國號稱小中華,凡禮樂文物,民風士習,悉仿皇朝。」因此,歷經與明朝交往二百多年之後,朝鮮乃「誦中國書,行中國行,志中國志,乃稱中國之服」,成了大明中國的繼承者。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從「尊明」到「奉清」 : 朝鮮王朝對清意識之嬗變,1627-1910》

五南書店→《從「尊明」到「奉清」 : 朝鮮王朝對清意識之嬗變,1627-191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