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籍試閱】《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

 上稿時間:2019/02/18   
【書籍試閱】《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

 

本書替過去一世紀來的臺灣哲學,完成首次的思想盤點。書名《啟蒙與反叛》點出過去哲學發展中循環再現的歷史特徵:臺灣當代哲學始於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化啟蒙,卻在反抗日本殖民中成長茁壯;戰後來自中國的知識份子帶來自由主義與實用主義的洗禮,卻成為批判黨國威權與推動民主化的動力。

本書包含十六篇專章:第一部分探討臺灣哲學理論概念。第二部分檢視探究日治時期哲學家的論點主張,包含林茂生、洪耀勳、廖文奎、林秋梧與陳紹馨。第三部分探討戰後的哲學發展,包括分析哲學、邏輯實證與存在主義等思潮的引進,以及黃金穗、殷海光、洪耀勳、林素琴與黃彰輝等人的哲學思想。

書籍試閱

導論(摘錄)

洪子偉(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鄧敦民(臺大哲學系助理教授)

《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封面宣傳圖

本書的目的與定位

本書題為《啟蒙與反叛》,是為了指出過去一世紀來,哲學發展中不斷重複的歷史結構:臺灣哲學誕生於日治時期的現代化浪潮,卻在反抗殖民同化中逐漸茁壯。1949年後來自中國的自由主義與實用主義,也同樣成為批判黨國威權與推動民主化的動力。然而,本土哲學的誕生雖肇始於對「他者」的反抗,後來卻展開對「自我」的百年探索。……

本書目的是替百年來臺灣哲學的多元發展完成首次的思想盤點。其重要性,主要有「哲學史」與「當代臺灣哲學理論」兩方面的價值。首先,作為國內第一本探討過去一世紀哲學歷程的學術專著,本書希望重現過去被忽略的思想傳統。自1949年後,日治時期的哲學家與部分戰後渡臺的自由派學者及其著作,或遭迫害或被查禁。種種政治因素使得早期哲學家「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自解嚴後學術自由化以來,文學、歷史、政治、社會學門等都歷經文化的自我覺醒,或是中原價值與本土意識的典範競爭。但除了廖仁義與李明輝外,整個哲學界在1990年代這波自我傳統的探索中卻集體缺席。對於「臺灣是否有哲學?」等研究,不只臺灣文史領域闕如,甚至哲學界也知之甚微,以至於當2014年中研院首度舉辦臺灣哲學學術會議,仍有學者質疑所謂臺灣哲學是否只是「被發明的傳統」?因此,詳實考掘並精準詮釋臺灣哲學經典,便顯得格外重要。

其次,盤點百年哲學思想的另一個價值,是希望替當前臺灣哲學的發展提供借鏡。這裡的「臺灣哲學」可以進一步區分為臺灣的哲學(Philosophy in Taiwan)與臺灣哲學(Taiwanese Philosophy)。前者泛指所有在臺灣島上的各種東西方思潮,後者則僅指涉以臺灣主體性為前提的哲學運動。第一種意義下的臺灣哲學,可溯自1916年林茂生在《東亞研究》以歐陸哲學探討王陽明良知概念的學術論文。近年則以1996年在中國哲學會外自立門戶的「台灣哲學學會」及其活動為代表。1990年代的學術改革後,臺灣的哲學教研逐步走向專技化與學院化。學術品質顯著提升,但也出現與在地社會脫節的質疑。此時,1920年代強調社會對話與實踐的早期哲學經驗,對未來發展的改進則彌足珍貴。另一方面,第二種意義的臺灣哲學活動雖在日治時期即已出現,卻有實無名。「臺灣哲學」一詞作為學術專名首見於1988年廖仁義的倡議,且一直要到2014年左右才逐漸獲得國內哲學界的正視。誠如陳瑞麟所指出,當前臺灣哲學主體性的建構不必以傳統的哲學為根基。然而,如能借鑑於早期對文化主體性的論述,亦可避免重蹈覆轍,收事半功倍之效。也因此,盤點過去百年哲學史對未來「臺灣的哲學」願景規劃或是深化「臺灣哲學」理論,皆有不容忽視的助益。

本書在定位方面,可從「理論設定」與「讀者設定」兩方面說起。首先,雖然在中文圖書分類上,臺灣哲學仍被歸於中國哲學的範疇。但在本書的理論設定上,臺灣哲學不但不是中國哲學的分支,相反地,中國哲學卻是臺灣哲學的重要元素。但這究竟何故?另個類似的問題則與當代「漢語哲學」(Sinophone Philosophy)有關。相對於傳統中國哲學,漢語哲學原本是政大林鎮國、中研院何乏筆等學者所提出。但近年則由中國共產黨政府積極主導當代漢語哲學的建構,藉由探討漢語結構與哲學概念之間的關聯來去除過去以西方為中心的理論偏見,讓「哲學說漢語」。中國政府力推的「漢語哲學」和「一帶一路」下的語言戰略,都是近年深具文化野心的浩大工程。然此「漢語哲學」又與我國方興未艾的臺灣哲學(Taiwanese Philosophy)有何關聯?

事實上,上述這兩個問題都可藉由對臺灣哲學的刻劃找到解答。臺灣哲學始於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化浪潮,早期哲學家不但多以日語為學術語言,思想系譜也深受京都學派影響。學者林從一甚至認為此時的臺灣哲學可算是廣義的日本哲學分支。換言之,臺灣哲學的誕生與中國哲學的傳統本無直接關聯。儘管如此,古典中國哲學的確是日本與臺灣哲學的關注焦點之一,例如林茂生極具原創性的〈王陽明の良知說〉、張深切批判色彩濃厚的《孔子哲學評論》皆為例證。另一方面,儘管戰後臺灣哲學的文獻多以漢語成書,但宣稱所有以漢語書寫的哲學作品都能冠以「漢語哲學」,恐過度推論。例如曾天從、黃金穗、洪耀勳、陳紹馨等臺籍哲學家歷經多次語言的轉換,以臺語、日語為母語,求學時又以英語、德語為學術語言,後來才開始學中文。其慣用語背後所預設的世界觀,早無法與一般漢語使用者相比擬。其哲學系譜,更找不到漢語文化的直接根源。是故,即便漢語書寫是漢語哲學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更重要的是,2005年後原住民哲學的倡議使學者開始反省臺灣哲學的漢文化本位偏見。

如同原民文學中已有用母語創作(如作家Walis.Naqang以泰雅族語羅馬拼音寫作),南島哲學倡議更提出有別於漢文化的根本價值與知識體系(環境觀與知識論)。也因此,當代臺灣哲學的多元文化、多語族特徵,與現時中國極力推動的漢語哲學雖必有交集,卻很難被視為是漢語哲學的一部分。

至於,在讀者設定上,雖然本書聚焦於臺灣哲學,但理論敘事的對象卻不限於哲學學門的研究者,亦包含比較思想或臺灣史、臺灣文學等臺灣研究領域。而儘管最初編纂此書時的對象是鎖定與此相關領域之專家與研究生、大學高年級學生,但為使本書能更進一步擴大與讀者的對話,歷經多次修改,已使非相關背景者的一般讀者也能給予指教。由於本書是目前唯一有系統探討臺灣百年哲學史的專書,盼以此拋磚引玉,喚起更多有關臺灣哲學的豐富研究,也期待本書成為所有臺灣哲學或哲學史研究者的第一本參考工具書,深化思想史與臺灣理論的內涵。

本書特色

本書的特色,可從其「研究視角」與「作者背景」兩方面談起。首先,過去談到臺灣的思想史或政治文化史時,不少學者總是從殖民/後殖民理論的視角,來探討地緣政治的權力關係、社會思想的左右派之爭、文化民族意識、戰後的統獨理論與民主化運動等等。這些主流進路,已為相關討論留下豐富文獻。

然而在《啟蒙與反叛》中,雖然「支配與反支配」依舊是貫穿全書的焦點核心,但本書卻從更基本的存在問題、價值哲學與知識論上的新舊典範衝突,來看待臺灣住民的精神史。……

本書的另一個特色,在於作者的多元背景。由於過去哲學發展涉及各種龐大複雜的理論吸納、交融與轉化,由單一作者完成首次思想盤點恐有難度。為詳盡探討臺灣百年哲學史,本書集結英美分析哲學、歐陸哲學、日本哲學、佛學與中國哲學等領域專家。這些作者更橫跨三個世代:從親歷「臺大哲學系事件」的資深前輩、解嚴後參與學術自由化的中生代學者、到太陽花學運世代的新科博士,再再提供多樣化的詮釋與視野。此外,本書也忠實保留各作者的價值認同與堅持。例如有些章節用「日治」;有些用「日據」。有些作者認為應一致地以當今嚴格標準檢視早期文獻而非造神;有些則在當時歷史脈絡下給予高度評價。同樣地,也有對男性訂立的所謂「學術標準」寫作風格的不服從者,再再呈現本書的豐富差異。本書作者群陣容整齊亦為近年哲學界罕見。在目前出版市場上,本書應不乏其獨一無二的學術價值。

貢獻與價值

本書以在地哲學為核心關懷。但在全球化的今日,臺灣哲學出了臺灣,是否仍有任何價值?且臺灣乃蕞爾小島,發展自己的哲學又有何意義?事實上,正如同本書第一章所指出,自我探索本是人類天性,建構自我文化主體性的過程本來即具重要價值。而源自於在地脈絡的哲學理論,對於所處的社會困境往往會有更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對國內學界來說,發展臺灣理論更有產業升級擺脫歐美學術代工的優勢。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

五南書店→《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