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藝術
【書籍試閱】《雅樂效應思維:〈樂記〉身心審美的當代解讀》
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樂記〉
漢傳統音樂的審美常因其對身心的安頓提昇而受讚賞,包括「耳目聰明」、「氣盛化神」、「英華發外」等等。本書探究雅樂身心效益之說在今日學科視野下的意義,採用跨學科的對話方式,不僅由古書的文字,也由音樂心理學、音樂治療、腦造影、樂音聲波頻譜分析、起乩轉識調查等等今日學科研究之發現,與古書的文字來回映照。書中指出〈樂記〉的說法一方面呼應今日不同學科對於「音樂如何影響身心」的理解,一方面還點出該影響之運作原則;甚至更進一步提出具體的操作方式,以及相應的思維感知系統;為今日對音樂身心影響的理解瓶頸,開啟一扇突破的窗口,也為傳統身心審美展開一套理路系統。
作者簡介
王育雯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理論博士,現任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長年致力於音樂與身心靈關聯之探討。早年研究的是西方藝術音樂及其美學;此後醉心於古代典籍的智慧,特別是其中有關人心運作,以及音樂如何對身心產生正面影響的看法。多年來持續禪修靜坐,並由其中獲益極大;通過自身內在經驗以及相關文獻探討,體會古人智慧與今日科學的相通之處,從而投入本書之研究。著作包括古琴的身心意義、漢傳統音樂的審美觀、樂曲及錄音分析,以及有關音樂時間性的析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論:漢音樂傳統的身心審美與價值觀
第一節 傳統音樂實踐的身心審美經驗
第二節 典籍中的身心審美
第三節 本書目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耳目聰明,血氣和平」:樂音、內觀靜坐,與〈樂記〉的雅樂效應說
第一節 經驗調查與實驗發現
第二節 由靜坐修練的觀點分析《壽齊天》樂音結構
第三節 〈樂記〉的說法
第三章 音樂如何影響身心:〈樂記〉的禮樂操作與今日相關學科發現
第一節 相關學科中的經驗調查與實證發現
第二節 禮樂實踐中的「多方因素匯聚」
第四章 雅樂效應說的基礎:聯類協調
第一節 感應、同類相動
第二節 「類」的判別:「氣」與 心物關係
第五章 禮樂實踐中的聯類協調:操作要求及詮釋系統
第一節 禮樂操作要求:順正之氣
第二節 詮釋系統
第六章 音樂聆聽感知中的聯類協調
第一節 身心交關的聆聽
第二節 攸關社會秩序的音樂聆聽
第三節 繫天繫地之聆聽
第四節 不同領域間的聯類協調
第七章 結語:〈樂記〉身心審美在今日的意義
第一節 雅樂身心審美在今日的實踐
第二節 由相關學科中的身心/心物關係 看〈樂記〉之當代意義
後記
引用文獻
索引
書籍試閱
第一章 導論:漢音樂傳統的身心審美與價值觀(摘錄)
身心審美觀其實有許多迫切的問題等待釐清:首先,並非每個傳統樂人都同意或經驗過這種身心康泰的效果。若同樣的音樂對某些樂人具有身心正面效果,對某些樂人則否,那麼如何能將審美價值建立於一個尚未確知其「功效」的說法?是否這僅是個別樂人對其音樂的主觀評價,或因喜愛而賦予其特殊的身心意義?這些問題可以歸結到一組更根本的問題:究竟古書所言理想音樂(雅樂)的正面身心功效是否存在?其基礎又是什麼?
本書的焦點問題便在此─〈樂記〉所言之雅樂身心效果在今日學科研究視野下的意義及其思想基礎。對傳統音樂審美觀而言,身心功效是至為關鍵,但又難以回答的問題;若未獲解決,將使身心審美停佇於文化涵融而來的感覺、想像或信念,而不見得具有身心實際上的意義。也就是說,傳統的音樂身心「功效」說對身心審美而言,是一個至為迫切的問題。
漢傳統有關理想音樂帶來身心康泰安和之說,不僅涉及音樂審美、古代思想,也涉及對「效果」的驗證與觀察。而後者有待足夠實證科學與經驗科學之檢驗,以及跨領域的相互對話、溝通,方得行之。若缺乏實證科學及經驗學科而來的理解,則涉及養生、長壽、疾病療癒等「功效說」的音樂審美觀,將難以對講求科學實證的現代人產生強大的說服力。也就是說,對身心審美的探究需能掌握不同學科領域之研究發現,且能疏通各學科的語彙、方法與思想。
這對研究而言是極為巨大的挑戰:由於不同學門具有各自領域的視角、語彙及研究方法,單一的研究同時要理解並整合不同領域的探討,實已是非常艱鉅的任務;何況〈樂記〉內容以及「身心康泰」的審美說法涉及的領域跨度極大,不僅跨越不同的人文藝術學門(如國學、音樂學、哲學),也涉及社會科學(如政治、心理學、社會學),甚至自然科學,包括腦科學、醫學等等。或許這些困難也是何以迄今尚未出現對傳統身心審美觀的系統性深入探討的一大主因。
由於一些機緣,筆者於2012年起,得以與心理學家及腦造影專家共組跨領域團隊,對雅樂身心效果進行初步的實證及經驗研究。該研究的發現說明於本書第二章第一部分。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雅樂效應思維:〈樂記〉身心審美的當代解讀》
五南書店→《雅樂效應思維:〈樂記〉身心審美的當代解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