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討論臺灣文學中重建歷史的議題。由於臺灣與母國(中國)及殖民國(日本)之間複雜的政治文化關係,自日據時代起,張我軍等知識分子即以重建歷史的策略來為臺灣文學及文化定位。國府來臺後知識分子又面臨認同問題的困擾,吳濁流的文章<歷史很多漏洞>,直率指出光復後有許多人「偽造歷史」。到鄉土文學論戰及解嚴前後,認同問題仍然是文人的重要關懷。如葉石濤以撰寫臺灣文學史為臺灣文學本土化正名,反映出解嚴前後普遍本土化的訴求;如陳映真的歷史寓言小說,則認為東洋和西洋的帝國主義使得臺灣與中國長期隔絕,但這樣的看法卻與許多新生代作家的國族歷史觀格格不入。解嚴後女作家例如李昂,開始積極參與重建歷史論述,以歷史的重建來闡釋臺灣獨立建國的正當性。解嚴後崛起的原住民作家,則以重建歷史主題來凸顯原住民被漢人社會邊緣化的命運。「重建歷史」的重點在於詮釋,「真相」的再現則版本不一,言人人殊。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臺灣文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35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姓名:詹巧燕
電話:02-27895751
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