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50
:::
用手去找.新纖事

用手去找.新纖事

  • 統一編號GPN:1009501650
  • 出版日期:2006/07
  • 作/編/譯者:林頌恩陳淑燕石靖瑋
  • 語言:中文
  • 頁數:112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臺灣擁有豐富的纖維植物,如苧麻、黃麻、鳳梨、香蕉、藺草、竹、藤、月桃等,都適宜取纖維製成生活器物與衣飾。來自大自然的禮物,加上流傳在本地住民的智慧、記憶與技藝,讓各地的纖維製品有了蘊涵文化意義與色彩的發展。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座落於東部,此地族群多元、人文薈萃,正是互相學習彼此祖先智慧的好地方。博物館藉由培訓班課程,邀請從事纖維創作的部落耆老與藝術工作者共同授課,招收對纖維創作有興趣的學員,期許透過講師與學員間,不同族群與工藝背景的相互學習,產生更多交流與實驗的可能。本次培訓班以黃藤、樹皮布、葛藤與羊毛氈等四項植物與動物天然纖維,做為主題課程的學習基礎與作品展現方式,並以策展實務課程做為成果展總體呈現的流程操作。在策展實務形成主題意念的腦力激盪中,曾在都蘭部落聽到老人家轉述的話語,成為學員深刻的印象:『小孩子說要去找東西,問老人:「在哪裡?」老人用手一指:「自己去找!」』在前輩「用手」帶出各種方向的指引下,加上自己將「去找」的想法付諸行動,合成了「用手去找」這個意念,貼切表達了這次培訓班與展覽的精神。因為在創作與學習的過程中,有許多箇中體驗不是用嘴巴就能輕易問到,而是要靠實踐的雙手去找到,才能親自經歷過程當中的酸甜苦辣,獲得找到東西的欣喜。纖維創作的變化可以古法與新意兼得,這正是大家在這一路上想要找到纖維創作新鮮事的苦樂感受。生活在人造物質多樣化的時代,人們大多忽略了天然纖維素材有多種可能的發展,可以跟日常生活的使用習慣、勞動操作、工藝美感產生關聯。透過多方的學習與刺激,加上創作的本能與表達,只要試著以新的思維思考纖維的運用,就可以激發出許多新鮮事的觀點。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Explore the Natural Fibers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博物館,展示,原住民,工藝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1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何孟侯聯絡電話:089-381166#380聯絡地址:950臺東市博物館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