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大甲溪流域於民國88年921大地震後,使得脆弱的地質更形破碎,再歷經多次風災、水災後,大量土石下移造成主河道嚴重淤積,形成通水面積不足問題,遇颱風豪雨,河床水位迅速抬升,滾滾洪水向下奔流,造成中、下游洪水災害,威脅大甲溪流域之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耗損社會資源。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每年約遭受3~4個颱風侵襲,且造成大甲溪流域中、下游河段兩岸多處防洪構造物損毁,中、上游河段因大規模豪雨挾帶土石崩積材料下移嚴重淤積主流河床,導致洪水漫淹重創沿岸谷關、松鶴、裡冷等聚落,故有其必要建立大甲溪流域防洪預警系統。
本計畫之規劃構想,鑒於大甲溪流域之區域水文特性之雨量、流量大,及主河道淤積嚴重,遇豪雨即傳洪災,為期於洪水期間能掌握大甲溪流域洪水量,強化河川防災能力,及避免流域民眾受到二次災害,建議採取非工程性防洪措施之洪水測預報方式,為相關防救災單位及當地居民爭取防災及避難時間,以達減災、避災之功效。考量大甲溪流域尚未建立洪水預報模式,則先蒐集整合大甲溪流域的相關環境資料,評估現況及未來大甲溪流域建置洪水預警系統之方法及可行性,且分析比較現已開發的洪水預報模式或開發新的洪水預報模式,以期建立大甲溪洪水測預報模式。洪水測預報範圍為大甲溪流域,並由雨量、流量、水位即時監測及水庫運轉操作等相關資料進行防洪預警作業,以保護谷關、松鶴、裡冷等聚落及下游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大甲溪流域,防洪預警系統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0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鄭欽韓聯絡電話:02-37073129聯絡地址:臺北市信義路3段41之3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