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台灣由於位處於板塊邊界,導致地震發生頻繁,而且由於台灣地區人口稠密,無論是地震時劇烈地表位移造成建築物毀壞或者是地下水水位於地震時大幅的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導致土壤液化災害、坡地崩塌或者土石流等衍生災害,危害人身安全及重創社會經濟。本計畫的目標,在進行地震地下水站網系統的研發與功能擴充,逐步將各項研究成果具體呈現,並加以納入系統功能,以有助於長期資料之收集保存、分析研究與成果展現及資源分享,進而擴大國內外相關研究機關之參與。本年度計畫進行的工作有(1)常態性站網營運工作:站井維護、資料收錄、異常通報、站況說明與成效檢討等工作;(2)階段性的站網系統研發工作包括:資料品管流程研究與建立、高頻率取樣技術研發、 Baytap-G分析模式導入及系統架構與功能規劃(資料庫系統規劃與資料交換格式的定訂)等與(3)計畫配合辦理事項等。在常態性工作成果方面,本年度進行了全面性的地震地下水觀測站井及儀器狀態點檢,經狀態點檢及儀器的檢測及維修,除需送回原廠維修之高精度水溫計外,其餘均已逐站修復,從九月份下旬起所有十六座站址,已逐站恢復正常觀測營運,並已進行所有觀測站井之氣壓計及雨量計之拆卸與送驗。在觀測資料方面,儘管受到儀器因素導致本年度1月至7月之地下水觀測資料有部份缺漏,但已分別製作各站別及月份之觀測報表,提供各站各月份觀測歷線變化,經過各站觀測水位的資料濾除與地震發生時間的比對,共比對出16起地震33站次之同震及震後地下水位異常變化案例。在階段性站網系統的研發工作成果方面,已建立資料品管流程研究與架構與應用方案,並進行資料連線測試,以提供實際自動資料收錄與前處理時的穩定度測試。前端資料收錄系統更新及擴充方面,本年度提出ADSL寬頻網路及GPRS無線數據傳輸兩種高頻率取樣技術方案進行測試,以選擇未來推行之適合方案。在中端資料分析系統更新及擴充工作方面,以BAYTAP-G分析模式作為第一期導入成果,作為新建置地震地下水站網系統之氣壓、潮汐及雜訊濾除模式,並測試BAYTAP-G模式於Linux作業平台上程式移植之相容度。後端資料展示及分享系統建置方面,除完成規劃系統架構與功能規劃外,在資料庫的建置上,結合水利署FEWS即時水文資料作業平台作為連線機制,透過地震地下水站網系統的資料伺服器進行資料即時更新。在配合計畫辦理的相關事項方面,本計畫持續推動與日本地震地下水觀測相關學者及研究機構之合作,並辦理與日本山口大學進行台灣西南部泥火山地下流體調查與監測、與日本地質調查所地震地下水研究室進行的短期課程及技術交流,以及民國95年10月9日至12日與日本地質調查所合辦第五屆台日地震前後地下水異常變化研究研討會。本計畫亦將各年度觀測成果提供研究所需專家學者進行分析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分別於本年度日本地球惑星科學合同大會、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大會及與中國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下流體地震預報研究群進行技術交流會議中進行發表與研討。並邀請日本地震速報系統專家藤繩幸雄博士到訪,提供異常偵測、資料傳輸技術的交流與建議。並定期舉辦計畫聯合工作會議,確實掌握計畫執行進度,並追蹤會議交辦事項。本計畫依據本年度計畫規定之工作項目、工作會議協調事項及各次審查會議委員提供之建議,持續辦理各項工作,如期、如質的完成各項計畫工作項目與預期目標。
目次
摘要I目錄III圖目錄V表目錄XI第一章、緒論1-11.1計畫緣起1-11.2計畫目標1-3第二章、計畫工作項目2-12.1計畫工作需求2-12.2站網系統現況與檢討2-32.3站網系統研發及改善方案2-18第三章、計畫執行規劃3-13.1功能需求分析3-13.2資訊技術的考慮3-53.3系統架構及功能規劃3-103.4分年分期建置規劃3-12第四章、計畫執行成果4-14.1地震監測井之營運維護4-14.1.1儀器及站井維護4-14.1.2儀器校驗4-224.1.3監測與資料傳輸更新4-284.2 地下水文監測資料收錄與管理4-354.2.1收錄資料之檢核與品管程式開發4-354.2.2監測資料庫建置與管理4-404.2.3監測資料聯結與分享4-464.3 地下水文動態分析:Baytap-G分析模式導入及開發4-484.4 新設站井現勘與觀測儀器規劃4-76第五章、地震監測井站況分析與彙報5-1第六章、異常觀測成果6-1第七章、計畫配合相關事項7-17.1台日共同合作成果7-17.2成果發表與技術推展7-67.3計畫協調及聯絡7-16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8-1參考文獻9-1附錄一、期中成果審查意見及回覆A-1附錄二、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紀錄A-9附錄三、第二次工作協調會議會議紀錄A-13附錄四、第三次工作協調會議會議記錄A-17附錄五、第四工作協調會議會議記錄A-21附錄六、期末成果審查意見及回覆A-25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Development of tectono-hydrology monitor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1/4)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地震,地下水位,觀測系統,地震前兆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1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官彥均 聯絡電話:02-37073082 聯絡地址:台北市信義路三段41之3號10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