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52
:::
客運駕駛輪班制度與疲勞相關性研究

客運駕駛輪班制度與疲勞相關性研究

  • 統一編號GPN:1009700917
  • 出版日期:2008/04
  • 作/編/譯者:劉紹興
  • 語言:中文
  • 頁數:133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目的: 駕駛疲勞對於運輸業來說是一項重要的職業安全與衛生的議題。而其中最受人注目的是駕駛輪班制度尤其是夜間駕駛、工時過長引起的疲勞問題,夜間駕駛和超時工作產生的疲勞直接影響了駕駛的工作安全,更是道路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欲了解現行台灣地區客運職業駕駛員之輪班制度、工作條件、工作負荷、工作壓力與工作疲勞之狀態,來探討客運車駕駛輪班制度與疲勞的相關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橫斷性研究,研究對象為某客運公司之所有職業駕駛共1200名。採用問卷訪視收集輪班制度之時辰因素,睡眠因素,工作因素,和身體因素。資料進行分析,以瞭解長途客運駕駛之輪班制度、工作條件、工作負荷、工作壓力與工作疲勞之狀態,並探討客運車駕駛輪班制度與疲勞的相關性及其影響因素。第二階段,以實測方式來測量200人次長途客運駕駛之疲勞程度及反應能力,探討客運駕駛之輪班制度、工作條件、工作負荷與工作疲勞之相關性。20名自願之長途客運駕駛將在其當班之那一天,於開始開車前、開完第一趟車後、第二趟車開車前、開完第二趟車後、或某市公車在開完第三趟、第四趟、第五趟、甚至第六趟車後,均在北高客運站或中部客運站(某市公車)接受疲勞及反應能力測試,如此連續重覆測試15天,可瞭解客運駕駛一天當中隨著開車時間之增加或連續累積15天後,其疲勞程度及反應能力之變化。結果: 本研究利用北、中、南的轉運站及休息站進行問卷調查,受訪者共計1147人,已達預期之目標。本研究客運駕駛的疲勞度介於1.95至2.91,其各面向疲勞度均小於香港華人的終端機使用者(2.26至3.52)。因此,一般而言,客運駕駛之疲勞度並不嚴重,此結果與第二部分實測結果一致,各面向的疲勞度均約在1.50左右,而整體疲勞度在2.0至3.0之間。客運駕駛的疲勞度五個面向中以缺乏能量較嚴重,其次為缺乏幹勁,再其次為嗜睡,而以身體負荷疲勞度最低。此結果顯示客運駕駛之疲勞以心理疲勞為主,而生理疲勞較不嚴重。各輪班制駕駛之疲勞度比較,發現某市公車駕駛之疲勞度最大,其次為大輪班制駕駛,再其次為不輪大夜班制駕駛,而小輪班8小時制駕駛的疲勞度最小。此結果與預期不同,原先假設是輪值夜班的駕駛其疲勞度會大於不輪夜班駕駛的疲勞度。除輪班制度外,尚有其他因素會造成疲勞度的增加,這些疲勞之影響因素包括(1)與工作情形有關因子,包括休息不夠造成開車疲倦、發車時間與排班時間不符、開車時間超過路碼卡紀錄之時間、一天開車超過10小時,或工作負荷或工作壓力大等;(2)與睡眠有關因子,包括白天嗜睡、在家睡眠品質不良,睡覺時打鼾嚴重等;(3)身體不適相關因子,包括有肌肉骨骼疼痛或不適。除了發車時間與排班時間不符及開車時間超過路碼卡紀錄之時間等二項在大輪班制駕駛較多外,其他危險因子在某市公車駕駛均最多,而大輪班制駕駛其次,再其次為不輪大夜班制駕駛,而小輪班八小時制駕駛的危險因子最少。因而導致不輪大夜班的某市公車駕駛之疲勞度會大於大輪班制駕駛,再大於不輪大夜班制駕駛,而小輪班八小時制駕駛的疲勞度最小。第二部份疲勞的實測部分,發現疲勞之五個面向或整體疲勞在長途駕駛有隨天數逐漸緩慢增加之趨勢,且長途駕駛之疲勞度均顯著大於短途駕駛之疲勞度。疲勞度在長短途兩組在第一次(第一趟開車前)、第二次測試(第一趟開車後)並未呈現顯著差異,但在第三次(第二趟開車前)及第四次(第二趟開車後)則呈現顯著差異,長途駕駛組之各面向疲勞度均顯著大於短途駕駛。但這些疲勞度無法反應在聲光反應時間及NES2(神經行為評估系統,中文化第二版)慣用手和非慣用手之反應時間之測試。短途駕駛之聲光反應時間及NES2反應時間較長途駕駛之反應時間要長。聲光反應時間及NES2慣用手和非慣用手之反應時間均隨調查天數之增加,而反應時間有變短之趨勢,呈現學習的效應(learning effect)。結論:研究結果發現除輪班制度外,尚有其他因素會造成疲勞度的增加,這些疲勞之影響因素包括(1)與工作情形有關因子,(2)與睡眠有關因子,(3)身體不適相關因子。其中睡眠有關因子,包括白天嗜睡、在家睡眠品質不良,睡覺時打鼾嚴重等;這些危險因子在某市公車駕駛均較大輪班制駕駛較多,因而導致不輪大夜班的某市公車駕駛之疲勞度會大於大輪班制駕駛。因此,預防客運駕駛疲勞的方法,除了檢討工作因子,包括輪班制度、足夠休息減少開車疲倦、一天開車不超過10小時等外,尚要特別注意睡眠有關因子,包括在家睡眠品質不良、睡覺時打鼾嚴重、白天嗜睡等;需改進駕駛的睡眠品質或治療睡眠障礙疾病,來減少駕駛的疲勞度。另外,改善車輛人體工學之設計來減少駕駛的肌肉骨骼疼痛或不適,可預防客運駕駛的疲勞。長途駕駛組之各面向疲勞度均顯著大於短途駕駛,但這些疲勞度無法反應在聲光反應時間及NES2慣用手和非慣用手之反應時間之測試。但疲勞與想睡除了不是完全相同的自覺症狀外,他覺症狀或偵測方法亦可能不同,未來需開發較客觀或可有效地偵測被測試者的疲勞狀態的方法與工具。

目次

摘要iAbstractiii目錄v表目錄vi圖目錄vii第一章 計畫概述第一節 前言1第二節 文獻回顧2一、輪班工作2二、駕駛疲勞之重要性3三、造成駕駛疲勞之原因3四、疲勞之測量7五、睡眠品質11六、駕駛員睡眠相關研究12七、疲勞(Fatigue)與想睡(Sleepiness)之差異12第二章 研究目的14第三章 材料與方法15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15第二節 第一階段研究之實施方法及步驟16第三節 第二階段研究之實施方法及步驟19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21第四章 結果23第一節 輪班制度與疲勞度之相關性23一、影響因素在不同輪班制度之分佈23二、影響因素與疲勞之相關性44三、影響因素與疲勞之相關性結論76四、輪班制度與疲勞相關性的迴歸分析76第二節 疲勞的實測部份83第五章 討論97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2第一節 結論102第二節 建議102誌謝103參考文獻104附件一108附件二129表目錄表 1. 輪班制度與基本人口學變項之分布24表 2. 輪班制度與駕駛工作年數26表 3. 輪班制度與工作情形27表 4. 輪班制度與開車情形30表 5. 輪班制度與心血管疾病分布32表 6. 輪班制度與疾病分布狀況33表 7. 輪班制度與精神狀態及睡眠品質分布34表 8. 輪班制度與嗜睡狀況36表 9. 輪班與打鼾情形之分布37表 10.輪班制度與肌肉骨骼問題分布狀況39表 11.負荷-控制-支持模型與付出回饋失衡模型與輪班制度之分布狀況, n(%)42表 12. 駕駛輪班制度與疲勞之面向之分佈(mean±SD)45表 13. 疲勞分布與基本人口學變項之分布mean(SD)46表 14. 疲勞分布與駕駛工作年數49表 15. 疲勞分布與工作情形51表 16. 疲勞與開車情形56表 17. 疲勞與心血管疾病分布59表 18. 疲勞與精神行為方面分布狀況62表 19. 輪班制度與嗜睡狀況以及打鼾情形63表 20. 疲勞與打鼾情形之分布66表 21. 疲勞與肌肉骨骼問題分布狀況68表 22. 負荷-控制-支持模型與付出回饋失衡模型與疲勞之分布狀況72表23. 工作壓力與疲勞情況之間的相關性74表24. 工作時因為疲勞或打瞌睡發生交通事故與疲勞情況之間的相關性75表25. 與生理疲勞相關因子之多變量項線性回歸分析(N=1147)77表26. 與心理疲勞相關因子之多變量項線性回歸分析(N=1147)78表27. 與缺乏能量相關因子之多變量項線性回歸分析(N=1147)79表28. 與五面向平均相關因子之多變量項線性回歸分析(N=1147)80表29. 與整體疲勞相關因子之多變量項線性回歸分析(N=1147)81表30. 負荷-控制-支持(DCS)三項指標之median切點82表31. 長途車駕駛與短途車駕駛在人口特性上及與檢查結果之比較84 圖目錄圖1 長短途駕駛在聲光反應測試反應時間的比較86圖2 長短途駕駛在NES2慣用手反應時間的比較87圖3 長短途駕駛在NES2非慣用手反應時間的比較87圖4 長短途駕駛在身體負荷疲勞之比較88圖5 長短途駕駛在身體不適疲勞面向的比較88圖6 長短途駕駛在缺乏能量疲勞面向的比較89圖7 長短途駕駛在缺乏幹勁疲勞面向的比較89圖8 長短途駕駛在嗜睡疲勞面向的比較90圖9 長短途駕駛在五個疲勞面向的平均值比較90圖10 長短途駕駛在整體疲勞度的比較91圖11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聲光反應之反應時間變化的比較91圖12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NES2慣用手反應時間之變化92圖13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NES2非慣用手反應時間之變化92圖14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身體負荷疲勞面向之變化93圖15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身體不適疲勞面向的變化93圖16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缺乏能量疲勞面向的變化94圖17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缺乏幹勁疲勞面向的變化94圖18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嗜睡疲勞面向的變化95圖19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五個疲勞面向之平均值的變化95圖20 長短途駕駛連續15天測試整體疲勞度面向的變化96圖21 長短途駕駛在身體負荷疲勞面向得分之分布129圖22 長短途駕駛在身體不適面向得分之分布129圖23 長短途駕駛在缺乏能量面向得分之分布130圖24 長短途駕駛在缺乏幹勁面向得分之分布130圖25 長短途駕駛在嗜睡面向得分之分布131圖26 長短途駕駛在五個疲勞面向平均值之分布131圖27 長短途駕駛在整體疲勞度得分之分布132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hift work and Fatigue among Bus Drivers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客運駕駛、輪班制度、疲勞度、瑞典職業疲勞評估表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33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聯絡電話:聯絡地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21台北縣汐止市橫科路407巷99號電話:02-26607600何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