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研究依據各環保法令將原水濁度劃分為中低、中高、高級超高濁度四種等級,以此為基準建立不同原水濁度下淨水場混凝沉澱及過濾單元的處理效能評估指標。結果顯示在中低濁度時,板新水場第一、二期工程之沉澱池處理效能優於第三期工程,但過濾池處理效能卻較第三期工程為劣。當原水濁度處於高濁度及超高濁度等級時,板新水場第三期工程各淨水單元的處理效能均遠優於第一、二期工程。各種可能造成板新淨水場發生高濁度事件的因素可以組合成六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除了石門水庫再旱季排泥的狀況外,板新淨水場目前的緊急應變策略可以應付其他所有的狀況。在維持既有設備的前提下,板新淨水場可採用改變混凝加藥方式、增加中高濁度事件時第一、二期沉澱池的清泥頻率及高濁度及超高濁度事件時用濃縮率推估第三期工程的進水量的方式增加處理能力。若板新淨水場要利用板新二期計畫供水區轉換的空檔進行設備更新,可優先考慮在第一、二期的沉澱池加裝刮泥機、在第一、二期的過濾池加裝氣洗設備及在第三期的沉澱池改裝傾斜板等工程。
分類
- 書籍分類 :台灣采風>自然景觀;台灣采風>自然生態;台灣采風>台灣之美
- 出版品分類:圖書
- 主題分類:
農業環保>自然保育
- 施政分類:
環境資源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濁度,淨水場,處理效能指標,操作策略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5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國立台灣大學嚴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合設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馬家驎聯絡電話:02-8941-5076聯絡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安和路三段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