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為瞭解斗六堰周邊水域生態環境變化與附設魚道自完工以來之效益,自民國95及96年開始即針對斗六堰上下游進行每月一次的水域生態資源(魚類及蝦類)調查研究,以斗六堰魚道系統的效益評估。今年(民國97年)為進一步評估魚道經過改修之後的效益情形,乃再延續為期一年的計畫。
魚道改修工程從去年十二月進行至今年一月,二月完成驗收。根據民國96與97年調查資料進行比較,發現這兩年物種組成相似。但在族群數量方面民國97年與民國96年比較,斗六堰下游樣站增加1.85倍,斗六堰上游站增加1.85倍。今年在上游測站發現台灣石、高身小鰾鮈及明潭吻蝦虎魚等主要利用魚道的的優勢魚種,其數量明顯多於下游測站的數量。另外,其他利用魚道的優勢魚種為爬鰍科的埔里中華爬岩鰍與台灣間爬岩鰍,在今年一整年的上、下游數量並無明顯差異。粗首鱲也是屬於魚道的主要利用族群,但是其在下游的數量明顯多於上游。由以上這些族群分佈與數量上的統計結果,顯示魚道改修後對於斗六堰生態廊道有正面幫助。
魚道內流速介於0.83~2.88(m/s),通流量在0.12~1.00(cms)之間,已符合原設計流量0.74cms。今年8月已於斗六堰魚道進水口加裝攔污柵之後,也解決了魚道潛孔容易阻塞,而會導致魚道通水量不足的問題。本計畫並在魚道改善工程完工後,進行2次的小規模魚道改修,使魚道的水理條件更加完善。
在過去三年(95、96及97年)的生態調查中,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生態調查資料,證明了本魚道對於斗六堰上下游生物廊道暢通的重要性。同時依據實際觀測與水理分析,完成魚道的改善工作,後續的魚道效益評估亦證實本項改善計畫已經達到預期目標。然而,由於清水溪主流經常沿著右岸越過枋寮導水暗渠順流而下,導致部分魚類受限於此。所以建議於後續年度中在枋寮導水暗渠右岸增設過魚設施,以徹底改善本地生物廊道的問題。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he Assessment on the Ecological Monitoring after the Modifying of Fishway in Dou-Lion Weir 2008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斗六堰,魚道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07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曾子欽聯絡電話:049-2764031聯絡地址:台中縣霧峰鄉吉峰村中正路1340之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