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109
:::
生態型海岸保護工法研究(4/4)

生態型海岸保護工法研究(4/4)

書籍介紹

本研究於97年3月、5月及8月在臺灣東部臺東成功離岸堤、新港海堤及新蘭突堤進行三季次調查,共發現22種海藻。第一季潮下帶及潮間帶雖發現綠藻門石蓴科石蒪屬(石蒪、孔石蒪)為優勢種(覆蓋率1.0~15%),但第二季之極優勢藻種為紅藻門珊瑚藻科的寬扁叉節藻(Amphiroa dilatata),潮下帶覆蓋率可高達25%,東部海域的海藻相較為特殊之處,第三季則無發現任何優勢藻種。成功離岸堤與新港海堤之藻種組成相似度較為接近,而潮下帶藻種組成相似性在成功與新蘭海域不同測站之間還算頗高,推測可能與臺東海域受到黑潮洋流影響分佈所致。另新蘭突堤因消波塊擺設之位置較高,浸泡在海水之時間不長,故與其它測站之間的藻種組成相似性皆不高。比較95、96及97年於臺灣西、北及東部海域之海藻著生效果,北部及東部海藻種類季節性變化前二季變化較南部為大,且西、北及東部南北部海岸均於第二季為最豐富,而第三季海藻種類與數量,皆有相同大量下滑趨勢。成功離岸堤附加藻場機能,主要工法係在離岸堤海側增加適合紅藻門寬扁叉節藻生長水深繁殖水深範圍段之消波塊,增加浸水範圍與面積(約12 m2/m);新港突堤附加藻場機能,主要工法係在既有海堤基礎,增加適合綠藻門裂片石蓴生長水深之平台段及增加浸水範圍與面積(約10 m2/m)。本研究調查臺灣西、北及東部特定鄰港地區,其不同結構物附件之海洋環境以及藻類生長之情形,並分析及探討其相關性,並提出在既有結構附加藻場生態機能之建議生態工法設計。依據本研究分析結果及設計方案可作為本所、施政設計單位以及各機關擬進行藻場生態復育海岸結構物設計之重要的參考。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A study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in Sho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4/4)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海藻著生,海藻總豐富度,生態型海岸保護工法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8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中華民國(代表機關: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本著作保留所有權利,欲利用本著作全部或部分內容者,須徵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