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我的創作歷程2006年我卸下在台灣的美術教職及校長的職務後,隨即旅居溫哥華,開始展開自己的藝術生涯。我一輩子都勇於冒險、突破及接受挑戰,往往不會因現實的安逸而滿足,也不會為窮困的環境而氣餒,學習莊子齊物論的「大知閑閑,小知閒閒」,只求畫中的廣闊世界,不計較人世間的好勝與虛偽的性格,用這種出世的理念,把它融入藝術之中。反觀我的繪畫歷程,從年輕時代學院派的基礎訓練後,1976年開始發表形式簡化的作品,此時對物象的描繪與詮釋求其乾脆與簡化,猶如極簡藝術(Minimal Art),只是在繪畫而不在雕塑,又恐極簡之不足在畫面中加入流利的線條來彌補,此時油畫作品「歸途」,榮獲全省公教書畫美展專業組第三名,水彩作品作品與前輩畫家蕭如松同獲全省公教書畫專業組優選。1982年後,我深覺二次元的平面繪畫有時無法完全表達作品的涵義,所以有些作品須用三次元的立體作品來詮釋,所以除了繪畫也利用各種素材來表達,當時以錄影裝置作品「泉」參加1988年國立台灣美術館的開館展,及嘉義女中之前大門口兩邊的不銹鋼作品「鳳凰來儀」。1986年開始將繪畫主軸放在「物語」觀念上,此階段喜好用色彩與感覺來詮釋各種景物的對話,也是個人對自然與文化探索較頻的一個階段,表現形式偶爾以超現實的手法來表達,此時曾借調至國立台灣美術館工作,開始接觸許多國外大師,並曾受教於巴黎大學賓卡斯夫婦的傳授繪畫材料學及油畫的修護技法,以及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前生物室長新井英夫的教授藝術品的燻蒸消毒技法。同時更頻於到世界各地考察、旅遊,對世界各大美術館及有名的大師足跡我均深入探訪過,如莫內、孟克、畢卡索、達利、梵谷、塞尚、高更、列賓…等,所經之地除了歐洲內陸的主要國家外,北至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南至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土耳其、愛琴海。深覺大自然的物象只有看到、摸到、聞到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藉著作品來說明個人與自然或其他事物的對話;此階段的自己學習能力像海綿似的吸吮百家,並參加國內外的各種展覽。首次大型個展於1989年5月12日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展出,以水彩、油畫為媒材,以「踏過的足跡」為主題,作品共九十幾幅,包含許多百號油畫作品;1991年在美國聖路易中華文化中心舉辦水彩個展,以「蘋果」為題;1996年在台北華視藝廊舉辦油畫個展,以「色彩與感覺」為主題。此階段對我的創作歷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種因緣際會的關係,使自己能保有藝術創作的延續。所以我很珍惜藝術創作的機會。1996年之後,鑑於藝術須接近大眾,這種融入是對大眾有計畫的誘導,所以在「形」與「色」方面要能符合一般大眾的視覺效果,通常是「漸進的」、「柔順的」、「甜美有力的」表現。主要的個展有2000年國立藝術教育館的邀請展-「采風情」及2001年屏東文化局的邀請展-「50對話」。 2002-2005年間,開始研究禪與藝術創作的關係,體會禪學「無念」、「無住」、「無相」的境界,對人生的各種際遇,對創作的內涵,更應念念不忘的達到無相境界,這是一種「緣生」,而非西洋現代藝術中的「Surprise」才能叫藝術。所以任何形相是「空」。用「空性」的觀念來創作自我。現階段的追求,藝術是無止境的,希望我能由學它,擁有它,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此階段除了平面繪畫藝術之外,也用「空性」的理念完成另一件大型公共藝術---「天倫之樂」,現置於嘉義市文化中心音樂廳前。2006年旅居加拿大之後受原住民的圖騰影響,開始探討原始藝術與大自然的關係,展開一系列的探討。首先於溫哥華台加文化協會藝廊,發表「北美圖騰錄」個展。接著經常深入北美西岸各大小島嶼,及卑斯省與北緯65度的育空領地,展開長期的大自然尋覓。探討原始藝術的起源與大自然間的關係。這兩年我與獵人搭水上飛機後騎馬深入北美山區荒地,體驗在無通訊環境下與灰熊同處的生活,了解到在美麗大自然的背後卻是弱肉強食的世界,把大自然的寧靜與野獸的叫聲,及心中的「孤獨與恐懼」盡覽在彩筆之下,藉以與我離開四年的嘉義市鄉親好友分享。最後特別感謝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的邀請與策劃。 劉長富 於2010/5/5
目次
目次饒嘉博 局長序 3我的創作歷程 4-6 野性追逐 7-19 原始藝術的探討 20-26 溫哥華實錄 27-40 個人小檔案及展歷 41-46 版權頁 47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Art Exhibition by James Chang-fu Liu---Chsing
- 適用對象:學前兒童,成人(業務參考),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劉長富,藝術,油畫油畫,壓克力畫,綜合媒材,電腦繪圖與影像合成
- 附件:其他:
- 頁/張/片數:4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聯絡電話:05-2788225聯絡地址:嘉義市忠孝路27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