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清代台北盆地的開發,多以淡水八里為口岸,溯淡水河而上,初在艋舺,再逐漸向外拓展。因著航運之便,清中業(乾隆)年間,艋舺已是北台重要商埠並與台南、鹿港齊名。以泉州籍移民居多數的艋舺地區,黃、周、洪等姓氏,都是主要開發的頭人,一般認知對於洪氏並多以光緒七年(1887年)捐贈考棚的洪騰雲家族為主,較忽略另有一支同樣原籍泉州晉江的洪氏家族,對地區發展亦有極大貢獻。洪氏家族於嘉慶初年入淡水,初業漁,第二代轉進艋舺行商有成,循通例置店屋田產。然而因入艋舺時間較晚,以龍山寺為中心的核心區多已飽和,遂在咸豐五年稍後(1855),在較南邊的頂石街(現莒光路)購地並興建二落帶單側護龍的大厝,也就是現市定古蹟艋舺洪氏祖厝。洪氏後人並在各個階段積極參與地方事業,如龍山寺修建,洪雍平(筆名海外逸史)即有題字,洪禮錠在民國五十二年當選省轄臺北市市議員,並創立臺北市第九信用合作社等,對地方影響深遠。滄海桑田,短短的百餘年間,原來阡陌縱橫的環境,已轉為高度開發地區,洪厝也隱身於莒光路巷內,並因時間與人為因素逐漸老化。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艋舺,古蹟,傳統建築
- 附件:其他:
- 頁/張/片數:15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沈麗珍聯絡電話:(02)2720-8889#3608聯絡地址:11008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西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