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宜蘭和花蓮兩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非常適合發展有機農
業,本場即自83年起從水稻開始著手,於富里鄉學田村輔導農友轉型從事
有機耕作,由1公頃的全國第一塊有機稻米田開始,一路走來著實不易,宜
蘭和花蓮兩地從零開始,到現在花蓮有機米通過驗證面積有393公頃、宜蘭
有95公頃,兩地佔全台有機米面積達百分之四十以上,我們看到了農友的
努力與堅持,故將這些農友生產有機米的歷程集結成冊,提供有心轉型從
事有機農業的農民參考,也讓消費大眾知道有機米之得來不易,並了解生
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而支持有機米產業。
16年來,本場在水稻有機栽培方面已累積了豐
富的經驗,近年辦理多場次的水稻有機栽培教育
訓練,傳授相關耕作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獲得廣大
的迴響。不過在推廣的初期,農友對有機農業普遍
沒有信心,本場研究人員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
理,還好有一群擇善固執的農友帶頭示範,與本場
合作從事各項水稻有機栽培試驗研究,田間試驗成
果豐碩,吸引越來越多的農友加入生產行列,形成
現在東部重要的有機米產業,從本書可以窺見這些
農友的投入有機農業的始末,分享其甘苦談。
隨著國人生活水準日益提升,對農產品的要求不但要好吃,還要安全,
對有機米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由於有機米的價位比較高,國人對於花了比
較多的錢是否得到較多的回饋也常存疑,透過本書的介紹,消費者可以了
解有機農業除了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保障食用安全及健康之外,它
的背後還有一群無名英雄,本著利己利人及保護土地的初衷默默耕耘,購
買有機農產品即是給予這些農友最直接的鼓勵,並間接促進農村的繁榮及
永續發展,也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這樣的回饋就不是金錢可
以衡量了。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有機米,人物介紹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6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業推廣課農業教育研究室
姓名:曾竫萌
電話:03-8541881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吉安路二段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