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臺北水源特定區水質風險管理模式之建立與應用」為三年期計畫,擬針對臺北水源特定區內高風險之水質項目(如:大腸桿菌群、總磷及氨氮),建立水質風險管理模式,進一步採取適切之水質風險管理策略與應變計畫,並提供相關學術單位之研究所需。第一年工作項目主要為基本資料收集調查與分析、國內外水質風險管理相關研究之收集與分析、區內高風險水質監測項目之彙整分析、區內水質風險成因及機制探討、評估區內水質監測站之代表性、適地性與即時性等。
本計畫已蒐相關文獻與研究報告,包含水質調查、土地利用現況、國外水質風險管理文獻等,並針對計畫區內總大腸桿菌群、總磷及氨氮之成因與機制作詳細探討,藉由現場勘查與各種土地利用行為綜合評估對河川水體水質可能造成之風險。各水質測站94年1月至99年9月水質資料之特性分析與時間序列分析結果顯示,整體而言,三流域之歷年水質變異大且並未隨時間而有明顯消長趨勢,惟大腸桿菌群於此三個流域中幾乎都超過甲類水體水質標準。亦針對雨量與水質進行相關性分析,其結果顯示大腸桿菌群、總磷及氨氮與採樣前一日雨量及前三日累積雨量未有良好的相關性。
依據現場查核、土地管理研判、微生物指標、雙因子變異數無重複試驗分析、季節性趨勢分析及背景值分析等方法,分別對於既有監測站對高風險水質監測之意義加以探討,並檢討目前測站設置點位置之合理性,提出綜合建議如下:北勢溪後寮溪(雙溪鄉)測站可改選附近水量較充沛且開闊之區域並放寬監測頻率;灣潭(雙溪鄉)亦可考量放寬監測頻率;可考慮於翡翠水庫庫區附近增加2個測站;而新設自動監測資料穩定後應與人工監測比對評估。南勢溪桶後溪上游測站因採樣困難度高,且與桶後溪測站距離較近,可重新考慮其必要性。新店溪則可考慮在其支流增加1個測站。並建議所有測站增加微生物指標項目之監測及採樣時紀錄相關環境因子。
本計畫第二年將依據本年度對於計畫區環境特性、水質特性及國內外水質風險管理方式之掌握,擬定第二年度未來工作如區內高風險水質項目之補充監測與調查、區內水質風險管理模式之建立、區內水質風險管理因子之建立及敏感度分析及研擬水質風險管理模式之驗證方法。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風險管理,環境規劃,臺北水源特定區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0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企劃課
姓名:周君和
電話:02-29173282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1段45巷5號4、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