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石門水庫共興建有13座大型沉澱池,其容量共約380萬m3,佔地面積約70公頃。自民國74年起,以每年約存滿1至2個沉澱池之抽泥量,由1號往13號沉澱池施作,至民國84年時,此13座沉澱池均已填滿。由於沉澱池採用重力式沉降原理,所需壓密時間甚長,且含水量過高,需尋求更有效率及經濟的方法,加以脫水、清運及再利用。
根據「石門水庫淤泥多元化處置方案評估規劃綜合報告」(中興公司,2008),石門水庫淤泥可採用高效率的脫水設備,達到短時間減少體積目的,則既有13座沉澱池可轉換為多功能之淤泥處理專區,除了設置泥水分離區、淤泥脫水區、泥餅轉運區外,更可將泥餅再利用區(包括園藝、混凝土、燒製廠)設置於專區內,以減少原料運送距離。另外,結合石門水庫周邊遊憩資源,處理專區亦可設置泥餅再利用展示館區、生態園區(包括親水、遊憩、住宿區)及蓄水池區等,充分發揮既有13座沉澱池之地利優勢。
本計畫主要辦理內容包括下列三個子項:
1. 「石門水庫淤泥脫水處理及資源利用詴辦計畫」–擬在既有法規及評估規劃的基礎上,提出具體、可行的「石門水庫淤泥脫水處理及資源利用詴辦計畫」,以確認淤泥脫水示範廠規模及資源化處理作業流程。若上述示範計畫經實施結果評估可行,將作為北區水資源局(以下簡稱北水局)後續辦理「石門水庫淤泥利用處理專區」長期計畫決策參考。
2. 「石門水庫淤泥填置於桃園海岸之實施計畫」–有關淤泥脫水後之應用方面,依據「石門水庫淤泥應用於桃園海岸之方案規劃及實施計畫(1/2)案」(中興公司,2008)之初步規劃成果,本計畫擬針對可行區域進行地形測量、填土工作規劃、國有林地使用申請、淤泥填置細部實施計畫。
3. 「石門水庫淤泥河道自然排渾規劃及設計」–有關原本屬於大漢溪之淤泥再回歸到大漢溪方面,依據「石門水庫後池改善初步規劃」(中興公司,2008)之初步規劃成果,辦理「石門水庫後池引水路新建工程」、「石門水庫下游河道放淤工程」之可行性評估後,北水局就成果評估其可行性後擇一工程,辦理規劃、細設工作。
分類
- 書籍分類 :社會/科學
- 出版品分類:圖書
- 主題分類:
農業環保
- 施政分類:
環境資源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Planning and Design of Utilization and Treatment of Dredged Sludge from Shimen Reservoir Completion Report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石門水庫淤泥,淤泥脫水,資源利用,淤泥填置,桃園海岸,河道自然排渾,河道放淤,模型試驗,試辦計畫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6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秘書室
姓名:陳美雲
電話:03-4712001#510
地址:桃園縣龍潭鄉佳安路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