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從實務面切入,提供如何發現古蹟歷史建築物的木構造生物劣化問題與處理因應方法
目次
目錄
06 序言
08 壹、知識篇
10 —、認識木材
10(一)台灣古蹟及歷史建築常用木材
16(二)木材的構造
21(三)原木製材及處理
25(四)木材的缺點
28(五)木材的分等
30 二、導致木材損壞的生物性因素
31(一)白蟻
41(二)蛀蟲
44(三)真菌
貳、發現篇
52 —、準備工具
54(一)建築圖
55(二)檢查表
56(三)記錄工具及儀器
58 二、檢查方法
58(一)資料蒐集法
60(二)現場観察法
63(三)敲擊法
63(四)針刺法
64(五)偵測法
65 三、檢查重點
70 四、記錄
72 參、防治篇
74 —、木材損害程度調查及處理原則
74(一)木材損害程度調查
76(二)木材損害處理原則
78二、預防新木料遭受蟲蟻菌危害
78(一)從木作工程上預防
81(二)對木材施以藥劑預防
83(三)設置白蟻阻絕帶
84 三、治療已遭受蟲蟻菌危害的舊木料
84(一)對木材施以藥劑治療
86(二)白蟻族群消滅法
88 四、監測白蟻族群活動
90 五、保固檢測
92 肆、維護篇
94 一、古蹟及歷史建築木構件生物性危害日常維護分級
95(一)一級維護
100(二)二級維護
104(三)三級維護
107 二、發現問題的處理方式
107(一)簡易自行處理
109(二)尋求専業協助
110(三)通報主管機關
112 結語
114 附錄
114 一、古蹟管理維護辦法
122 二、二級維護作業檢查表
123 三、古蹟木構件蟲蟻危害及腐朽劣化調查表
124 四、古蹟木構件蟲蟻危害及腐朽劣化紀錄表
126 古蹟及歷史建築木構件危害位置及特徴總整理
編/著/譯者簡介
蘇志銘,紀佳伶,陳思萍,江易珊,翁紹恩
序言/導讀
序言
國際間以《雅典憲章》、《威尼斯憲章》為基礎,逐漸發
展出為世人認同的保存理論與執行程序,二十一世紀對文
化資產的保護更已朝整體區域保存的觀念出發,其內涵包
含物質環境及非物質環境。文化部早在文建會時期,自接
管全國文化資產業務之後,於2005年完成新版文資法公
布,並從「保存與文化」、「永續與生活」整體性思維著
手,在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保存維護法令和行政機構上
逐步完備相關法規及執行程序。本局為文化部中全國文化
資產之專責機構,關於臺灣古蹟、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的
保存維護更列為施政的重點工作。
許多臺灣的古蹟修復個案,經常於修復完成後十至二十年
左右,就產生屋頂漏水、牆壁受潮、木構件被白蟻侵蝕等
情形,而古蹟因損壞狀況未能早期發現及時維修處,而
致損壞情形加劇後只能再次進入修復工程的循環。如何落
實古蹟歷史建築物的日常管理維護,及早發現問題進行處
理,來避免古蹟歷史建築物陷於修不勝修的困境,殊值吾
人深入探討。
台灣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擁有多元、多樣的文化遺產,
當中古蹟及歷史建築物更有著獨特、多樣的文化建築特
色,紀錄台灣的發展歷史。這些古蹟、歷史建築中有60%
以上為木構造,但因為臺灣高温多濕的環境,木料維護極
為困難。本局針對此一困境,自100年即對古蹟、歷史建
築木構造生物劣化之資料進行研究、菊整,之後每年並邀
請國內木構建築生物劣化防治相關之專家學者,共同針對
臺灣目前木構造常見的生物劣化情形及原因,進行專題演
講、參訪等理論與實務經驗之分享,另一方面也同時編輯
出版「古蹟及歷史建築木構造生物劣化防治日常維護操作
手冊」,從實務面切入,提供古蹟歷史建築所有人、使用
人、管理人如何發現生物劣化問題與處理因應方法,藉此
落實古蹟歷史建築物的木構造生物劣化防治,確保其木構
建築的安全性及使用年限,有效保護古蹟歷史建築物等文
化資產。
感謝長期參與各類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蔡明哲、徐爾烈及
林一宏老師擔任諮詢顧問;廖志中、林會承及王行恭老師
擔任審査委員,以他們豐富的學術學養及經驗,協助本手
冊的編輯工作。本局希望藉由編印這本深入淺出的小手
冊,能引導公私部門古蹟、歷史建築的所有人、使用人、
管理人及關心文化資產保存的朋友,著手進行身邊古蹟、
歷史建築的木構造生物劣化防治日常維護工作,讓文化資
產根植於生活,達成實際保存效益。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局長 王壽來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蟲蟻,木構造生物劣化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27
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