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過去研究顯示,不管是咳嗽和打噴嚏時或是一般呼吸狀況下,人員呼氣時都可能產生微粒,呼出微粒量隨著潮氣容積增加而增加。勞研所另外也研究證明,使用呼吸器之病患排氣也會產生微粒,但二種呼吸器模式(壓力控制模式與容積控制模式)下的病患所呼出之微粒,分佈並沒有明顯差異,濃度最高粒徑在0.3~1.0μm,濃度範圍在0.001~0.098 particles/mL,在呼吸器管路吐氣端安裝的有摺式和靜電式二種過濾濾材,過濾效果相當。對於使用呼吸器病患排出之微粒中若含有病菌,醫護人員更應該注意,因此研究採用生物氣膠採樣器,評估不同呼吸器類型,不同呼吸條件下微粒與病菌產生情形。另依據次定結果及文獻相關措施,提出預防感染措施建議,提供醫護人員參考。
人體在不同的呼吸活動下的呼氣微粒粒徑與濃度變化均不相同,過去有關呼氣微粒的研究以健康人為主要研究對象,極少研究探討使用機械換氣輔助呼吸病患之呼氣微粒及呼氣細菌濃度分佈變化,因此本研究選取臺灣中部某醫學中心的呼吸加護病房內使用機械換氣輔助呼吸的病患做為研究對象,以微粒分徑儀和八階氣膠衝擊器評估病患呼氣中的微粒和細菌之粒徑與濃度變化;另外也在呼吸加護病房內進行空氣採樣,以瞭解醫院室內空氣品質的變化。
研究發現使用機械換氣輔助呼吸病患呼氣中的微粒分佈主要為0.5~3.5 μm,呼氣微粒濃度範圍介於0.001~0.949 particles/mL之間,與第一年類似。在病患呼氣細菌的檢出率方面,細菌檢出率為0%~28.6%、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的檢出率分別為64.3%~78.6%和28.6%~71.4%;在呼氣細菌濃度分佈方面,總細菌平均濃度為0~406.3 CFU/m3、革蘭氏陽性細菌的平均濃度為177.1~562.5 CFU/m3和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平均濃度為270.8~625.0 CFU/m3。在呼吸加護病房的空氣品質變化方面,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範圍為872~1,266 ppm,空氣中絕大多數的微粒主要是PM1,空氣中的細菌以1.1-2.09 μm粒徑的濃度最高,其中總細菌濃度為164.2~3,135.4 CFU/m3,而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的濃度分別為66.1~2,089.5 CFU/m3和23.5~2,089.5 CFU/m3。此外,呼吸加護病房的會客人數與室內溫度、細菌濃度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且環境溫度會影響細菌的生長。而測試使用過之呼吸器末端之高效率濾材過濾器,雖然經過多次高溫滅菌鍋處理,效率仍無變化,現階段醫院使用管理過濾器之模式應屬適當。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機械換氣、呼氣微粒、呼氣細菌、室內空氣品質、呼吸加護病房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推廣小組
姓名:曹常成
電話:02-26607600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橫科路407巷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