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全產業重大職災發生件數通常可作一個國家職業安全水準的重要指標。本研究透過我國「重大職災資料庫」的職業災害案例,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將重大職災資料與影響因子轉化成有用的資訊,進行職災分類、因果分析以及趨勢預測。
研究結果發現在罹災不安全狀況分類中,勞工因「機械、設備不良」而罹災發生比例最高,其中又以「7-9月」月份、「8-10點」時點、勞工之工作年資「0.5-1年」、職務別為「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災害發生單位為「製造業」、媒介物為「動力機械」、災害類型為「滾落墜落、被夾被捲」及受災部位為「頭部」的比例最高。而在罹災不安全行為分類中,勞工因「危險作業行為」而罹災發生比例最高,其中又以「8-10點」作業時間、勞工之年齡在「45-54歲」、工作年資「未滿3個月」、職務別為「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災害發生單位為「營造業」、媒介物為「營建物及施工設備」、災害類型為「滾落墜落」及罹災部位為「頭部」的比例最高。此外,研究亦顯示製造業重大職災趨勢與經濟領先指標、經濟同時指標及經濟落後指標關聯不大,而由SARIMA分析顯示未來三年製造業重大職災死亡人數大約在80-90人。
研究的建議如下:(1)由二元邏輯回歸模型結果顯示「物質材料」媒介物及「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職務別之勞工發生重大職災比例較高,建議加強輔導與督導;(2)研究預測結果顯示製造業重大職災死亡人數與絕大多數的經濟數據指標關聯性相當低,顯示我國製造業職業安全經過近年推動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但也顯現降災出現瓶頸;(3)建議擴充、細分現有職災分類表類別,並將不安全狀況及不安全行為納入分類項目中,且若能以後在職災報告完成後,能夠將報告轉換成標準之格式欄位與編碼,將有助於增加資料的完整性與即時性,對往後的資料分析將有相當大的助益。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製造業、重大職災、職災知識平台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99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推廣小組
姓名:曹常成
電話:02-26607600
地址:新北市汐止市橫科路407巷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