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由於氣候因素造成降水型態的改變加上人為開發因素的影響,水資源不均已是全球性的問題,目前超過25個國家投入人工增雨之研究和作業。近一、二十年來,國際間人工增雨相關觀測能力和數值模式有了顯著的進展,同時由於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之愈趨頻繁,亦帶動了相關設備和施放技術等工具的改進。但人工增雨之方法與成效隨著地理、氣象條件會有相當大的變化,在某一地可行之方法不一定能適用在其他地方。因此有必要參考國外新發展的技術加上本土技術的發展,改進國內人工增雨的作業方式,期能發揮效益以紓解國內水資源的壓力,亦能推動國內相關基礎研究,建立技術自主的能力。
本計畫工作首先將使用含有本土發展之詳盡雲微物理的氣象模式,並研發與改進使其成為種雲模式,能納入凝結核、巨核、冰核之個別作用與交互影響等機制。然後根據本地凝結核、巨核、冰核之自然狀況,對使用冰核的冷雲種雲與使用巨核的暖雲種雲,系統性評估其可能成效。其次針對國內現行空中飛機種雲作業之執行方式進行改良規劃,包括設備與材料之設計選用,且進行實驗測試評估。此外並針對台灣幾個集水區的特殊地理條件,研發以無人飛機或其他準空中平台進行空中種雲之作業方式,評估其適用區域和時機,規劃應用於例行性增雨作業。由於國外所產製的暖雲焰劑有學理上的缺陷,本計畫將投入研發自製更有效的暖雲焰劑,並進行測試工作,包含評估最佳種雲粒子大小、化學成分,製造方法,以及施放方式等。同時協助水利署建置地面焰劑燃燒架以進行集水區佈屬。最後將研發成果配合人造雨作業進行實地測試,以評估其成效。另外也藉由舉辦人工增雨研討會,促進國內外學術與技術交流。本期計畫預期成果包括有:持續研發與改進種雲模式,使具備定點定時播種之功能,以更真實模擬實際種雲狀況,針對冷雲與暖雲種雲之可能成效進行評估;針對各集水區狀況,建立集水區之中尺度種雲評估決策模式;辦理人工增雨國際研討會,蒐集國外人工增雨技術相關資料與專家意見,持續改進無人飛機空中種雲之技術,針對不同集水區規劃應用於常態人工增雨作業;研發改良暖雲種雲劑以及地面燃燒、施放裝置;持續發展物理、化學驗證方法。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人工增雨,種雲,人造雨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55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耿承孝
聯絡電話:0237073037
聯絡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3號9-1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