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分成兩部分:其一為臺灣戲劇及劇場史的現象探討,其二為道場科儀與祭典演戲。兩者之間乍看缺乏聯結,但從劇場、道場的活動本質來看,對日治時代新劇運動的探討與省思有助於瞭解臺灣戲劇史本質,而從劇場的角度討論演戲者、看戲者,以及科儀文本內容、道士師承傳統、角色扮演與舞臺動作的關係,則可看出戲劇與儀式的本源及其民間基礎,以及其中或隱或顯、主動或被動的互動與交流管道。
目次
第一章 時空流轉,劇場重構: 十七世紀臺灣的戲劇與戲劇中的臺灣
第二章 清代臺灣方志中的「戲劇」
第三章 戰時在臺日本人戲劇家與臺灣戲劇
—以松居桃樓為例
第四章 文學作家、劇本創作與舞臺呈現
—以楊逵戲劇論為中心
第五章 理念、假設與詮釋:臺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
第六章 林獻堂看戲—《灌園先生日記》的劇場史觀察
第七章 道士、科儀與戲劇—以雷晉壇《太上正壹敕水禁壇玄科》為中心
第八章 道場演法:「命魔」與《敕水禁壇》的戲劇性
— 以盧俊龍「迎真定性壇」《靈寶祈安清醮金籙宿啟玄科》為中心
第九章 社、會、戲—以礁溪協天廟龜會活動為中心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Theatre, Shrine, the Actors and the Beholders--Collection Papers of Taiwanese Theatre and Ritual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臺灣劇場,日治時期,林獻堂,道教,儀式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28
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