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在清至日治時期,客家一詞並非臺灣客方言人群的自稱,清代習以粵人,日本殖民政府習以廣東人稱之。而客方言人群本身則習以「客人」自稱。
清代「閩主粵客」的框架,讓以客方言人群為主的粵人從一開始的渡臺、墾殖,到參與科舉,都必須遭遇比閩人更多的差別待遇,也預示了臺灣客方言人群居於少數地位的必然性。日治的國家力量讓人群的分類,從實到名,都一致採取方言的界線,到戰後,國家帶來了「客家」之名,臺灣客方言人群在已有的認同基礎上,很快就接納了來自省外的客家及「客家」的族群歷史。
從清至日治乃至戰後,漢人人群的分類多採方言邊界。戰後華南形塑已成的客家自稱被引入臺灣,且嫁接起中原南遷的族群歷史,以及中華民族主義之意涵,而成為有人為建構色彩的客家。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客家,歷史,臺灣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55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林正慧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林正慧
聯絡電話:02-2316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