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61
:::
藍白輝映 : 院藏明代青花瓷展

藍白輝映 : 院藏明代青花瓷展

  • ISBN/ISSN:9789575627478
  • 出版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 開數:A4
  • 版次:初版
  • 價格:未定價

書籍介紹

文化因交流的激盪,產生新的生命力。亞洲文明間的藝術文化,從相遇、激盪、挪借、再創的種種現象不斷發生,若論其中與人印象最深刻的,應屬青花瓷器;而歐洲人心目中的亞洲意象裡,藍白輝映的青花瓷器也必包含其中。這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將「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列為南院開幕首展的主因;當然另一重要因素是:本院所藏明代青花瓷享譽世界。
中國白瓷在七世紀傳入西亞,西亞沒有瓷土,但複製出錫白釉的陶器,還以該地含氧化鈷的顏料描繪出藍色圖畫。這種藍白圖樣的陶器也出現在中國唐代窯廠裡,但在外國釉藥難求後就停頓了。到了十四世紀中期,元朝引入外來顏料至景德鎮,遂燒造出神彩飛揚的元青花,也為明清官窯持續燒造的重要瓷器類型,並進而藉著賞賜餽贈關係,成為亞洲各重要王朝的珍品。周邊國家如朝鮮、越南、土耳其也在該國設官窯,創燒青花圖案的陶瓷器,許多圖案明顯受到中國瓷器的影響。當歐洲勢力來到亞洲,他們清楚感受到亞洲青花陶瓷之美,也在歐洲創燒歐洲式的青花器皿,帶著濃厚的亞洲意象。這項複雜的青花發展史,在不同時期多路線來回往復的流通與啟發,成為早期全球化美感疊生的重要現象。
明代官窯青花瓷在全球青花瓷中佔有重要位置。基本上,官窯非為貿易而生,卻成為各國爭相來朝貢以便換取賞賜的物件,品質精良絕倫是明青花的魅力。明朝政府不惜工本,以國家經費、調撥工匠、嚴格督驗下大量燒造青花瓷器;為了賞賜需求,瓷器造形大量取自中亞金屬器,紋樣也引入異域的新元素。明朝內廷畫家參與瓷器紋樣的設計,青花顏料則幾度取用中亞的礦物,所製作的瓷器已是泛亞洲元素的組合。
明代朝廷瞭解青花瓷最能清楚表現官方樣式,觀明青花如觀明朝帝王的想望。如五爪龍是皇室威權象徵,雲鶴神仙是嘉靖的道教信仰,藏文咒詞能見明廷與藏傳佛教的密切,阿拉伯文字書寫正德皇帝的祈禱。不同青料則讓永宣青花如淋漓渲暢的潑墨畫,成化青花淡雅如文人小品,嘉萬青花為豔麗的變形畫派。因此,院藏明青花的特展裡,以年代序列將明青花分「洪武至宣德」、「正統至正德」、「嘉靖至明末」三個段落展出,讓青花瓷傳達明代的歷史發展,及其如何融入亞洲文明元素。第四單元則陳列受明青花影響的越南、朝鮮、日本、波斯等亞洲生產的青花瓷,呈現藍白潮流於各地不同的發展風貌;本院亞洲瓷器收藏,除中國外其他數量尚在起步階段,但已可勾勒出明時代各地青花瓷所共同烘顯的亞洲世界。本次展覽,是器物處處長蔡玫芬與南院處翁宇雯助理研究員共同策展,宇雯負責選件與說明,經蔡處長調整選件與審定論述,並分別撰寫〈陶政與官樣-兼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青花瓷〉與〈明時期亞洲各地誕生的青花瓷器〉兩文,加強圖錄論述。「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是本院首次以青花瓷為題,全面呈現院藏明代青花瓷之美,並以青花瓷作媒介,說明亞洲各地文化交流現象。
青花瓷發祥於中國,流傳廣泛,影響深遠。瓷胎潔白光亮,藍白輝映精緻細膩的紋飾,是生活美學的極致表現,迄今仍為世人喜愛。

目次

序 馮明珠
圖版目次
展覽總說
明初青花瓷
洪武至宣德 1368-1435
明中葉青花瓷
正統至正德 1436-1521
明晚期青花瓷
嘉靖至明末1522-1644
亞洲的青花瓷
陶政與官樣—兼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明待青花瓷/蔡玫芬
亞洲的青花瓷器/翁宇雯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Radiating Hues of Blue on White:Ming Dynasty Blue-and-White Porcelains i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llection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1.古陶瓷 2.瓷器 3.明代 4.圖錄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5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文創行銷處 電話:02-28812021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