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經濟部水利署水災災情服務團計畫之推動,其目的是為健全歷年重大災害事件歷程完整的蒐集,所以自民國98年以來持續精進我國災情調查的作業模式,計畫辦理至今已經取得相當豐富成果,包括有電子化歷史重大災情資料庫、行動勘災系統及其成果展示平台、自動化淹水範圍系統、人工圈繪範圍淹水深度評估模組、堰塞湖緊急應變處置方案和堰塞湖教育訓練等等。因此,本年度計畫的執行辦理,是以前期計畫成果為基礎,持續精進自動化淹水範圍系統的品質、擴充電子化歷史重大災情資料庫的功能、辦理堰塞湖潛勢圖資繪製和辦理跨部會堰塞湖聯合演練等工作。此外,於颱風豪雨事件等應變期間,由專業協力機構協助經濟部水利署健全水災災情歷程資料。希冀透過上述等工作的執行,提升經濟部水利署整體災情調查工作之效率和堰塞湖災害應變的執行能力。 本計畫之第一項重點成果為強化署內災中應變能力而規劃建立的「自動化淹水範圍評估系統」,前期計畫已利用數值地形、水系、工程設施狀況及淹水潛勢圖,完成全臺灣的淹水網格切割,並能藉由實際淹水災情通報資料的匯入來進行淹水範圍評估,然後得以從門牌系統的套疊得到受災戶數。後續更經過評估成果之檢討調整計算網格切割方法,並進一步更新國土環境基本資料,已大幅度的改善淹水範圍高估情形。本年度系統精進之成果則在於1.透過災後災害調查結果比對進行淹水網格之微調;2.新增人工圈繪功能,讓熟識各地淹水情形之人員進行網格範圍之劃定,以更進一步提升評估準確度;3.新增備援之軟硬體設施,使系統之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讓系統可開放給更多人員進行網格人工圈繪功能。 本計畫之第二項重點成果為村里淹水履歷資料庫之建立與應用。本計畫經過多年之運作,已匯整近10年淹水災害歷史資料與其發生區位,並結合歷史降雨量等水文資訊,進一步完成災情查詢功能及展示平台,於災害應變期間,提供主動式資料更新,進行即時資料同步監看,以提升災害決策能力。前期計畫更進一步擴展成「淹水警戒動態與歷史淹水區位展示平台」,可透過地理資訊系統來呈現整體成果,便利應變期間值班人員和決策者的使用。本年度則強化相關功能,除持續更新村里履歷資料外,更透過中央氣象局QPESUMS等降雨資料之運用,建立自動化災情潛勢推估系統,使積淹水警戒值之發布更加自動化與細緻化;此外,針對水災保全計畫網站,新建了淹水趨勢查詢系統,改變了以往淹水潛勢圖僅以JPG等圖檔提供方式,進一步協助使用者將淹水潛勢圖套疊GOOGLE地圖成一GIS圖台,讓淹水潛勢圖之運用更為活化。 本計畫之第三項重點成果為堰塞湖整備及應變業務的推動。為確保經濟部水利署內同仁確實熟悉前期計畫編撰之「堰塞湖防救災作業手冊(緊急應變版)」,本年度持續辦理堰塞湖應變教育訓練,教育訓練內容包含應變課程與戶外實作課程,對於相關承辦人員之堰塞湖防災應變能力提升有所助益,以提升署內承辦人員之應變能力及知識。此外,辦理跨部會聯合高司演練,從橫向聯結中央各部會防救技術與資源,以強化我國堰塞湖災害緊急應變和處置能力。最後,本年度計畫完成旗山溪及荖濃溪堰塞湖潛勢區之判釋與圖資繪製作業,希冀未來能透過潛勢資料的掌握,來整體提升堰塞湖災害防減災能力。 本計畫之第四項重點成果為颱風豪雨期間之應變協勤作業。本計畫於颱風豪雨期間,進行快速蒐集災情資訊,於災後並視需求進行水災災情彙整與現地查證工作,提供水利署迅速瞭解災害規模,本年度計完成33場次豪雨事件及蘇迪勒颱風、杜鵑颱風等重大颱風事件之協勤工作,共蒐集彙整有706筆災情,總計參與協勤人數達100人次以上。 總結以上,本計畫為提供水利署於颱風豪雨期間水災災情彙整及應變決策與資源調度的參考,以減低災害擴大的可能,強化災害應變作為。在面對氣候變遷的對策上,以快速獲取數值化及細緻化災情外,持續蒐集相關資訊與技術的研發,方能提升防災應變的能力,有效減低災害可能的威脅與損失。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淹水範圍評估,堰塞湖,水災災情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61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防災中心
姓名:張成璞
電話:02-3707312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3號9-1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