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文資局長期協助推動全國眷村文化保存工作迄今,為了讓全國眷村文化保存的執行及發展工作能順利銜接、也讓更多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對這項工作有深入的了解,本專書係以本局邀請各方面的專家學者於眷村研討會活動中公開發表之文章彙集出版,藉以更深入了解眷村的空間與記憶,期使未來眷村文化保存工作具更多樣性發展。
目次
06眷村的歷史形成——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的比較
——李廣均
34眷村的空間及其空間性
——陳朝興
86觀看眷村的不同視角:「隔離」與「穿透流動」
——張茂桂
114眷村楞我們的集體記憶——眷村文化保存工作的回顧與檢討
——謝小豔
144地方發展潛力與眷村聚落文化保存價值
林思玲
168振興將軍之屋、再造勝利一談屏東勝利新村的歷史記憶與活化
——顧超光
199眷村文化園區保存:馬祖新村再利用之規劃探討
——林曉薇
216眷村文化保存與活化再利用
——蔡泰山
編/著/譯者簡介
李廣均,林思玲,林曉薇,張茂桂,陳朝興,蔡泰山,謝小韞,顧超光(按姓氏筆畫順序)
序言/導讀
眷村,是臺灣獨具特色的歷史產物,其獨特的空間環境涵融許多 人的日常記憶與生命經驗。大時代的變動,讓臺灣這塊土地匯聚了來 自中國各省,語言、風俗、習慣各自不同的百姓。眷村原屬於半封閉 的生活領域,不過,在各種族的匯聚與碰撞下,卻出現獨特的多樣性 風貌,以及特有的文化內涵。這種由異鄉人所形塑的人文氛圍,被臺 灣許多學者視為具有多元文化價值的「眷村文化」,是臺灣的重要研 究資產。
據國防部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眷村約有897處,民國85年起國 防部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許多民間社群及眷村文化工作者,陸續 發起保存訴求與活動,希望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眷村場域能予以保 留。民國94年國防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01年5月20日 改制文化部)、跨黨派立法委員、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等,由下而上 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修法工作,遂於96年通過修法,將
「保存眷村文化」納入眷村改建政策,並由地方政 府取得眷村文化園區土地及維護管理。
國防部與本部於民國98年共同會銜發布〈國 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選擇及審核辦法〉頒行後,並 於民國101年3月27日公告選定13處「國軍老 舊眷村文化保存區」,積極輔導地方政府推行相關 保存工作。並由國防部「眷村改建基金」編列新臺 幣4億元,作為國軍老舊眷村文化資產保存開辦費 用,而地方政府依眷村文化保存計畫之規劃期程, 負責管理維護及整體開發營運。
本書主要為探討臺灣眷村的歷史形成,兩岸的 開放,使老舊眷村陸續改建、遺忘與重新記憶的時 代,透過空間與空間敘事的整合,產生眷村空間特
質及其文化性意義。未來眷村文化園區的保存,結 合現代生活與歷史傳承,期許成為有意義的場所。
文資局長期協助推動全國眷村文化保存工作迄 今,為了讓全國眷村文化保存的執行及發展工作能 順利銜接、也讓更多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對這項工 作有深入的了解,本專書係以本局邀請各方面的專 家學者於眷村研討會活動中公開發表之文章彙集出 版,藉以更深入了解眷村的空間與記憶,期使未來 誉村文化保存工作具更多樣性發展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局長 施國隆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眷村,文化保存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27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綜合規劃組
姓名:許慈玹
電話:04-22295848-329
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