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台灣因地理位置與地形關係,長期受到天然災害的威脅,其中又以颱風、地震與洪水等與水利相關的影響最大,目前水利署在重要水利地點佈建各種影像監測系統,進行平時長期記錄與災中監測,在水利防災上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功能。然而,隨近年來台灣地區常發生大規模複合型災害,災害發生範圍越來越大、發生速度越來越快,現行即時災情監測所取得的影像資料,或因災情嚴重時只能取得糢糊災中影像;或因監控系統角度問題無法取得周邊大範圍影像,因此現行災害監控影像技術與方法,有其必要進行再研發與升級,使水利影像更大、更快、來源更多並更清楚。
故此,水利署委託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以下簡稱「國網中心」)執行本計畫之目的,乃協助水利署發展水利適用之雲端高解析影像處理技術,包括持續改良水利災害幾何估算、多方位影像合成、全景模組、影像定位、水利災情影像辨識等核心技術。為使技術得以實際應用於水利災情,本計畫同時除了在前端,將研發之技術介接至現有設施環境,包括水情監測CCTV、行動裝置或臨時監視站,另外亦於後端建立水利災害雲端影像資料庫,使所收集的影像資料進行長期保存與存取利用。
除核心功能外,本計畫將研發之核心技術申請發明專利,並參加國際性競賽,以及在水利署舉辦的各個展示場合中,進行防災教育推廣與宣導。同時,為協助水利署進行防災教育相關推廣,亦收集全台易淹水易致災地區災前影像資訊,與港尾溝溪四工區與六工區復建工程長時期影像記錄,將資料放置在水利災害雲端影像資料庫,除作為珍貴歷史記錄可應用於防災教育外,另外後續可成為水利大資料分析之重要資料來源。
本計畫預計效益,在平時透過超解析技術與定位功能,長期記錄災前易淹水易致災地點、重大災害、水利工程與災後復建工程之水利災害大尺度全景影像,除可保存做為珍貴歷史記錄資料,亦可於未來進行大資料分析比對與防災教育宣導展示使用。在災中,則可控制水情監測系統的全台CCTV,可發現到那個區域有較嚴重災情發生,將CCTV旋轉到該位置進行災情監視,並拍攝全景影像,同時,將災情進行自動化影像辨識與幾何估算,初估算出災情嚴重程度,此方式亦即是將監測系統升級,對監控地點進行大範圍監視與”巡邏監控模式”,發揮旋轉CCTV更大的功效。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水利災害,雲端運算,影像處理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5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防災中心
姓名:唐家祺
電話:02-37073129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3號9-1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