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近年來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暖化,氣溫、海溫與海平面水位都逐年升高,而臺灣位於西北太平洋颱風主要行經路徑上,每年颱風帶來的降雨趨於更為極端,夏季的西南氣流亦帶來更極端的短延時降雨強度與降雨量,各種極端降雨佔全年雨量百分比,都有升高的趨勢,並常常導致複合性的災害,每年因水患付出龐大的經濟損失與社會成本,尤其臺灣地勢山高地小,河川大多陡長流急,近年來在都市高度發展下,多項公共建設與道路開拓,已嚴重壓縮排洪與防洪空間,因此實宜參考國外將排水系統與交通路網整合之經驗,以進一步研究分析此方法如何在地化,並使水利防洪與交通領域建立適合之整合機制。茲將各章節摘要說明如下:
第一章「前言」,主要說明計畫起緣、計畫工作項目、工作內容、工作流程。本計畫旨說明在檢討交通路網與防洪系統整合潛力與方式,並以系統化分析方法、周詳之研究計畫步驟以及專業分工,完成今年度預期的工作進度。
第二章「蒐集與分析國內外排水系統與交通路網整合的案例」,主要說明國內淹水事件進行淹水成因分析與探討,將淹水成因綜整概分為「道路本身設計問題」、「區域系統性問題」、「維護管理問題」等三類,並參考國外交通路網與排水系統整合案例,提出適用於台灣地區之交通路網與排水系統整合構想與策略。
第三章「訪談利害關係人與界定關鍵課題」,主要說明藉由道路機關團體、縣市政府之水利單位進行訪談作業,了解現行淹水問題改善方式、遭遇困難,以探討相關關鍵課題及因應策略,作為推動之參考依據。
第四章「分析國內排水系統與交通路網的整合潛力與適合區位」,主要說明台灣現況交通路網與排洪系統之關係,並評估國內排水系統與交通路網是否具有整合的潛力,並且訂定區位適宜性評估操作上之篩選因子,以利後續案例探討之整合方案評估。
第五章「分析交通路網與防洪工程高程設計基準線之差異性」,主要說明瞭解國內外交通路網與防洪工程的高程基準線應用之差異,評估是否可能藉由釐清兩種工程的高程設計基準相互關係,做為排水系統與交通路網整合的基礎。
第六章「評估路網邊溝作為分洪道使用的可行性與效益」,主要說明統整交通路網與排水系統整合之潛力及適合區位分析,並擇定兩處都市計畫區進行淹水案例模擬分析、效益評估。
最後研提合作機制與配套法令規章,並舉辦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座談會,以達成在地之水利防洪與交通領域之整合機制。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氣候變遷,交通路網,排水系統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1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經濟部水利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經濟部水利署綜合企劃組
姓名:陳德源
電話:02-37073045
地址:台北市信義路3段41-3號1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