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局已推動世界遺產多年,並持續辦理教育推廣活動,期能引發民眾對世界遺產的關心,進而轉化為實際行動,共同保存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為打破以往教條式嚴肅舊規,透過易吸睛、平民化方式,有效行銷世遺潛力點,本案將以手繪插畫描繪出18處潛力點的人文自然風貌,設計實用筆記書,並搭配書籤,輔以中英文版本之說明文字,俾利相關推廣運用。
目次
文化遺產
水金九礦業遺址 Shuei-Jin –jiou Mining Sites
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 Fort San Domingo and Surrounding Historical Buildings, Tamsui
樂生療養院 Lo-sheng Sannatorium
卑南遺址嶼都蘭山 Beinan Archaeological Site and Dulan Mountain
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 Wushantou Resevoir and Jianan Irrigation Waterways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 Paiwan and Rukai Settlements of Slate Constructions
金門戰地文化 Kinmen Battlefied Culture
馬祖戰地文化 Matsu Battlefield Culture
臺鐵舊山線 Old Mountain Line Railway
桃園臺地陂塘 Taoyuan Tableland Mesa and Pond
澎湖石滬群 Penghu Stone Fish Weirs
自然遺產
大屯火山群 Datun Volcano Group
棲蘭山檜木林 Cilan Mountain Cypress Forest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Penghu Columnar Basalt Nature Reserve
太魯閣國家公園 Taroko National Park
玉山國家公園 Yushan National Park
複合遺產
阿里山森林鐵路 Alishan Forest Railway
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 Orchid Island and the Tao (Yami)
編/著/譯者簡介
文字:王浩一、劉克襄、鄭喬方,翻譯:余境萱,插畫家:林家棟、林凌寧、洪福田、傅馨逸
序言/導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72年通過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將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的自然或文化遺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保護免於損害威脅,進而推動國際合作保護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依性質可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二者兼具的複合遺產。文化遺產包括:文化紀念物、建築群與歷史場所。自然遺產為自然與生物成因或多種成因構成的自然現象,包含地質或的文成因構成可明確描繪的區域,就可學或保育角度而言位具有傑出普世價值、受威脅之動植物物種的棲地、自然景點或可明確描繪的自然區域。複合遺產則是指不分或全部符合上述文化遺產條件者。
登錄世界遺產具有前瞻性的保存維護觀念,能使國人與國際同步,吸收最新文化資產保存觀文化建設委員會(現為文化部)於2002年彙整地方政府及學者專家之推薦名單,邀請專家來臺灣地勘及討論。2003年公布十二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包括:太魯閣國家公園、棲蘭山檜木林、卑南遺址語都蘭山、阿里山森林鐵路、金門島與烈嶼、大屯火山群、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金瓜石聚落(2011年更名為水金九礦業遺址)、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台鐵舊山線、玉山國家公園。
2009年成立並召開第一次世界遺產推動委員,將金門島與烈嶼合併馬祖調整為金馬戰地文化,另增列五處潛力點,為:樂生療養院、桃園臺地碑塘(2011年修正「碑」塘為「陂」)、澎湖石滬群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共計十七處(十八點)。2010,為展現金門及馬祖兩地不同文化屬性、特色,將金馬站戰地文化二處,使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成為十八處。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2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綜合規劃組 國際交流科
姓名:黃婉郁
電話:04-22295848-314
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